【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方法,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的相關心功能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負面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而言,綜合護理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消除負面情緒,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冠心病;心律失常;綜合護理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arrhythmia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YUAN J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yuan, Guangyuan, Sichuan 628017,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arrhythmia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8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rrhythm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22 to May 202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related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negative emo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rrhythmia,comprehensiv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eliminate negative emotions and enhanc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rhythmia; Comprehensive nursing
冠心病是一種心臟疾病,也被稱為冠狀動脈疾病。它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冠心病的主要癥狀包括胸痛或不適感,可能向左臂、頸部、下頜或背部放射[1]。冠心病心律失常是指冠心病患者出現的心臟節律異常,心律失常可能導致心臟泵血功能下降,使心臟無法有效地將氧和營養物質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導致心功能受損,進一步造成心臟供血不足,引發或加劇心絞痛(胸痛)癥狀。綜合護理的目標是綜合管理患者的身體、心理和社會需求,以提供全面的護理和支持[2]。為了探究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如下研究,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在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2.2±5.7)歲;在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2.5±5.1)歲。此次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方法,內容包括:
1.2.1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要提供關于心律失常的基本知識,包括不同類型的心律失常、癥狀、可能的觸發因素和治療選項。介紹可能導致心律失常發作的觸發因素。解釋常用的心律失常藥物,說明藥物的作用機制、劑量和用法。教育患者如何識別心律失常發作的癥狀,并提供應對策略。強調在必要時尋求緊急醫療幫助。強調定期復診和檢查的重要性。解釋定期隨訪的目的,以及如何預約和準備相關檢查。
1.2.2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關系,傾聽他們的情緒和擔憂,給予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讓患者感到被關心和支持,幫助患者緩解心律失常帶來的焦慮和壓力。教育患者關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介紹患者參加心臟康復或支持群體活動的機會。這些群體可以提供情感支持、信息交流和經驗分享的平臺,讓患者感到不孤單,并從他人的經歷中獲得啟發和鼓勵。鼓勵患者與家人分享病情和治療過程,讓家人了解并參與患者的心理護理。此外,與患者保持定期的隨訪和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和需求,進行個性化支持。
1.2.3藥物指導
護理人員要向患者介紹所使用的藥物,強調按照醫生或藥劑師的指示準確使用藥物,不要自行停藥或改變劑量。提醒患者按時用藥,鼓勵患者建立良好的用藥習慣,以確保藥物的有效性。指導患者正確的用藥方式,注射藥物應該由專業人員進行。如果有特殊用藥方式,也要進行詳細說明。解釋可能的藥物副作用,并告知患者如果出現嚴重副作用應立即就醫。提醒患者避免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指導患者正確存儲藥物。鼓勵患者在用藥過程中有任何疑問或困惑時及時咨詢醫生或藥劑師。
1.2.4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指導患者低鹽飲食,避免高鹽食物,如加工食品、腌制品和咸味零食,選擇新鮮的食材,用草藥和香料來調味。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類等富含纖維的食物的攝入量。控制咖啡因攝入,限制高膽固醇和高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保持均衡的飲食,建議攝入適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健康脂肪和維生素礦物質,避免過度或不足攝入任何一種營養素。
1.2.5運動護理
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和醫生的建議,提供適當的體育鍛煉建議。鼓勵患者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和持續時間。避免突然的劇烈運動對心臟造成過大負擔。在運動期間,使用心率監測設備(如心率表或智能手環)來監測的心率,聽從身體的信號,合理安排運動和休息時間,避免過度勞累和過度訓練。如果感到疲勞、胸悶或心悸,立即停止運動,并休息一段時間,如果這些癥狀持續或加重,應立即就醫。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心功能指標,包括:LVESD、LVEDD、LVP、IVS、LVEF。對兩組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價,統計SAS評分、SDS評分。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對比兩組心功能
護理后,觀察組的相關心功能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SAS評分及SDS評分的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的SAS評分及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50%,差異顯著(P<0.05),見表3。
冠心病是一種嚴重的心臟疾病,可以導致心律失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缺血性心肌病變。(2)心肌纖維化[4]。(3)心肌梗死。(4)心臟肌肉擴張。需要注意的是,心律失常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如電解質紊亂、藥物副作用、甲狀腺問題等。
綜合護理將患者視為獨特的個體,根據其特定的健康需求制定護理計劃。這種個體化的護理可以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療效果。綜合護理綜合考慮患者的身體、心理、社會和環境因素。它不僅關注疾病的治療,還關注患者的全面健康。綜合護理團隊包括多個專業人員,如護士、醫生、社工、心理咨詢師等,不同專業人員之間進行有效溝通和協調,共同制定和實施護理計劃[5]。這種協作性可以提高護理的質量和效果。綜合護理注重疾病的預防和健康的促進。它不僅關注疾病的治療,還關注疾病的預防和早期干預。通過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預和定期篩查,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延緩疾病的進展。綜合護理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僅關注急性期的治療,還關注慢性病的長期管理。
在綜合護理方式下,護理人員可以監測患者的心律失常情況,并進行定期評估。通過監測心電圖、心率、血壓等指標,可以及時發現和評估心律失常的嚴重程度和變化。護理人員可以向患者及其家屬提供關于心律失常的教育和指導,這包括解釋心律失常的類型、癥狀、可能的觸發因素以及應對策略,教育和指導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屬理解和管理心律失常[6]。通過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學會自我監測和管理心律失常,提高對藥物和治療計劃的依從性。護理人員可以協助醫生進行藥物管理,提供關于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注意事項。護理人員可以提供關于生活方式干預的建議和支持。這包括飲食指導、戒煙輔導、體育鍛煉計劃等[7]。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可以減少心律失常的發作和進一步的心臟損傷。心律失常對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會產生負面影響,如焦慮、抑郁和恐懼。護理人員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幫助患者應對心律失常帶來的情緒困擾,增強他們的心理抗壓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為患者提供心理咨詢、心理教育和應對技巧,可以進一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8]。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的相關心功能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負面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在管理心律失常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改變和心理支持等。通過綜合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控制心律失常的癥狀,消除負面情緒。
參考文獻
[1] 曹艷.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應用綜合護理的效果研究[J].人人健康,2022(25):117-119.
[2] 陳愛君.綜合護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護理中的實施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22(15):114-116.
[3] 許傳芬.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1): 7-9.
[4] 付瑞欣,蔣玉敏.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伴有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1):13-15.
[5] 單鴻放.綜合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護理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9):169-170.
[6] 張京.綜合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生活質量的影響評價[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3):520-522.
[7] 朱彩霞.綜合護理對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35):150-151.
[8] 秦小利,楊冰.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綜合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5):2652-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