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鵬
雙休日,抽空回了一趟老家,二哥特地為我們煮了一瓦煲的鱭魚,那是二哥趕海放網捕捉回的,生猛,肥白,煮熟后的鱭魚滿室飄香,夾一塊魚肉入口,肉質細嫩,原汁原味,唇齒留香,我頓時找回到小時候吃鱭魚那種久違的魚香味,不由得回憶起家鄉人用百袋網捕獲鱭魚的情景。
在我們老家,20世紀八九十年代漁民們趕海最喜歡放百袋網捕魚,老家人習慣叫放百袋仔。百袋網因擁有眾多細長的網袋仔而得名,又因捕獲之魚多半為鱭魚,所以又稱為鱭漁網。趕海放網時要選擇好潮汐流水,事先在漲潮前撐著小船或竹排,到海上揀一個適合的海灘涂將百袋網放好,網袋口朝著漲潮方向放置,像一個個敞開大門的陷阱,引誘海魚入甕,海魚便順著潮水上漲時紛紛撞入網袋,漁民斬獲頗豐。
那個年代,放百袋網是老家漁民比較常見的捕魚方式。那時我家也購置有百袋網,還為此配置竹排或小船,先前是父親挑網趕海,后來是大哥、二哥,沿襲下來,直至21世紀初,這種獨特的捕魚方式便漸漸退出海域,淡出人們的視線,成了我們當地淺海一種難忘的記憶。記得每次趕海歸來,家人便迅速地圍著百袋網,將海魚從網袋里取出來,投進魚簍里,看著一只只網袋仔內吊著一條條沉甸甸的海魚,家人感到無比開心。母親將捕獲的海魚大部分拿到圩鎮上賣,剩下的海魚全部倒進一個瓦煲,舀些清水,撒點鹽巴,待猛火文火煮好后,淋幾滴香油,霎時魚香飄逸,伴粥送飯,那是上等佳肴。那時,盡管清水加生鹽煮熟,不放佐料,但煮好后的魚蝦,一樣美味可口,令人懷戀。不像現在,放姜下醋,配備一大堆佐料,弄好后一點魚香味都沒有了。
說起放百袋網捕魚,我們村有許多高手,他們長年在海中打拼,歷經風浪,經驗豐富,放起網來總會得心應手,龍哥就是其中一個。他對當地海灘涂十分熟悉,哪里適合放網捕魚,哪里水深水淺,哪里河彎河直,他都了如指掌,每次捕魚總比別人多許多。有一次放網捕魚歸來已是夜晚,又遇大風大浪,龍哥剛好遇上也是捕魚歸來的勝哥,兩人各自撐著竹排回岸。勝哥問:龍哥,你對海灘涂非常熟悉,你說說這里是什么地方?龍哥一竹篙插入海水中,竹篙插下很深才到水底,然后又在周圍試探了一會,發現海水淺了許多,便笑著說,這是第三墩地與第四墩地相接拐角的那條海溝。風急浪高,又遇黑夜,勝哥不信。龍哥說,要不,我將一根竹篙插在這里,退潮后我們再來看看。于是,退潮后他們兩人再來到這里,一看果然如龍哥所說的一樣,竹篙不偏不倚,剛好穩穩地立在第三墩地與第四墩地相接拐角的海溝中央。勝哥頓時佩服得五體投地。從此,龍哥名聲大噪,周圍各村趕海之人無不知曉他的大名。
記憶中,二哥放百袋網也是很出名的,他平時經常與龍哥、勝哥等人切磋漁藝,經驗日漸豐富,每次出海捕魚都有很多收獲。記得有一年暑假,我隨二哥到海上放百袋網。那天,二哥撐著竹排,沿著海溝撐了很久,到第四墩地那片灘涂,放下漁網后,我們便在竹排上等候漲潮。這是我平生第二次趕海放百袋網,而第一次跟隨鄰居九妹放百袋網的經歷卻還記憶猶新。
那次,在鎮上讀初中的我星期六放學回家,九妹過來邀我趕海捕魚,剛好百袋網閑著在家,我便答應九妹,挑著幾捆漁網,跟隨他一起放網。九妹個子不高,人很精靈,小我兩歲,初看名字以為是女孩,其實是男孩,不知道他爸媽為啥給他取了個女子名。九妹讀完小學就趕海捕魚,小小年紀獨自挑著百袋網、撐著竹排到海里捕魚,是村里出了名的小漁民。
到海里,九妹十分利索,撐著竹排到一個海灘涂,他先幫我將漁網放好,接著就放他自己的,兩人漁網連在一起。不久,開始漲潮了,只聽到“咚咚咚”的響聲,海魚不斷撞人網袋。忽然,四周烏云密布,天像要坍塌下來一樣。海水很快就漲到大腿位置,已到收網時間了。這時,狂風暴雨大作,海浪被狂風掀起一米多高,有點怕人?!皠e怕,放網捕魚什么天氣都會遇到的,我們快點收網吧。"九妹安慰我說。于是,我們趕緊收網。潮水越漲越高,風雨越來越大,幸好我們能順利收完漁網,倘若再拖延一下,剩下的漁網便無法收齊,人也會有危險的。突然,一個浪濤猛地拍打過來,將我的一捆漁網掀落海中,我正想跳下海里尋找,九妹大聲說:“危險,不管它了!"我們只好撐著竹排,迎著狂風暴雨回家。靠岸后,九妹執意要將他的一捆漁網送給我,說是彌補我那捆被狂風掀落海中的漁網,但被我謝絕了,畢竟那是狂風掀落的?;氐郊依?,父母也不怎么責備我,說我能平安歸來就已經萬幸了,并叮囑我以后不要隨便趕海捕魚,讀書人用心讀書就好了,去冒險趕什么海呢。回憶起初次放百袋網的經歷,心中依然充滿深深的恐懼。
此時,因為有二哥在,我心里的恐懼也消退了許多,并充滿了期待?!把窖剑窖健睅字缓zt在海面低飛盤旋,不時發出有規律的鳴叫聲,這是漲潮的征兆??纯刺炜?,已是黃昏,晚霞將不遠的大海染成一片金黃,海風徐來,波光瀲滟,海天一色,仿佛“殘霞明滅日腳沈,水面浮光天一色”,又似“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大海真美。伴著一陣急促的鷗鳥鳴叫聲,潮水開始涌了上來,一圈一圈的,開始很慢,后來就快了,像魔鬼追趕路人一樣,不斷向四圍低洼的地方包抄過來,地勢稍高的地方轉瞬就成了孤島。不一會,潮水便大面積地漫過百袋網,只聽見一陣,,咚咚、咚咚”的聲響,清脆悅耳。二哥說,那是海魚撞入網袋、拼命掙扎的聲音,這聲音越密越響,說明捕獲的魚蝦就越多。這時,坐在竹排上的我靜靜聆聽漲潮時的潮音,細細感受大自然的饋贈,體驗這份難得的天籟之音。潮水越漲越深,漁網已完全被潮水淹沒,不久便漲到大腿深,可以收網了。于是,我拉著竹排,二哥收網,并將漁網放在竹排上,海魚海蝦在網中不停地跳躍,白花花的,其中多半是鱭魚,還有立魚、沙鉆、沙甲、跳魚、蝦蟹等,令人眼花繚亂。八九捆漁網很快就收完了,我們開始返程歸家。
浴著潔白月色,拂著縷縷海風,二哥朝著回家的方向撐著竹排,我則坐在竹排上欣賞這美麗的大海夜景,第一次放百袋網的恐懼早已消散在大海深處。此刻整個大海已是白茫茫的一片,漁火盞盞,星星閃爍,大海是如此的靜謐。竹排在不知不覺中前進,不時有浪花拍打過來,發出動聽的聲音。偶爾,有幾句咸水歌謠從不遠處飄蕩過來,親切自然,令我陶醉其間。環顧四周,抬頭遠望,南北兩岸雖然相隔有點遠,但有幾處的燈火很明亮。二哥告訴我:那是圩鎮的燈火,南岸是遂溪縣界炮鎮和北潭鎮的,北岸是我們廉江營仔鎮的,處在兩岸燈火之間,往回家的方向望去,那些昏暗的燈火,便是我們村子一帶的。望著那些若隱若現、透著溫暖的燈火,我想,父母現在或許正焦急地等著我們平安歸家呢。
二哥說,如果遇到大風大雨的黑夜,首先要學會辨別方向,只要從兩岸燈火之間一路往回趕,就不會在大海中迷失歸途,就一定會找到回家的路。二哥讀書不多,但這話卻說出了闖海獨特的感受。從此,二哥的話讓我銘記心中,不管生活有多磨難,在人生的征途上我都充滿著信心,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