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米中長跑的授課對象是高中生,雖然在初中時期,他們也參加過中長跑項目,但是從整體來看,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對800米中長跑的掌握情況不理想。例如,尚未掌握呼吸節奏和擺臂動作,導致奔跑過程中體能消耗過快,還有一部分人習慣了享受安逸的生活,在中長跑中遇到困難時很難憑借強大的毅力堅持下去。為了教好本課時的知識點,教師要做到從當代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以多種方式鼓勵、支持他們進行自主練習。
一、教學內容
800米中長跑屬于耐力型項目,要想順利跑完這段距離,學生不僅要掌握跑步運動技巧,還要有足夠的耐力。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在觀察、討論、體育實踐中突破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靈敏度和動作力量。此板塊教學難度為中等偏上,需要教師解讀所教內容、認真分析學情,這樣才能有目的地引領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鍛煉。
二、教學目標
1.掌握跑步的動作要領,學會控制好自己的呼吸節奏,順利完成800米中長跑。
2.在跑步訓練中形成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能夠用毅力克服眼前的困難。
3.在跑步訓練中提高身體素養,用良好的身體素質應對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三、教學重點
通過方法指導、傳授,幫助學生掌握中長跑技巧,在順利完成學業考核的同時增強身體素質。
四、教學難點
增強學生的耐力、培養其意志力。
五、教學過程
(一)積極熱身,做好準備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如何做才能順利跑完800米的路程?
學生思考后紛紛給出各自的答案。
生A:要掌握跑步的技巧、動作要領,正確的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B:技巧和要領固然重要,充足的準備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師:剛才生B說得很有道理,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跑完800米的路程,對你們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只要在開跑前做好熱身運動,就有希望完成目標。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自主活動,紛紛開始拉伸筋骨,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部位,有的則向教師請教助跑的方法。操場中活躍著學生的身影,教師巡視學生的自由活動情況,及時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設計意圖:課程開始之前啟發學生進行熱身運動,能有效防止在激烈運動中身體各部位出現損傷,這能有效保證學生的個人健康,與此同時能促進他們更好地生長發育。)
(二)趣味游戲,興趣激發
師:不知道我們班有沒有速度王呢?
學生追問什么是速度王,教師針對此次要開展的游戲進行詳解。
教師在跑道上放置了4個味道香甜、色澤紅艷的蘋果,4條跑道上的學生相互競賽,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跑完30米的路程,誰就能獲得美味的蘋果,并且獲勝者要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獲勝心得。
隨著教師的口哨聲響起,賽手們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出去,兩旁的學生紛紛為自己支持的伙伴吶喊助威。
教師選出最終獲勝的4人贈予他們美味的蘋果,并邀請學生分享心得。
生C:我覺得自己能獲勝的關鍵是在賽前認真地進行熱身運動,所以跑起來的時候感覺身體很輕松,好像有人助推似的。
生F:我會控制好自己的呼吸節奏,所以跑完后不會出現大喘氣的情況,以前我不會,所以一跑步就感覺喉嚨很難受。
生E:會正確擺動手臂也很重要,掌握了動作要領后跑得會更輕快。
生F:我感覺有堅定的信念也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一開始就勉勵自己,一定要正常發揮、努力超越同學,最終我做到了。
(設計意圖:新課開始前讓學生在游戲中相互PK,既能給予他們展示才能的機會,又能激發他們對新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活躍度,從而為接下來的“教”與“學”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親身示范,指導學習
師:剛才我認真聽了大家的描述,你們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再加上長期缺乏鍛煉,才導致跑步成為你們的噩夢。我相信學會了中長跑技巧,你們就能輕松許多。教師發言完畢,結合此前學生在談話過程中提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與指導。
教師示范正確的姿勢:挺直上半身與此同時頭部不能后仰,在奔跑的同時手臂要隨著腿的動作,有節奏地進行擺動。
教師設定練習時間為3分鐘,隨機邀請學生進行體驗。
學生發表體驗感受:掌握動作要領后,各部分肢體能夠協調配合,再加上能控制好跑步節奏的話,整個人會感覺很輕松。
學生根據教師的動作示范進行練習,教師巡視及時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指導,幫助其掌握動作要領。
教師示范正確的呼吸方法:跑出兩步或三步呼氣一次,隨即馬上吸氣一次。如果感覺個人耐力不好時,也可以采用一步一吸氣的方法,通過正確控制呼吸頻率鍛煉肺活量。另外冬天參加中長跑活動時,為了不讓冷空氣增加對咽喉的刺激感,需要用舌尖輕輕頂住上顎。
學生按照教師傳授的方法分組練習,若存在疑問可以舉手示意請求教師的幫助。
教師示范肌肉拉伸方法:利用慢動作拉伸腿部和手部肌肉,避免出現突然奔跑導致肌肉損傷的情況。學生根據教師的動作示范進行模仿學習。
(設計意圖:示范法是比較直觀的教學方式,學生只需要觀察、模仿教師做出的動作,便能掌握中長跑的技巧,正確的方法示范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運用教師傳授的技巧參與中長跑,可提高成功的概率。)
(四)循序漸進,分層練習
師:加速奔跑時你覺得自己的呼吸有什么變化?肢體有什么變化?
生A:如果要在跑步時逐漸提速,我會明顯發現自己有呼吸急促的情況,而且那時候嗓子又干又有刺痛感,心臟跳動的速度也明顯變快,甚至旁邊的人不借助任何工具都能聽到我的心臟在咚咚跳。
生B:要是跑步的時間稍長,我的雙腿會綿軟、沒有力氣,所以往往堅持不了多久就跑不動了。
生C:我平時就不怎么愛運動,多跑上一會兒甚至會有點頭暈。
教師結合學生的發言面向大家講解動作要領。
師:跑步時鼻、口要進行半張式呼吸,并且要盡量保持三步一呼氣、三步一吸氣的節奏,另外雙臂微微外翻,跟隨腳的節奏一起向前擺動。
生D:我覺得光有動作要領還不夠,像那些缺乏運動的同學就算有要領,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跑完800米的路程。
師:剛才這位同學說得很在理,所以接下來你們要分階段練習,如剛開始先慢跑100米,覺得身體不太累的時候,在這個基礎上再加50米,以此類推直到能夠完成800米的中長跑為止。
學生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自主訓練,若感覺疲憊可以稍事休息。
教師觀察學生的表現,及時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
生G自主練習中一直無法讓手臂和雙腳的動作同頻,所以遠距離奔跑時顯得比較吃力,教師在指出其錯誤后再進行動作示范。
生H沒有充分做好熱身準備,在跑步時出現呼吸急促的情況,在教師的幫助下她重新調整呼吸。
(設計意圖:對中長跑要領進行統一講解后再要求學生分層訓練,在實際操作中能讓他們深刻理解理論知識。)
(五)實戰操作,放手嘗試
師:相信大家在剛才幾個環節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中長跑的技巧,分層訓練中也積攢了實力,接下來以小組為單位,先在組內完成800米的跑步考核,所有成員都完成任務后大家輪流點評同伴的表現。
A組成員先做好賽前熱身運動,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后兩人一隊開始比賽,組長在旁邊用計時器記錄大家的成績,并在所有人完成比賽后告知每個人在中長跑中的表現。
生U調整好狀態后以最快的速度飛奔出去,最終他獲得了3分56秒的好成績,跑步結束后他認真反思整個比賽過程,從中尋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生B耐力較差,雖然努力調整狀態、認真學習中長跑的技巧,但因為耐力不足還是花費了將近5分鐘的時間跑完800米路程。
小組成員全部完成任務后,大家輪流點評同學的表現,成績優秀的學生被大家邀請分享心得,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則主動向身邊的伙伴請教方法。
學生在認真練習的同時,教師認真觀察大家的表現,并且將每位學生的情況記錄在冊,便于接下來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案,努力促進全員共同成長。
(設計意圖:教學中舍得放手、敢于放手的行為,能讓學生真正成長起來。在學生已掌握中長跑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支持他們自主嘗試、組內互評,便于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在互幫互助中促進彼此共同成長。)
(六)課堂小結,表揚先進
師:跑步時三步一呼氣或者兩步一呼氣;做到合理分配體力,避免一開始就猛沖;正式開跑前做好熱身運動,避免出現手腳抽筋的情況。這些關于800米中長跑的技巧,是我們在本節課上學到的,希望大家能掌握并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完成體能訓練或比賽。
教師總結學練情況:我認真觀察過,這節課上每位同學學得都很用心、練得也都很認真,尤其是這幾位同學的表現令我驚喜。
首先說生A:起初該生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練習跑步時感覺很吃力,但是他并沒有因此而慌亂,而是主動向身邊的伙伴請教,梳理了思路后果然有了很大的進步。
再說生K:該生的體力不好,但是也完成了800米的訓練任務,因為她懂得運用正確的方法調整呼吸節奏和肢體動作,這樣能減少身體的疲勞感。
師:接下來大家給身邊的伙伴評分,用一個合適的分數來評定她/他在本節課中的表現吧。
生E:我覺得A的表現很好,學習過程中他懂得調整心態不驕不躁,扎扎實實地掌握了800米中長跑的技巧,我要給他打出95分。
生F:我覺得D的表現很好,因為他會主動將自己的學習心得分享給周圍的伙伴,我要給他打出97分。
(設計意圖:課堂小結能幫助學生理順知識,同時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因此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掌握重難點部分,必須在新課結束之前,對當堂學過的內容進行系統性和連貫性的梳理。)
六、教學反思
中長跑運動既要掌握動作要領,又要考驗練習者的身體耐力。從整體來看,這節體育教學課還是比較成功的,整個教學環節中我緊緊圍繞這兩個目標由簡到繁講解動作步驟,教會學生如何正確控制自己的呼吸,盡量讓訓練內容由易到難,引領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練習中長跑。我還注重鼓勵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同伴間相互競爭,在實際操作中促進知識遷移。反思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如教學環節銜接得不夠自然,這樣會讓課程活動看起來略顯生硬,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需要繼續精進自己的教學設計。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中學)
編輯:趙文靜
作者簡介:張立紅(1977—),男,漢族,甘肅武山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