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順平 陳衛芳

《黃河保護法》的頒布施行,是貫徹落實國家“江河戰略”的具體體現,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滿一周年。
對標對表
掀起學習貫徹高潮
一年來,黃委水文局深入研究和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第七條、第十二條、第十六條、第六十條等規定的水文主責主業內容。
一年來,黃委水文局和局屬各級單位全面對接《黃河保護法》中的水文任務要求,落實黃委和水文局黃河保護法分工方案與臺賬,局機關、局屬各單位和所屬水文測站三級聯動,深入機關、社區、工地、企業、鄉村、學校、單位、集市、家庭等,依托普法宣傳陣地、普法長廊、測站戶外設施設備、電子顯示屏等,通過組織專家開展系列講座、網絡答題、宣傳貫徹座談會、巡回宣講、集中宣傳、主題活動、制作《黃河保護法》專題宣傳欄等,掀起學習貫徹《黃河保護法》熱潮。
一年來,黃委水文局共開展宣講53次,其中系統內宣講30次,系統外宣講23次;《黃河保護法》“九進”宣傳67次;懸掛宣傳橫幅100條,設立宣傳咨詢站點45個,擺放宣傳展板105塊;張貼宣傳標語、宣傳畫,發放宣傳冊、紀念品等3萬余份;購買《黃河保護法》相關圖書3000余本;在各類新聞媒體共發稿113篇,制作發布宣傳視頻21個;普法宣傳范圍涉及水文局、局屬各單位駐地超過90縣區,覆蓋約23萬人。
主動作為
推進黃河水文現代化
一年來,黃委水文局主動作為,系統評價黃河水文站網布局,有序開展測站水沙特性分析,科學編制水文現代化建設方案,全面完成新建水文站、測站提檔升級等年度任務;夯實水文現代化建設基礎,25個新開工項目初設全部批復,30個項目可研通過審查,22個項目通過竣工驗收。自動化測報水平不斷提升,79個水文站實現新技術替代傳統浮標測速,走航式ADCP(聲學多普勒流速剖面儀)在53個水文站投產;62個水文站應用雷達測流、H-ADCP(水平聲學多普勒流速剖面儀)、影像法測流等設備提升流量在線監測能力;37個水文站建立單值化水位流量關系,實現低水期流量在線監測;自主研發的光電測沙儀實測范圍拓展至451千克每立方米,突破同類儀器應用瓶頸。大力推廣水位流量關系自動定線系統、自動報汛、資料整匯編等軟件應用,推進水文監測、報汛、整編、數據分析評價等全流程自動化。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加快構建,完成伊洛河、沁河、渭河流域測雨雷達建設項目可研報告,開展三小間(黃河三門峽至小浪底)水利測雨雷達建設先行先試,編制完成黃河流域及西北諸河片第二、第三道防線建設分析報告,優化流域站網布局結構功能。數字孿生水文建設取得新成效,完成三花間(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降雨徑流預報模型標準化、模塊化改造,建成花園口、濼口、蘭州等重點河段數字化場景,實現洪水淹沒過程動態三維仿真模擬、洪水推演預報、漫灘風險區域預警等功能;蘭州水文站建成黃河干流首個“全要素在線監測+數字孿生”水文站。
科研先行
助力美麗幸福河建設
一年來,黃委水文局科技創新穩步提升,完成24個科技項目立項,“不同下墊面條件對流域水文生態過程影響機制研究”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黃河水科學研究聯合基金項目。光電測沙儀、激光粒度分析儀亮相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水位流量關系自動定線系統”等2項成果入選水利部推廣目錄和清單;5項成果榮獲黃委科學技術獎。完成“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年度任務。水文基礎業務不斷夯實,開展水庫河道統一性測驗,掌握庫區、河道基本情況,為水庫聯合調度提供基礎數據。編制《黃河水資源公報》《黃河泥沙公報》和《中國水文年報》黃河部分,為推動黃河水沙規律研究提供基礎依據。主編的《水文站網規劃技術導則》《冰情監測預報技術指南》行業標準正式頒布,參編的《水利工程配套水文設施建設技術指南》由水利部正式印發。
一年來,黃委水文局積極推動《黃河保護法》配套制度(《黃河水文管理辦法》等)的落實工作,聯合洛陽、蘭州等地方單位開展普法宣傳,建成普法新陣地3個,通過“八五”普法中期驗收,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全局完成河道巡查里程4萬余千米,開展水行政執法、水資源保護、河湖安全保護專項行動,依法查處各類違法案件29起。完成水行政許可及工程影響水文分析評價項目審批技術審查,按照要求開展事中事后監管。強化水文監督管理,完成15處省界和重要控制斷面監督性監測,向水利部報送各省(區)水資源考核斷面監測信息復核成果。對寧夏等3省(區)的24個水文站進行水文監測監督檢查,開展137處干流重要取退水口在線監測和比測率定。完成水文“十四五”規劃項目前期、年度投資計劃執行督導任務。
今后,黃委水文局將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切實做好《黃河保護法》的貫徹落實,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以黃河水文現代化服務幸福河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