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悅


九曲黃河,奔騰不息,滾滾向前。2023年4月1日,《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在法治軌道上開展黃河大保護的序幕隨之拉開。
一年來,東營黃河河務局認真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將法律條文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用最嚴密法治守護東營黃河的水生態安全,為母親河提供最堅實的法治保護,奏響新發展階段的“黃河頌”。
部署落實夯根基
“貫徹落實好《黃河保護法》是我們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要將這項工作貫穿到學法、用法、執法、普法各個環節,抓緊抓實辦好,為東營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東營黃河河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牛仲杰說。
壹引其綱,萬目皆張。東營黃河河務局高度重視黃河保護法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早在《黃河保護法》施行之前,便制訂了《黃河保護法》學習宣傳活動方案和貫徹實施《黃河保護法》工作方案,對全局學習宣傳貫徹《黃河保護法》工作進行專門部署、精心組織。
《黃河保護法》工作方案出臺后,東營黃河河務局各單位、部門嚴格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細化工作舉措,明確責任分工,針對《黃河保護法》涉及的重點工作及時作出安排,在依法治河的道路上行穩致遠,不斷夯實《黃河保護法》在東營黃河落地的根基。
普法宣傳塑法魂
良法善治,普法先行。深入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首先要讓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送法入校。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是東營黃河河務局普法工作的重點和亮點。《黃河保護法》施行以來,東營黃河河務局組織開展“法潤青春 向陽而行”主題普法宣傳系列活動6次,先后走進龍居鎮中心學校和東營市第二中學等地,為300余名同學送上“法治大餐”和普法學習用品。
送法進企。在中鐵大橋局津濰高鐵施工現場、東營區麻灣浮橋服務有限公司、陽光園林建設有限公司和龍居金色家庭農場,東營黃河河務局普法宣傳員設立法律咨詢站,為企業員工送去水法規宣傳材料,保障其施工過程中避免人為違法行為的發生。
送法上門。送法宣傳的主力軍——東營水政人,他們穿梭在辛店大集、龍居集市、龍居鎮趙家村和小楊家村、龍居社區龍悅家園、豐澤社區環翠小區等,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宣傳法律法規知識,共設置法律咨詢站6個,發放法治宣傳資料1200余份,解答相關法律咨詢80余人次。
多方聯動促保護
眾人拾柴火焰高。黃河生態保護不是孤軍奮戰,而是要靠各方合力,共同治理。
強化司法協作。東營黃河河務局穩步推進與東營市公安局東營分局建立的聯勤聯動工作機制及“生態警長”協作機制;與東營區人民法院建立的東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機制、與東營區人民檢察院建立的東營黃河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協作配合機制,充分發揮各方力量,形成有效銜接。
堅持普治并舉。“中國水周”期間,東營黃河河務局聯合東營市公安局東營分局、東營區人民法院、東營區人民檢察院、東營區水利局、龍居鎮政府等多家單位齊聚黃河文化浚源廣場,與“主題黨日”深度融合,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宣傳活動。
一年來,東營黃河河務局與公檢法等部門密切配合,充分利用視頻巡查監控系統,共開展河道巡查92次,出動執法車輛92次,執法212人次,聯合派出所巡查28次,累計巡查行程約9800千米,清除違章種植150余株(阻水片林3處),巡查監管對象9個,現場查處或制止違法行為26次。
法治建設立標桿
品牌創建見成效,法治東風吹遍黃河兩岸。東營黃河河務局創新打造“法治東風”特色普法宣傳品牌,品牌標識以“法”字形為主體,黃色代表黃河、綠色代表綠水青山、藍色代表大河哨兵、紅色代表正義及和平。品牌口號為“法治東營 共筑安瀾”,口號突出弘揚法治精神,激發沿黃群眾學法守法、保護黃河的活力。
黃河文化浚源廣場成功創建第四批“山東省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基地”,為東營黃河河務局法治文化建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黃河文化浚源廣場依托法治步道、立體雕塑、普法櫥窗等多種載體,注入法治名言、法治案例、法律常識、治黃故事等元素,寓法治價值于生動載體之中,寓法治教育于休閑娛樂之中,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此外,黃河文化浚源廣場還成為東營市東營區首批“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龍居鎮中心學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
法治文藝作品遍地開花。在黃委普法辦和山東黃河河務局普法辦舉辦的法治文藝作品征集活動中,剪紙《法潤黃河口 共建幸福河》、國畫《濕地秋韻》、繪畫《金沙奔騰大雁歸》、書法《法潤黃河》《黃河長城聯》《黃河頌》等多部作品獲獎。
黃河保護法施行一周年,為東營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東營黃河人將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持續貢獻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