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松 張霖子 張琰晴


春和景明,柳綠桃紅。鄭州黃河大堤持續不斷的生態建設,形成一道亮麗風景線。《黃河保護法》實施以來,游客在黃河花園口飽覽大河盛景的同時,也被不遠處的法治文化基地所吸引。惠金黃河河務局更換了新制作的《黃河保護法》宣傳標語(展板),引得人們駐足凝望、閱讀思考。
黃河花園口,既是鄭州的一張名片,也是治黃的窗口。惠金黃河河務局依托花園口歷史事件背景,按照“一軸四區”進行布局,將花園口記事廣場打造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水利科普教育基地和法治文化示范基地。
“一軸”是指以花園口水利風景區大門至東大門之間長3千米堤防為軸,“四區”是指文化宣教區、歷史銘記區、法治集萃區、人水和諧區等4個功能分區。
文化宣教區,以河韻碑林為平臺,以黃河文化、治黃文化及法治宣傳設施為主要內容,突出文化宣教、普及功能。
歷史銘記區,以花園口記事廣場為平臺,依托祭壇、浮雕墻、兩座紀念碑等反映滄桑歷史。
法治集萃區,布設展板190個及若干法治宣傳設施景觀,形成普法長廊,突出憲法宣傳、法治精神和法治建設等主題。《黃河保護法》施行以來,惠金黃河河務局將《黃河保護法》條例、概況、口號等法律元素融入普法長廊,讓游客和沿黃群眾在欣賞黃河美景的同時沉浸式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掀起新一輪普法熱潮。
人水和諧區,以安瀾廣場為平臺,布設以展示人民治黃成就、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等為主要內容的長廊、灘區安全預警系統、河長制公示牌、普法景觀設施,突出展現人民治黃成就。
2023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期間,河南黃河河務局攜手河南省委法治部門及公檢法司等單位,在花園口記事廣場聯合舉辦“貫徹實施黃河保護法 攜手共護母親河”主題活動,30家單位代表參加活動。作為承辦單位的惠金黃河河務局主管水政工作的副局長趙俊奇不由感嘆:“‘水日‘水周年年有,今年場面最震撼!”
站在花園口記事廣場展望,“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標志性建筑法治之劍碑高高聳立,格外醒目。
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是河南黃河河務局將黃河文化、法治文化、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等有機融合、精心打造的主題鮮明、特色突出、文化氛圍濃厚的黃河普法精品工程,包括普法長廊49處、法治文化示范基地13處、普法展覽室4處,法治文化藝術作品56部。2024年3月,花園口法治文化基地獲評河南省優秀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黃河保護法》頒布實施以來,惠金黃河河務局積極開展送法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單位、進學校、進鄉村等“法律九進”活動,將宣傳貫徹《黃河保護法》緊密結合工作職能,聚焦社會各界群眾的法治需求,多措并舉大力推進“法律九進”宣傳工作,共設置條幅20余張、展板20余個、咨詢站點5個,發放法律條文500本、宣傳彩頁2.4萬張、宣傳圖冊2000余冊、宣傳品3000個,刊登宣傳稿件7篇。
惠金黃河河務局還組織普法講師團、宣傳隊深入機關、沿黃社區、灘區開展專題宣講活動,共計17場次,其中系統內宣講7場次,系統外宣講10場次。同時,局機關各部門開展多種學習活動,各黨支部、水行政執法人員和青年理論小組將黃河保護法作為重要內容進行學習研討、座談交流,營造了良好的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氛圍。
2024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期間,惠金黃河河務局結合實際工作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普法系列宣傳活動。一是組織干部職工觀看“世界水日”節水公益廣告,利用局機關院內LED顯示屏反復播放,并通過發放條文和懸掛主題宣傳掛圖等方式努力營造人人知曉水法規、個個遵守水法律的良好氛圍;二是通過設置法律咨詢點、懸掛條幅、發放宣傳彩頁和普法文創等多種形式,在沿黃灘區大力宣傳《黃河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節約用水意識和能力,擴大了宣傳覆蓋面;三是開展線上宣傳活動,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主題積極撰寫專題宣傳文章,充分利用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短信平臺、微信群、QQ群等形式開展相關宣傳。
藍圖繪就,筑夢篤行。《黃河保護法》的施行,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惠金黃河河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范偉兵表示,將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加大宣傳力度,持續推進生動新穎、各具特色、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普法宣傳活動在黃河岸邊走深走實,讓《黃河保護法》在幸福河畔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