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亮 劉曉

2023年4月1日,《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黃河保護治理有了“鐵規矩”和“硬杠杠”。東阿黃河河務局全體職工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以法為盾,走過了《黃河保護法》宣傳貫徹落實的一年。讓我們踏上春日長河,一起來探尋東阿黃河保護治理法治化的軌跡。
學法鑄魂
筑牢法治信仰基石
“《黃河保護法》的施行,為我們河務部門賦予了新任務、新職責、新使命,作為黃河人,必須要率先學法、研精覃思、行遠自邇,爭做《黃河保護法》的忠誠踐行者。”東阿黃河河務局局長侯仰山強調。
為政者須率先學法奉法。東阿黃河河務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率先垂范,深入學習《黃河保護法》,把握法律精髓,強化法治思維;各黨支部、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紛紛開展專題學習研討,將法律條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舉辦《黃河保護法》普法培訓班,明確相關法律職責,提升依法治河能力。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東阿黃河河務局水政科(水政監察大隊)是落實《黃河保護法》的中堅力量,他們堅持“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苦練內功,通過集體學習、案例分析、你問我答等多種形式,將法治思維全面應用于水行政執法的各個環節,讓法律的威嚴在黃河岸邊得到充分彰顯。
東阿黃河河務局還將《黃河保護法》學習納入新入職職工第一課,系牢新入職職工第一枚法治紐扣。2023年新入職職工周思宇、楊萌萌,她們接到的第一個重任就是:同其他幾名青年同事一起,代表東阿縣參加聊城市《黃河保護法》知識競賽。經過激烈角逐,最終,周思宇、楊萌萌所在團隊獲得了二等獎。
依法治河
營造尊法守法氛圍
在東阿黃河法治文化廣場,一處別致的宣傳展示區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那是東阿黃河河務局精心打造的《黃河保護法》宣介區,治河夯土工具樁與法治天平相結合,寓意著法治與治河的和諧統一;《黃河保護法》的重要條款節選、二維碼閱讀等內容一應俱全。
“2022年10月,《黃河保護法》正式頒布,我們立即組織人員精心設計了《黃河保護法》宣傳版面,第一時間將《黃河保護法》宣傳內容‘搬到了東阿黃河法治文化廣場,這一舉措使其成為全河首個《黃河保護法》主題宣講廣場,為《黃河保護法》的普及和傳播搭建了一個重要平臺。2024年,東阿黃河法治文化廣場榮獲‘山東省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基地的殊榮。”東阿黃河河務局水政科科長魏民向筆者介紹。
大河奔流,法潤民心。隨著《黃河保護法》落地施行,有關普法宣傳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東阿黃河河務局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憲法日等時間節點,制作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海報、拍攝宣傳片,對《黃河保護法》進行線上線下多角度的宣傳推廣。“要是大家都能尊法守法,自覺保護黃河,咱東阿黃河生態環境肯定會更好。”東阿黃河河務局水政普法宣傳員王飛宇在普法時說。
為了擴大普法覆蓋面,東阿黃河河務局創新普法舉措,掀起《黃河保護法》普法新高潮。東阿黃河河務局積極向東阿縣法學會申請,成立東阿縣法學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法治研究會,讓黃河法治研究更加學術化;同東阿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開展座談,形成《黃河保護法》普法合力;在全縣中小學舉辦《黃河保護法》征文比賽,聯合開展“沉浸式”黃河普法教學,融黃河法治文化于思政教育,點亮青少年普法明燈;牛店管理段搶抓“黃河大集”有利時機,堅持周末宣傳“不打烊”,讓普法更接地氣、更聚人氣、更有“煙火氣”;大李管理段主動與東阿縣牛角店鎮政府對接,形成以沿黃村支部為抓手,通過廣泛開展主題黨日、入村入戶宣講、編排情景小故事等形式加大對《黃河保護法》的宣傳,以點帶面帶動沿黃群眾的學法熱情。
普法活動的深入開展,不僅讓《黃河保護法》在青少年心中種下了法治的種子,也在全社會營造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正如東阿縣實驗小學的一名學生在法治征文中所寫:“我將認真學習《黃河保護法》,傾聽黃河故事、賡續黃河精神、傳承黃河文化,增強作為黃河兒女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以青春之名,赴法治之約,激揚起尊法守法、愛河護河的青春交響曲。”
以法為媒
奏響良法善治樂章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
《黃河保護法》第一百零五條規定,國家加強黃河流域司法保障建設,組織開展黃河流域司法協作,推進行政執法機關與司法機關協同配合,鼓勵有關單位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法律服務。
“這條規定既為水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協作配合提供了平臺,也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東阿黃河河務局水政監察大隊中隊長張道強說,“查處涉河違法違規行為涉及多個部門,此前溝通協調成本較高,《黃河保護法》明確建立執法協調機制,推進行政執法機關與司法機關協同配合等,大大增強了基層行政執法人員的信心和底氣。”
張道強長期奮戰在黃河執法一線,2021年12月4日,張道強榮獲全國十大法治人物稱號,是入選的首位水利人。他創作的國內首部以“保護黃河”為主題的50萬字水行政執法小說《步步較量》,于2023年10月出版發行;他結合自身經歷,創新打造《道強說法》普法系列短視頻,獲得水利部普法作品二等獎;聯合東阿縣法學會,成立東阿縣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道強”工作室,構建普法學法、依法治河、法治宣傳、法律咨詢、矛盾調解平臺。2024年4月1日,他參加了東阿黃河河務局與當地司法局、法院、檢察院等聯合開展的《黃河保護法》宣傳活動,推進行政執法機關與司法機關協同配合。
東阿黃河河務局深入落實河湖監管“四項機制”,率先建立跨區域跨部門聯合巡查機制,打通水事案件處置的“神經末梢”;加強地區部門協作聯動,完成水政大隊、黃河派出所協作配合區提檔升級,讓水政執法力量攥指成拳;同東阿縣司法局聯合設立司法保護“和平”調解室,讓黃河畔勁吹“楓橋”之風……在這一年的時光里,東阿黃河河務局通過一項項舉措,推動普法與執法的雙向奔赴,讓《黃河保護法》在東阿大地生根發芽、開出絢爛之花。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東阿黃河河務局將以此為準則,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務實的作風,不斷加強《黃河保護法》的宣傳貫徹落實工作,讓法律的精神深入人心,讓法治的力量成為推動黃河保護事業發展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