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 馬洪濤
摘要:在分析近三年遼寧省普通高中生物學選擇性考試試卷特點的基礎上,針對“三新”背景下黑龍江省高中生物學科二輪復習的現狀,提出了深度挖掘教材、培養科學思維、提升閱讀能力、研磨真題、嚴格選題、注重集體備課等復習策略,以期為優質、高效的生物學科二輪復習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選擇性考試;賦分制;二輪復習;策略
2024年是黑龍江省新高考元年,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物學科將首次實行賦分錄取。新高考在考試時間、內容和形式上都發生了較大改變,這無疑將對教學和備考產生嚴峻的挑戰。本文基于對遼寧省生物學選擇性考試試卷(以下簡稱遼寧卷)的分析,結合“三新”背景下一線教師的切身感受與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二輪復習策略。
二輪復習要針對不同的教學模塊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對近三年遼寧卷的相關數據進行了統計與分析(見表1、2、3),挖掘生物學科知識點的考查頻度與權重,對復習備考優化模塊內容、完善知識結構、精準確定備考內容、合理選用教學方法與策略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1]。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試卷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凸顯東北黑土地地域特色,根植家國情懷,傳承黑土地的自豪感。我國東北地區是重要的亞麻種植區,在振興東北戰略中,亞麻的種植與深加工就是重要的戰略措施。2022年第10題以亞麻種植及其應用為背景。諸如此類的還有藍莓種植及次級代謝產物花青素的考查,航空航天工業中的微生物檢測、航天員太空低代謝研究等都訴說著東北這位共和國長子深厚的基礎科研、重工業以及農業方面的底蘊。
(二)注重教材變化,凸顯引導教學功能
試卷注重考查新舊教材的差異和新教材新增加的內容。如2023年第23題(2)考查了群落的季節性,即群落的時間特征;2022年第21題(1)考查了身體熱能的散失方式:輻射、傳導、對流、蒸發;第23題(3)考查了生態位,新知識點在每年的試卷中都會有所體現。
(三)模塊分值均衡,全面考查知識結構
通過試題比較分析,每個模塊的分值占比都在20分左右。此外,試卷還注重對核心知識和關鍵能力的考查,如細胞的增殖、光合作用、神經調節、遺傳病分析、生物工程等,這些內容在試卷中占據了較大比重,有助于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
(四)試題難度適中,有效落實服務選才
試題難度設置科學合理,既充分考慮學生的作答感受,又通過層層遞進的設問區分學生層次。試題中基礎題數量比例適當,即使在對較難的遺傳學知識的考查中,也注重知識的綜合性與基礎性。如2023年第24題(1)根據題目所給數據判斷是否遵循孟德爾第二定律;第24題(4)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獲得大量紫色蘿卜,將遺傳規律與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融合考查。試卷中沒有復雜的計算推導,而是以學生思維考查為主。非選擇題的排列也是由簡單到復雜,設問難度層層遞進式上升,這既能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掌握程度,也能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選拔具有較高生物學素養的學生,實現高考的服務選才功能。
(五)題目文字量大,綜合信息多
從內容上看,近三年遼寧卷字數在5300—6500(符)左右,字數呈現逐年減少趨勢,2023年僅為5257字(符),但是圖、表數增多,凸顯出在必備知識的考查方式上,減少對靜態知識的直接考查,將考查重點放在能力和素養上。
(一)立足新課標,吃透新教材
新課標是高考命題和教材編寫的依據。我省2020年開始使用新教材,時間不長,面臨很多問題,教師要在精研新課標的基礎上理解新教材的總體框架和編寫思路,尤其要關注新教材的變化內容[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理解新教材的知識點,把握知識體系,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復習過程中,要對新教材的內容進行全面梳理,加強對重點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夯實基礎知識。
(二)明確新導向,塑造新能力
新高考背景下,培養學生學科素養是關鍵。以科學思維培養為導向,真正實現知識備考向能力塑造轉型。生物學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考查已成為生物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遼寧卷非選擇題幾乎都是以實驗探究為背景。學生在復習過程中,要注重實驗技能、實驗設計等科學思維的培養,熟練掌握實驗操作步驟,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同時,要注重實驗分析,鍛煉從實驗中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摒棄機械記憶和刷題戰術。有條件的學校可在高三下學期將教材上的經典實驗讓學生復做,尤其是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PCR的擴增及電泳鑒定等分子生物學實驗對于非選擇題的解題有著巨大的助力作用。
(三)關注熱點,提升閱讀與綜合分析能力
新高考試題不回避熱點,并且將生產實踐與生物學知識交織融合,如2022年第12題就以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除草劑抗蟲(雙抗)玉米打破美國玉米種質資源壟斷為背景。因此在復習過程中,學生要關注生物學領域的熱點問題,了解生物學研究的最新動態,并且要強化新情境信息閱讀的訓練。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科研論文節選、參加學術講座、關注生命科學相關的公眾號推送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學術素養,為解答綜合題打下堅實基礎。
(四)研究真題,明確教考邊界范圍
高考真題對復習備考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教師要通過高考真題的認真研習,確定好二輪復習的深度和范圍,做到內容覆蓋全面、能力培養合格。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研究真題,了解考試題型、題量及分布,掌握解題技巧。在練習過程中,要注意時間管理和答題策略,形成適合自己的答題節奏,提高答題效率。此外,根據賦分等級及比例,學生要依據個人學習能力、高考成績的預期排位和等級,清晰定位,合理分配生物學科的時間權重。
(五)嚴格選題,主線清晰
高三二輪復習會有大量的周測、月考、模擬測試,優秀試卷的呈現尤為重要。試卷選擇上優先自主編制試題,同時借助大數據資源進行題目組合,充分做到試卷中對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考查,同時試卷也要兼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3]。考試以及試卷講解會影響到二輪復習節奏,教師務必做到知識模塊復習與試卷的考講評工作“兩手抓”,目前“教、學、評一體化”的模式可以有效解決二輪復習的這個矛盾[4]。
(六)備課組通力合作,發揮集體作用
二輪復習中的模塊化復習任務可由備課組長統籌安排,多位教師分工合作進行,挖掘潛能,優勢互補。備課組內統一教學進度、內容,最大程度地減少教師之間的差異對教學成績的影響。
(七)充分利用優質資源,揚長避短
我省各地市之間優質教育資源、優勢教育的學科發展并不均衡,因此要積極發揮教育聯盟、名師工作室的引領和輻射作用,打破地域差異。同時,各級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國內、省內教育、科研聯盟組織的模擬考試,如東北三省三校聯合模擬考試、黑龍江省六校聯盟考試等,可有效實現信息交流、優勢互補,也會對日常的教學起到較大的提升作用。
參考文獻:
[1] 詹凱.從高考評價體系管窺2020年北京物理高考:以“四層”視角為例[J].物理教學,2021(4).
[2] 張艷.結構微調穩中有進,聚焦素養考查能力:2023年老高考新課標四省聯考生物學適應性測試卷評析[J]. 中學生物學,2023(4).
[3] 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社,2019:43-45.
[4] 檀蓮蓮.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教—學—評”一體化課堂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23(20).
課題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基于項目化學習的高中生物‘五育融合實踐研究”(JJB1423144)
編輯/楊馥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