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宿福勝 邵丹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國家對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的高度重視,齊齊哈爾市博物館以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的建設進行數字化展陳嘗試,文章對網絡展廳的建設從定位、內容、推廣和維護4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網絡展廳;博物館數字化;達斡爾族文化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0.025
博物館是促進文化交流和多元理解的重要平臺,通過展示和交流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和深入。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國家對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的高度重視,網絡展廳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成為博物館傳播文化、提高公眾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網絡展廳通過網絡技術將博物館的展覽、展品、教育活動等內容呈現給公眾,實現與博物館傳統實體展覽陳列一樣的傳播目的。
本文以齊齊哈爾市博物館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建設為例進行研究,在吸取諸多博物館網絡展廳成功經驗的同時,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著力探討,力求為觀眾呈現一個集視覺享受、思想深度于一體的數字化展陳。
1 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的建設與設計定位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在中華大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建設、發展、捍衛這個古老而偉大的國家。達斡爾族的族源得到較多論述,占主導地位的觀點是契丹后裔說①,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國境內達斡爾族的人口數為13.22萬。
達斡爾族是北方古老的少數民族,在居住環境、生產經濟、民俗風情、文學藝術等多方面都具有濃郁的特色、深厚的底蘊、豐富的內涵。通過網絡展廳的形式宣傳達斡爾族的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使更多人能走近達斡爾族,在徜徉于達斡爾族多彩風情的同時,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內涵,感受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深遠與厚重②。
1.1 把握視覺設計風格
視覺設計是傳達網絡展廳獨特風格的重要手段。目前,眾多的網絡展廳為了實現與眾不同、彰顯個性的目的,在設計元素的應用上不遺余力,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裝飾過度的問題,結果就是形式凌駕于內容之上。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的視覺呈現要規避華而不實、喧賓奪主的問題。達斡爾族出自游牧民族,生活在苦寒之地,在發展進程中歷經幾次遷徙,是典型的少、小、邊民族。因此,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的視覺風格確定為以粗獷、厚重為主基調。在網絡展廳設計上不做過多裝飾,突出大線條、原生態的原始、質樸、自然的氣息。
1.2 注重界面設計用戶體驗
許多網絡展廳的界面設計忽略了觀眾的操作能力差異,操作過于煩瑣、導航欄過小或位置過于隱蔽、沒有幫助提示等,帶來的結果是用戶體驗差,對內容感興趣的觀眾無法尋找到想要關注的信息。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的用戶界面重點突出獲取信息的便捷性、延伸性和交互體驗。網絡展廳支持多語言切換,安卓、ios、鴻蒙等各種系統環境下無障礙訪問,自適應不同終端設備的屏幕大小和分辨率。
1.3 更好地實現網絡展廳的文化傳播
觀眾在各種不同的網絡展廳中穿梭,并很快將它們遺忘,這是網絡信息傳播帶來的知識碎片化弊端造成的,極大地影響了網絡展廳期待實現的文化傳播意義。達斡爾族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現在精神內涵,與其他少數民族相比,達斡爾族是為數不多的參與戍邊、拓荒,并肩負抗擊侵略者保家衛國的少數民族。在抗擊沙俄、日寇的戰場上,處處可見達斡爾族的身影。這里有平定三藩、平定準格爾叛亂、平定大小金川、平定緬甸的先行鐵騎和一路廝殺的達斡爾族先鋒官;有駐守新疆的達斡爾索倫營;有阿那寶、阿蘭保、多隆阿等青史留名的達斡爾族十余位將軍、二十余位都統、五十余位副都統及副都統級總管……希望通過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使觀眾產生愛國情懷,從而增強文化自信心,樹立民族自豪感,使觀眾在網絡展廳中的參觀不只停留在展覽打卡和朋友圈轟炸。
1.4 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觀眾在博物館展覽中最想看到的是什么,文物無疑占有重要的比重。但是優質的文物、藏品大多存于一線城市或古都的博物館里,二線城市會少很多。另外,大多數觀眾的文物價值觀還停留在市場價值的層面,缺乏文物的歷史價值概念。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將文物展示的重心放在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上,盡管達斡爾族文物制作不夠精良、工藝不夠先進,但是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歷史見證,我們才得以獲悉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曾經發生過什么,這才是文物存在的意義,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期望能在引導觀眾的文物價值觀方面發揮微薄的力量。
2 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的內容建設
“內容為王”是媒體建設亙古不變的永恒主題。齊齊哈爾市博物館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建設的內容核心,是對達斡爾族歷史和文化進行詳細的描述,為全社會提供研究達斡爾族文化生活極為豐富和極有價值的資料。傳播效果在淺層面表現為使觀眾全面了解達斡爾族的歷史背景、經濟生活、民俗風情、教育、文學藝術、民間體育、宗教信仰、人物等方面的信息,在深層次具有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作用,促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③。
2.1 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內容的權威性和全面性
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是齊齊哈爾市博物館面向全社會呈現達斡爾族文化的一種數字化展陳形式,立足根本就是齊齊哈爾市博物館全面數字化的達斡爾族文化信息數據庫、館藏文物和專家學者在學術研究上的專業水平三方面。
在權威性方面,網絡展廳的內容審核由專家委員會把關,確保發布的所有內容均經過充分論證,有出處、有考證。尤其在具有爭議的內容上,發揮博物館的專業性優勢,從歷史學、考古學等方面,為觀眾提供最有說服力的知識解答,逐步樹立達斡爾族文化傳播嚴謹、準確的權威形象,并逐步成為百度、小紅書等知識問答板塊收錄的詞條知識貢獻者。
在內容的全面性方面,齊齊哈爾市博物館將分散在全國各地的達斡爾族文獻、研究成果、相關資料、文學作品,通過數字化處理形成數據庫。以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為載體,實現達斡爾族文化信息資源由信息獨享到開放共享,成為達斡爾族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在信息檢索上與數據庫無縫連接,在為觀眾的檢索內容提供正確解答的同時,將其他參考解答以列表形式呈現給觀眾,并對該解答的出處和未被采信的理由做出備注。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將發揮文博人文化研究的嚴謹態度、文史資料的準確解讀能力,結合AI人工智能技術,將達斡爾族的相關文字描述圖形、圖像化,為觀眾還原直觀的歷史畫面。
2.2 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內容的參與性
如果博物館僅僅通過網絡展廳的建設把達斡爾族文化信息全面地展示給觀眾,那么只是實現了信息的數字化,為了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信息互動勢在必行。
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將虛擬導覽系統作為用戶體驗和信息交互的發力點,在導覽數字人的智能程度上提出了極高要求,要保證導覽數字人在得到觀眾語音的準確指令后,快速準確地將觀眾引導到相應展廳位置,在得到模糊指令時進行智能確認,在不能理解觀眾指令時彈出文字輸入框,引導觀眾通過文字檢索到達相應展廳區域。
博物館展覽的核心在于講解,博物館網絡展廳的建設秉承這種觀點,但是在講解形式上推陳出新。齊齊哈爾市博物館提出了“我出內容、你來講解”的文化創意,并通過舉辦達斡爾族文化進基層的系列宣講活動和面向全社會的達斡爾族文化講解征集活動,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收集了大量普通群眾講解達斡爾族文化的錄音,并將其全面應用在網絡展廳的語音講解中。盡管有些講解的水平與專業講解有差距,但是極大地激發了廣大群眾的參與熱情。
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內容參與性的另一個具體應用是為全社會提供免費的教育培訓,網絡展廳針對學校、機關事業單位團體等不同人群,制作各種主題、時長的知識講座,觀眾既可以在線遠程學習,也可以下載視頻和文件作為主題宣教活動的應用素材。教育培訓的開展,可以幫助觀眾更深入地了解展品和相關知識,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認知水平。
2.3 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數字化展品的成果轉化
對實體展品進行數字化處理,制作成高質量的圖片、視頻、音頻等多媒體資料,用于網絡展廳的展示和分享,達到了永久性保留的目的。
隨著博物館數字化進程的推進,我們認識到博物館展品數字化不再是目的,而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開始。數字化后的展品可以通過動漫、游戲、影視劇等方式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創意表達和再創造。
3 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的推廣與傳播
為了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和使用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需要對網絡展廳進行有效的推廣和傳播。
首先,通過博物館自身的門戶網站、移動客戶端、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等各種形式的網絡媒體進行硬性宣傳推廣。
其次,網絡展廳通過社交媒體、合作平臺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與其他博物館、美術館、教育機構等進行合作,共同推廣博物館網絡展廳,擴大其影響力。例如,讓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以主題班會的形式走進學校課堂,讓孩子們從小就認識到達斡爾族是勤勞、勇敢、智慧并創造了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是具有愛國主義傳統的英雄民族,是文化底蘊深厚、能歌善舞、真誠質樸的民族④。
除此之外,內容創作者和影響力博主的參與也為博物館的文化傳播提供了新的動力。這些自帶流量的博主能通過發布與博物館相關的內容,擴大博物館的影響力和觸達范圍。需要博物館思考的是,如何為內容創作者提供能夠引發共鳴的優質素材,制作爆款視頻。發動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參與,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的數據分析與優化
通過對網絡展廳的訪問數據進行分析,為優化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內容和提升用戶體驗提供依據,不斷優化網絡展廳的設計和服務,提高觀眾滿意度和參與度。
4.1 網絡展廳的數據分析
訪問量統計:訪問量是衡量網絡展廳受歡迎程度的重要指標,包括總訪問量、每月訪問量、每日訪問量等。通過訪問量統計,可以精確獲取網絡展廳的運營信息,如有多少觀眾是通過域名直接訪問的、有多少觀眾是通過搜索引擎進入的、哪個關鍵詞引入的流量最多、訪客IP的來源分布、更新內容后關鍵詞是否有效。
用戶行為分析:通過跟蹤和記錄用戶在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中的行為,如瀏覽路徑、瀏覽展品、停留時間、觀看視頻、參與互動、跳出率等,可以深入了解觀眾的偏好和需求。
社交媒體分析:監測社交媒體上關于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的討論和分享,可以評估網絡展廳的影響力和口碑。毋庸置疑,贊揚的評論可以激發網絡展廳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但是網絡展廳監測人員應該重點關注的恰恰是負面評論。要對出現的負面信息進行分類匯總,形成總結報告,有利于策劃展覽人員和技術團隊對網絡展廳進行持續完善。
展廳熱度分析:通過展廳的熱點分布,分析用戶在該區域的瀏覽數量、點贊數量、評論數量等數據,了解熱度產生的原因,為網絡展廳主題內容的合理分配提供依據。
訪客畫像分析:主要對觀眾的年齡分布和性別比例進行分析,這些數據可以幫助博物館了解網絡展廳的主要觀眾群體,進一步優化內容設計和推廣策略。例如,通過男女人口比例、年齡段人口比例調整網絡展廳的風格、色調等。
4.2 網絡展廳的優化
定期對網絡展廳的網頁進行巡查,及時發現并修復無效鏈接和錯誤頁。
確保網絡展廳運行的穩定性,對網絡展廳的程序環境和兼容性持續升級,使其能夠在不斷發展的終端設備和操作系統上順暢運行。
發揮網絡展廳數字化技術的先進性,勇于創新,尤其在與展品的融合表現上,通過新技術的應用更好地呈現展品的內涵和價值,使內容更加生動、形象、直觀。
加強服務意識,與觀眾形成有效互動,通過互動引導觀眾參與展覽,提高觀眾滿意度和參與度。
5 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的未來發展
在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正在邁向新的發展階段,博物館數字化轉型必將進一步深入。達斡爾族文化通過網絡展廳的形式持續發揮文化傳播的社會責任,必須與時俱進、應時而變。其未來發展方向體現在技術創新、公共服務方式創新以及管理策略創新等方面。
①網絡發展高速迅猛,“互聯網+”存在無限可能??梢詳嘌?,新技術的出現一定會促進博物館網絡展廳呈現出更加豐富的展示形式。就目前的技術而言,博物館網絡展廳在展覽的真實性和用戶體驗、互動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②大數據讓互聯網應用越來越智慧,使互聯網服務越來越精準、目的性越來越強。人工智能的應用能夠滿足觀眾個性化觀展需求,進一步提升博物館網絡展廳的吸引力和應用價值。
③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向線上線下緊密融合的方向發展。線上組織對達斡爾族文化感興趣的網友開展討論,激發廣大群眾的聰明才智,通過獎勵、合作的方式征集達斡爾族文化衍生品的創意,在創意者和生產者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最終形成網絡文化創意產品生態鏈。
當前,全球數字化進程不斷深化,各行各業都在不同程度地進行數字化轉型。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博物館事業發展,多次對博物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南。
齊齊哈爾市博物館達斡爾族文化網絡展廳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文化傳播方面,網絡展廳豐富了博物館的展陳手段,使館藏資源打破時空局限,走出館舍天地,走進百姓生活。在業務支撐方面,對博物館的達斡爾族藏品、文獻等各類信息進行整理、錄入、存儲、備份等操作,加強了達斡爾族文化資源的科學管理,為博物館的研究、展示、教育等提供數據支撐。在文物保護方面,利用數字化技術對博物館的藏品進行有效的保存、修復,對藏品狀態及影響因素進行實時、全面、系統的分析,實現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在教育方面,引導觀眾深入挖掘達斡爾族文化的精神內涵,通過互動讓更多關注達斡爾族文化的有識之士自發地加入宣揚達斡爾族文化的隊伍,每個公民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共享祖國繁榮發展的成果。
注釋
①毅松,丹珠昂奔.走近中國少數民族:達斡爾族[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4:3.
②毅松,丹珠昂奔.走近中國少數民族:達斡爾族[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4:200-201.
③滕紹箴,蘇都爾·董瑛.達斡爾族文化研究[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4.
④毅松,丹珠昂奔.走近中國少數民族:達斡爾族[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