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慧萍 楊玲玲



摘要:傳統Auto CAD繪圖課程的教學模式是老師不斷輸出知識和操作演示,學生被動接受和模仿學習,學生未能真正將知識進行內化,也沒有思考后的輸出和應用。該方式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脫軌,學生只能完成課堂布置的練習及課后作業,缺乏學習探索的主動性。據此,將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與普通線下教學方式進行糅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內容重構、教學過程設計和多元化評價體系等,以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出企業需要、社會滿意的學生。
關鍵詞:Auto CAD;混合式;教學模式;重構
中文圖類號:G712? 收稿日期:2023-12-26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406037
1 前言
Auto CAD繪圖課程是我校汽車相關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限選課程,2.5學分,40學時,屬于課內統一考試,課程五年建設目標為校級合格課程。該課程為較難的專業基礎課程,又具備實用性和技術性的特點,授課對象有高考生、單招生及對口生。通過學情分析,三個班級的不同生源,導致學生對課程的接受能力和理解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重構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并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才能實現多方位、全過程的育人目標。
2 混合式教學的優勢
當前,信息科技高速發展,學生應用互聯網工具進行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日益增強,尤其是多種學習方式的交互更能適應不同學習背景下的學生需求。然而傳統的Auto CAD 繪圖課程無法在有限的學時內同時完成舊知識的鞏固和新知識的掌握。課后師生溝通學業的方式也比較單一,無法做到真正的一對一輔導和溝通,不能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學業問題。Auto CAD繪圖課程的學習是理論知識循序漸進,并進行計算機繪圖技能的強化和提升訓練的過程。采用混合式教學可以依托智慧職教教學平臺將本次課程內容的相關教學資源放在平臺上,方便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中參與、課后復習和提高,將有限線下教學時間的學習效率實現最大化,同時給不同的學生提供與老師更多的溝通途徑[1]。
Auto CAD繪圖課程采用混合式教學的目的在于,結合多種信息化手段將項目化任務化的教學內容呈現得更加生動和直觀。綜合線上教學和線下授課,更好地使知識點內化逐漸形成一張知識線,由知識線織成一張知識架構網,讓學生在遇到相關問題時,可以由一點帶動整個知識架構網,從而為解決問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解決思路。
3 混合式教學內容的重構
3.1 立足學情,鞏固基礎
Auto CAD繪圖是一門利用軟件進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軟件,課程的重點教學在于軟件的使用,而對于繪圖的基礎知識則更多地依賴于前導課程《汽車機械制圖》,然而通過課前學情分析可知(圖1),學生對于前導課程汽車機械制圖的相關知識點掌握情況并不統一,且綜合掌握情況并不好。如果繼續沿用舊版的教學內容,就是默認了全部學生對基本繪圖知識掌握情況良好,顯然這種無視部分學生學習基礎整體偏差的教法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也容易使部分學生由于基礎薄弱產生惰學、厭學情緒。
因此,如何將兩門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知識和內容的重構,做到理論和實踐并重,是本門課程的關鍵。在鞏固繪圖基礎知識的過程中補足學生在繪圖基本知識中的短板,同時趁熱打鐵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繪圖能力,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優勢的最大化[2]。
3.2 對標需求,精準培養
此外,在重構課程內容時,應重視學生學習需求,對標企業用人標準,教學內容要緊扣專業特色和學生特點,并不斷根據校級合格課程的要求以每年不低于10%的進度對現有課程進行更新和增補。
對于汽車專業的學生,授課內容可以選擇學生更加熟悉的汽車零部件,既能解決學生空間思維薄弱的問題,同時也能進一步提升專業技能。表1所示為考慮專業背景進行課程重構后的教學內容,也是AutoCAD 繪圖課程的重點學習內容。
通過前期的學情分析及調研發現,本專業學生對汽車底盤,特別是汽車變速器的認知度和熟悉度最高,因而該模塊的內容設置為與變速器相關零件圖的繪制。重構后的教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在繪制圖形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所繪制的零件圖,建立直觀立體的三維空間圖形。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教學課時有限,本專業另外開設了三維軟件的學習課程,本課程取消了原有課程內容中三維實體繪制內容。
4 混合式教學過程的設計
基于課程能力及課程培養目標,協同企業用人標準,設計與之相匹配的數智化教學過程。依托智慧職教教學平臺與資源,融入課程知識、行業標準和企業規范,創建數智化教學環境。以課前自學基礎、課中幫助提升、課后強化技能為教學實施的主要方式。混合式教學過程的設計如圖2所示。
4.1 課前夯實基礎
課前,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構建優質線上資源。課前的學情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在第一次課程開始之前,在線上就設計相關調查問卷,主要就學生機械繪圖知識的積累和為Auto CAD課程后續學習所創造的學習條件進行調查。前導課程學習情況調查如圖1所示。教師可在智慧職教教學平臺查看學生學習情況,根據線上數據統計進行授課策略的調整和改進[3],以便為不同學習背景的同學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
根據前導課程學習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前導課程掌握情況一般,學科成績90分及以上僅占調研人數的2%,80~89分之間的學生占比10%,70~79分之間的學生占比28%,60~69分之間的學生占比54%,不合格的學生占比近6%。針對這一學情基礎,教師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具體詳見表1。
筆者調查了學生是否有電腦支持后期的學習,調查結果顯示,有42.86%的學生沒有設備支持后期的學習。為了解決部分學生的這個問題,同時不增加學生及家長的負擔,通過溝通可以每周在固定的時間對學生開放計算機教室,此外盡量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4.2 課中重點突破
課中,主要是集中解決學生的學習疑難,并同時通過知識精講的方式把握重難點,提升學生技能。同時,對典型案例進行小組討論,充分發揮每個個體的特長和優點,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實踐演練,將知識內化。對于學生不同的專業背景、不同的知識儲備,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尤為重要。
現階段教學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教學的基本原則,通過采取自主的提問、體驗、選擇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進而培養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巨大潛能[4]。通過學習成果展示,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培養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教學的目的在于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利用CAD繪制某一些零件圖,而且要教會思考和使用的方法。
4.3 課后鞏固提升
課后,為了鞏固學生的繪圖技能,發布課后任務,并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同時也給學有余力的學生一些技能提升的建議和指導。這樣,不僅綜合考慮來了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背景、特點,而且有效地提升了課堂學習效率,也給學有余力的學生的深入學習提供了方向。
5 課程資源的建設
根據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建設和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的課程建設目標,Auto CAD繪圖課程作為一門校級合格課程,將向著校級精品課程努力。
在課程資源建設方面,主要集中在課程標準、課程授課計劃、微課視頻、動畫演示、教學PPT和混合式教案等方面。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一直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應該在上課過程中不斷強化《汽車機械制圖》的相關知識點,培養學生的三維空間思維,便于CAD課程的有效進行。如利用CAD軸測圖幫助學生從二維到三維,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強化投影知識不斷重復簡單經典的圖形繪制,在掌握投影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掌握CAD繪圖技巧。
將課程的重難點內容通過錄制微課視頻和課程實錄視頻的方式保存下來,通過視頻的方式上傳至智慧職教教學平臺,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選擇課程資源比較豐富的教材作為教學使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隨時使用手機掃描教材相關內容的二維碼進行學習,為課程學習增添趣味性和多樣性。
6 多元化課程評價系統
開展多元化評價模式,重視過程性考核,重視實踐考核,增大平時成績的占比。讓學生重視和享受學習過程,同時做到理論和實踐并重。傳統的成績評定方法通過期末考試一錘定音,否定了學生平時的努力,影響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得部分學生認為考試前的突擊比平時的努力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學習成績,更能體現學習能力。因此,建立多元化的成績考評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
7 課程思政的融入
思政教育不僅是思政教師的任務,更是專業課程的潤物細無聲的融入。結合課程特點,選擇思政融入點,激發學生的規范意識、質量意識,養成工匠精神,課堂教學不僅提升專業技能,還能起到價值引領的作用,真正促進學生知識、能力、育人“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5]。
8 結語
要想打造一個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質量Auto CAD課堂,需要持續推動信息化技術與教學過程的深度融合,重構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始終做到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充分發揮平臺的優勢,利用優質教學資源,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金騰,高源3D打印技術在汽車CAD課程中的實踐教學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49):295-296.
[2]曹桂磊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應用的調查研究——以廣西G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20.
[3]王楠“互聯網+”背景下“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在線教學實踐與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20(33):62-64.
[4]梁勇,鄭明強“AUTO CAD”課程在教學實踐中的分析研究[J]南方農機,2020(19):154-155.
[5]張玲玲,曾祥光機械制圖及CAD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J]大學教育,2022(5):29-31.
作者簡介:
甘慧萍,女,1988年生,講師,研究方向為汽車職業教育、汽車維修。
基金項目:2022年度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以任務為導向的AutoCAD繪圖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2022—JGC08);2022年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名師大師工作室立項項目“楊玲玲新能源汽車技術名師工作室”(2022—MS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