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珍
深度學習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其核心理念是促使學習者能夠深度參與、培育高階思維能力、為知識的遷移而學。在語篇教學中教師要在深入研讀語篇的基礎上,根據主題語境、語篇類型、不同文體的語篇結構和語言特點,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語篇所表達的主題意義,建構結構化知識,內化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自主表達觀點,實現深度學習。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重視知識的講授,忽視對語言的運用,致使教學止步于淺層的活動,使學生無法實現深度學習。
一、深度分析學生,優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靈魂,是課堂教學的方向,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而語篇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需深度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認知和經驗,預估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所需提取的知識,建立兩者之間的有效鏈接,深度挖掘教材,從發展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的角度確定教學目標。
以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8 Our dreams 中Story Time板塊為例,其內容主要談論的是教材人物Mike, Wang Bing, Liu Tao, Yang Ling, Su Hai和Nancy的夢想。
(一)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
1.學生通過五年級上冊Unit5 What do they do?的語篇學習,已掌握worker、writer、teacher、doctor、nurse等有關職業的詞匯,具備初步談論人物職業的能力。
2.學生通過五年級下冊Unit4 Seeing the doctor的語篇學習,了解Mike因牙疼看牙醫的經歷;學生通過六年級下冊Unit2 Good habits 的語篇學習,了解Wang Bing生活和學習上有許多好習慣;學生通過五年級上冊Unit4 Hobbies的語篇學習,了解Liu Tao喜歡踢足球,Yang Ling喜歡彈鋼琴,Su Hai喜歡跳舞等各自的愛好,已初步感知語篇目標人物夢想的來源痕跡。
(二)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
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語言意識和語感,能在常見的具體語境中初步整合性地運用已有語言知識,并就所學內容進行分析推斷,嘗試探究,具備了比較系統和全面地表述一件事或介紹一個人的夢想。
(三)學生在課后應獲得的語用能力
學生能將過去所學的有關職業、愛好、經歷等舊知與本課新知相關聯,運用圖表、思維導圖等方式,有條理、有邏輯性地談論夢想。
基于以上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語言能力目標
(1)能聽懂、會讀、會說單詞:care about, astronaut, spaceship, football player, World Cup, dancer, pianist, come true.
(2)能聽懂、會運用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 What do you want to do? I want to ...來詢問和談論夢想。
(3)能感知、理解和正確運用player、pianist、dancer等職業詞匯及其相對應的動詞。
(4)能詳細表述人物的夢想,并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談論夢想。
2.學習能力目標
(1)能根據構詞規律理解詞匯含義。(2)能運用圖表、思維導圖等方式,提煉關鍵信息,梳理文本內容。(3)能通過預測、概括、想象、推理等活動發展思維品質。(4)通過小組的合作閱讀來掃除學習障礙,增強同伴協作的能力。(5)能聯系實際,在真實語境中遷移運用文本知識,談論夢想。
3.思維品質目標
(1)通過完成課堂設計的各項活動任務,提高分析比較、遷移歸納等思維能力,促進語言和思維的發展。(2)通過文本學習和討論,激發學生對文本主題“夢想”的理解,從而完善自我的認知結構。
4.文化意識目標
通過文本的學習來體驗他人的夢想,從而激發學生對于自己夢想的思考和追求,最終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
二、探究語篇主題,促進深度交流
探究語篇主題的小學英語實踐活動可以更高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在主題意義的探究中,學生通過師生互動探究主題、小組合作探析主題、同伴分享交流主題,可以幫助學生深度理解與感知故事,促使深度學習真正發生。
以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8 Chinese New Year的Story Time板塊為例。
(一)師生互動探究主題
Unit8 Chinese New Year的單元主題是“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教師首先與學生從談論Anna的基本情況入手,交流了文本主題是Anna的新年活動計劃,梳理了文本中Before Chinese New Year, Chinese New Year Eve,Chinese New Years day and the seco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四個時間框架。接著教師讓學生思考討論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before Chinese New Year?\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at Chinese New Year Eve?\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at Chinese New Year?\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on the seco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了解在這四個時間點Anna的新年活動計劃,旨在讓學生歸納、概括梳理文本脈絡。在此基礎上繼續追問:What 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r plans for Chinese New Year and Annas?此環節中通過師生互動交流,學生梳理文本內容和邏輯結構,并結合自身的經驗和認知,初步探究語篇主題意義。
(二)小組合作探析主題
在理解“Chinese New Year”主題相關的表層信息后,教師嘗試以make tangyang提出問題:Why are they going to make tangyuan? When are they going to eat tangyuan?而后,教師播放了家人在制作新年湯圓,分享湯圓的視頻,幫助學生感受到湯圓寄托著中國人新年渴望全家團圓、合家幸福的美好新年愿望。教師隨之繼續引導學生圍繞新年活動討論Why are they going to light fireworks?/ Why are they going to have a big dinner together?...在對比討論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 red packet, fireworks, lion dance等目標詞匯及其所代表的意義。教師在此環節設置了閱讀學習單,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圖文及其涵義的匹配單,借此幫助學生深入感受單元主題中國春節傳統活動及其蘊含的深刻內涵。
(三)同伴分享交流主題
本環節在借助思維導圖梳理Anna的新年活動計劃后,教師嘗試運用Anna 春節活動計劃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春節活動計劃以及這些活動的內涵實質和意義。通過交流發現各地不同的春節風俗,學生與網友存在著信息差,以此引導學生通過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將自己的春節活動計劃和對春節的認識與自己的網友進行交流,在收到網友關于春節活動計劃后,填寫信息卡并在班級中分享交流。
三、設計高階問題,促進深度理解
高階思維的發展是深度學習的核心特征,深度學習視角下的語篇教學,要求教師精心設計高階問題,充分利用高階問題來構建課堂教學,為學生搭設支架,引領他們理清思路,構建模型,發展其進階思維,促進學生深度理解。
以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Story Time板塊為例,依據語篇的內容和主題,設計了提取基本信息和發展高階思維層次的問題。
(一)理解基本信息的問題
任何學習的理解都遵循從表層理解進入深層理解的邏輯。語篇表層信息的理解是指與文本主題緊密聯系的基礎信息的理解。筆者結合本課語篇內容,設計了三個理解基本信息的問題:
①Who could make new clothes for the king?
②What did people think of the new clothes?
③What did the boy say?
通過以上三個問題幫助學生獲取語篇的信息:兩個騙子為國王制作了新衣,以及人們和男孩對國王新衣的不同態度。
(二)發展高階思維的問題
在提取基本信息、理解語篇大意的基礎上,教師應結合語篇的特征和主題意義,設計發展高階思維的問題,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度對話,激發學生多角度、深層次的思維。在學生獲取了人們和男孩對國王新衣的不同態度以及相關的基本信息之后,筆者設計了以下三個開放性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表達自己真實的觀點,探究語篇的主題意義,在探究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
①Did the king like his new clothes? Why?
②Who was the real cheater? Why?
③How did the king treat the boy? Why?
第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思考國王喜歡他的新衣的原因。這個問題給學生留下了想象和表達的空間,使學生在此過程中理解語篇的主題意義:“To be hones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o be beautiful.”“People should always tell the truth.”對學生的價值觀做了很好地引領,促進深度思考。
第二個問題激發學生真實表達的情感體驗,從教材的語篇文本中可以發現:為國王做新衣服的兩個男人是騙子,那國王是不是騙子?街上的人們是不是騙子呢?可以根據語篇文本中的哪些信息進行推斷?要回答這些問題,學生需要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與情感體驗做出綜合分析與評價。
第三個問題是讓學生基于語篇的主題和情境,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各自不同的觀點和真情實感。
以上三個問題由淺入深,激發了學生深度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深度參與課堂。教師在語篇教學中要針對語篇的內在價值,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認知困惑和局限,設置相互關聯的、具有挑戰性的高階問題,引導學生深層理解,深度表達,實現深度發展。
四、創設生活語境,促進遷移應用
深度學習是個體將學習的知識從一種情境應用到另一種情境的過程。教師可以將學習內容從基于教材的課堂學習延伸至課外生活,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融合新舊知識,充分運用目標語,培養學生將知識轉化為素養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提升,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7 Chinese Festivals的Story Time板塊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了解了文本中四個傳統節日后,將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課堂,鼓勵學生依據語篇文本的語言,合作探究元宵節和清明節等其他傳統節日。
T:Do you like our Chinese festivals?
S:Yes.
T:Can? you? talk about other Chinese festivals?
S1:The? Lantern? Festival? is? in? February? or? ?March.People watch lanterns and guess lantern riddles with their families. They eat tangyuan at this festival.
S2: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in April.? It is in spring. People often go on an outing and fly kites with their families. They eat green dumplings at this festival.
S3: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is in July or August. It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full of romance. People usually celebrate it by giving flowers,chocolate,and others to their sweethearts.
S4:New Years Eve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The whole family together to eat reunion dinner,they eat dumplings or rice cakes.
從分享的內容來看,學生能基于主題,借用語篇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行有效的遷移和創新。之后,教師嘗試運用文本框架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與自己的組員討論其他傳統節日,并制作節日書簽在小組之間交流欣賞,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又能在掌握本課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將已經獲得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語言運用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運用。
教師也可以結合本主題補充自編繪本Colourful Chinese festivals,向學生呈現中國多姿多彩的傳統節日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五、采用多維評價,激勵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是認知結構不斷由淺入深的過程,而評價是深度學習中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不可或缺的環節。及時地反饋,多維化的評價能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學生改變學習方式,進而不斷完善知識體系,激勵思維深度發展。
語篇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的能力提升、思維發展、知識獲得等方面,及時給出具體的反饋信息,幫助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調整學習狀態。評價內容除了文本復述,故事表演,還可通過閱讀手抄報、繪本編寫、閱讀札記等形式來評價學生的表現。而對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表現,教師應采用激勵性的語言或獎品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地評價,如“Good! Great! Amazing! Clever!Smart! Excellent!Well done!Super.”“Your?imagination is wonderful”等,賞識性的評價語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另外,教師應根據課堂的特點及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組織學生開展自主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等多維化的評價方式,使教師能夠及時從評價結果出發積極優化語篇教學。采用多維化的評價策略,能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認識自我,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創造性思維的學習動力,激勵其進行深度學習。
教師應帶領學生從傳授到運用,從淺表到深層,引導學生通過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建構,發展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實現語言的遷移應用,達成深度學習,促使英語核心素養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