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軒
摘 要: 資源型城市在國家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由于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資源型城市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選取晉冀魯豫四省為例,基于2010—2019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的數據,采用城市韌性評估指標體系,對晉冀魯豫四省56個地級市的城市韌性進行了評估分析,通過障礙因子診斷模型,多角度分析總結了資源型城市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并提出了針對性策略建議。
關鍵詞: 資源型城市 韌性評估指標體系 熵值法 障礙因子診斷模型
中圖分類號: X91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9-3567(2024)01-0107-03
基金項目:2023年度北京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社會網絡數字化對城市韌性作用機制及效應研究”(項目編號:X202310009117)。
1.1 研究背景
晉冀魯豫是山西省、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的簡稱,冀魯豫三省連界,晉與河南河北連界交通經濟發達,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相近之處。在氣候環境上,晉冀魯豫四省四季分明,是全國小麥、棉花等農產品重要的生產基地;在礦產資源上,晉冀魯豫四省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全國石油、煤炭、黃金等資源大省;在電力通信上,晉冀魯豫是全國重要的火電基地,同時也是全國重要的電力通信樞紐,在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資源型城市指的是生產發展與資源開發有密切關系的城市,資源型城市范圍的確定遵循定量界定為主、定性判斷為輔的原則。依據2013年國務院印發的《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文件,確定了全國共262個資源型城市,其中晉冀魯豫四省中地級行政區29個,縣級市17個,縣6個,市轄區4個,占全國超五分之一。
1.2 研究意義
城市韌性的研究對我國城市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城市韌性的相關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對于資源型城市的韌性研究更是大多處于前期理論階段。本文將資源型城市的概念與近期網絡上突然爆火的“山河四省”晉冀魯豫相聯系,從理論上,明確資源型城市的概念,建立起山西省、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四省的資源型城市韌性評估體系以及預測模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實證分析,豐富了目前對于城市韌性方面的研究,為之后資源型城市轉型等研究提供了一定參考。
2.1 資源型城市韌性評估指標的研究現狀和不足
對于資源型城市的研究,石有方[1]從樹立系統協調發展關系意識、建立系統協調發展的管理機構、建立資源型城市協調發展的預警系統三個部分提出了對策建議。在城市韌性的研究方面,周利敏等人[2]認為韌性城市是一種前瞻性、以目標為導向的災害治理模式。程朋根等人[3]在現有的研究文獻基礎上,從影響城市韌性的起源、城市韌性的多重因素等方面出發,對城市韌性量化評估進行了研究。
2.2 資源型城市的韌性評估和策略研究現狀
資源型城市是指以自然資源為主要依托,以開采和加工自然資源為主要產業的城市。由于資源型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資源型城市的韌性評估和策略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在本文中,將以晉冀魯豫四省的資源型城市為例,對資源型城市的韌性評估策略進行綜述。例如:馮東梅等人[4]在研究中運用了MinDS超效率模型得出合理的城市韌性效率,并給出了相應建議。
2.3 城市韌性提升策略的研究現狀
在資源型城市的韌性提升方面,研究者提出了各種策略和建議。此外,研究者還通常強調了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性,蔣明遠[5]在研究中提出了以組織化方式提升虛擬空間的輿論引導力的策略,以技術賦能智慧社區建設。樊露露等人[6]基于AHP理論,對影響韌性能力大小因素進行了排序,提出應從完善災害應急體系、強化多元主體共治等方面提升韌性。最后,完善資源型城市的政策法規體系也是提升韌性的重要途徑。此外,研究者還通常強調了政策法規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楊帆[7]在研究中提出,應通過建立公平的政策法規體系、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法規等措施來提高資源型城市的韌性水平。
2.4 研究不足與展望
雖然研究者已經對資源型城市的韌性評估和策略進行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方面的韌性評估和策略研究上,如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或政策法規等,而對這些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綜合性考慮不足。因此,需要加強跨學科的合作和綜合性研究,采取綜合性的措施,包括加強自然災害防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加強法規建設等,以全面深入地了解資源型城市的韌性水平和提升策略。
3.1 資源型城市韌性評價體系建立
評價體系的建立對城市韌性的評估非常重要,為科學合理地評價晉冀魯豫四省城市韌性,基于2010—2019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數據,選取抵抗與恢復能力、適應調整能力、創新與轉型能力3個一級指標,以及高級產業化等13個二級指標構建晉冀魯豫四省的城市韌性體系。
3.2 熵值法
熵值法是指用來判斷某個指標的離散程度的數學方法。本文選用熵值法確定權重,客觀評價晉冀魯豫四省資源型城市韌性指標的重要程度。


式(6)中:P為城市系統韌性指數;m為指標數量;Norsij為第i個被評價對象的第j項評價指標下的標準化值;wij為第i個被評價對象的第j項評價指標下的指標權重。
3.4 障礙因子診斷模型
障礙因子診斷模型可以確定一個系統或過程影響因素,本文采用該模型對晉冀魯豫四省城市韌性指標的障礙因子進行定量分析,診斷出影響資源型城市韌性的約束因子。具體公式為

4.1 評價體系分析
通過多目標加權函數法得出的晉冀魯豫四省的城市韌性指數可以比較客觀的評價城市韌性指數。從2010—2019年,晉冀魯豫四省城市韌性整體均呈現上漲的趨勢,僅有部分微小波動。根據計算,其56個地級市經濟韌性指數平均值為0.49,按照均值大小分別將9、22、19、6個城市劃分至緩慢型(<0.4)、平穩型(0.4~0.5)、成長型(0.5~0.6)、成熟型(>0.6)四個區間內,其中資源型城市分別由8、12、8、1個,占88.9%、54.5%、42.1%、16.7%,表明大部分資源型城市仍發展較為緩慢,具體而言,唐山市、臨沂市、淄博市等資源型城市韌性相對較高,具有較強的轉型能力,陽泉市、鶴壁市、朔州市等地韌性較低,轉型能力較弱。
4.2 障礙因子分析
2010—2019年晉冀魯豫四省地級市城市韌性一級指標的障礙度排序為:抵抗與恢復能力>適應調整能力>創新與轉型能力,其中抵抗與恢復能力的障礙度達到34%,其他兩個一級指標障礙度也都超過了20%,充分表明抵抗與恢復能力、適應調整能力、創新與轉型能力等都是制約晉冀魯豫四省城市發展的重要影響因子。
按照各地級市區分來看,呂梁市、忻州市、鶴壁市等資源型城市抵抗與恢復能力層障礙度達到42%,而漯河市雖并非資源型城市,但是抵抗與恢復能力層障礙度最高,達到44%;此外,陽泉市作為資源型城市,其適應調整能力的障礙度超過45%,而未被納入資源型城市的青島市、鄭州市適應調整能力的障礙度低于15%,僅為均值的半數,適應能力相對較強;在創新與轉型能力,普遍資源型城市障礙度高于其他非資源型城市。
按時間來看,選取2010年、2013年、2019年三年來看,洛陽市、南陽市、濮陽市等資源型城市各一級指標障礙度均有明顯下降,而棗莊市、淄博市的一級指標障礙度變化并不明顯。非資源型城市德州市在適應調整能力上障礙度有所上升。
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數據,通過2013年國務院印發的《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中對資源型城市的劃分,采用多目標加權函數法以及障礙因子診斷模型對晉冀魯豫四省56個地級市城市韌性進行了研究。研究結論如下。
首先,依據城市韌性評價體系的建立,分別得出了影響城市韌性的三個一級指標、十三個二級指標的相應權重,將各指標具體量化;其次,利用多目標加權函數法得出56個城市的城市韌性指數,并將其劃分為緩慢型、平穩型、成長型、成熟型四種類型;最后,運用障礙因子診斷模型,從地區和時間兩方面分別進行分析,得出了資源型城市劃分的局限性與必要性,發現抵抗與恢復能力、適應調整能力兩方面為影響城市韌性變化的主要因素。
基于本研究得出的結論,提出如下建議。(1)應加強對落實對已經確定為資源型城市的發展建設。資源型城市的判定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確定為資源型城市后不同的劃分,不同的處理更加重要,面對資源匱乏型城市,要加強引導,積極推動資源匱乏型城市產業轉型化發展,做到“因地制宜”。(2)應繼續擴大資源型城市可持續性發展的規劃。根據所選數據展現,資源型城市機制的設定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提升了部分城市的發展水平,給一些“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城市的轉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提供了一定的方向。(3)應通過宏觀調控實現資源的合理和優化配置。國家應通過財政宏觀協調財政收入與支出,穩定市場利率,切實落實各項優惠政策,保證相關城市的轉型發展,同時各地級市也應該加強自身資源配置能力,堅持高質量發展,把握機遇。
參考文獻
[1]石有方.西南地區資源型城市轉型過程中經濟社會環境系統協調發展機制[J].新型城鎮化,2023(9): 103-107.
[2]周利敏,原偉麒.邁向韌性城市的災害治理:基于多案例研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7(5):22-33.
[3]程朋根,付家能,李聰毅,等.城市韌性量化評估研究進展[J].災害學,2023,38(3):139-147.
[4]馮東梅,高婷.碳排放約束下資源枯竭型城市韌性效率評估:基于MinDS超效率模型和GML指數[J].環境保護,2023,51(13):35-41.
[5]蔣明遠.城市社區韌性及其提升策略研究[J].領導科學論壇,2023(7):125-129.
[6]樊露露,劉宇霞.基于AHP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區韌性評估與提升策略研究[J].內蒙古統計,2023(1): 53-56.
[7]楊帆.鄉村振興背景下人民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研究[J].經濟師,2023(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