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紅梅
“南黃海”是一個地理區域,“南黃海文化”是指“南黃海周邊區域的思想、情感、精神、習俗等的總稱”。基于“南黃海文化”視域,在語文教學中,是要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時空,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為全時段、全域性、全面性的和諧學習、結構學習、系統學習、整體學習。這樣的一種全時段、全區域、全方位的語文學習,彰顯的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哲學”。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一些情境,融入“南黃海文化”,形成用“南黃海文化”育人的教學特色。
比如,教學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的《海底世界》一課,筆者就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借助視頻,向學生展示了海面上波濤洶涌的場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知談自己的感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海底世界產生探索興趣。在此基礎上,筆者創設了“海洋”情境,給學生展示海參、章魚、烏賊等圖片,創辦小型的“海洋生物展”。學生置身“海洋”之中,結合圖、視頻,對文本進行解讀。在豐富的“海洋”情境中,學生感受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情境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載體、媒介,也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引擎。情境哲學是一種復雜的哲學,也是一種系統、和諧的哲學。情境育人就是一種全面性、和諧性的育人。在情境推動下,學生開展潛移默化的學習。這就如同“南黃海文化”,無聲卻滋養著人的心靈。教師要充分發揮“南黃海文化”的精神,為學生創設語文學習的和諧情境,讓學生在蘊含“海文化”元素的情境中受到教育。
活動是學生建構語文知識、習得語文能力、生成語文素養的重要方式。活動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為一個整體。活動哲學就是一種整體性哲學觀。優化活動,用活動育人,就是要讓學生的語文學習充分地經歷,充分地實踐、感受、體驗、感悟。基于“南黃海”的文化精神,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以海輔德”“以海啟智”“憑海冶情”,有意識地將“海文化”滲透到活動之中,讓學生經歷“海文化”的潤澤。
仍然以《海底世界》的教學為例,筆者積極創設活動情境,如“海底世界”情境。在“海底世界”,筆者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扮演鯨魚、海豚、海龜等,然后描述自己在“海底世界”的生活。為了深化學生對文本的感知,筆者還設計了“海洋音樂會”活動、“海洋畫展”活動、“海洋故事會”活動、“海洋探險”活動。以“海洋畫展”活動為例,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描繪自己心中的“海底世界”;引導學生基于已有的語文學習經驗,借助魚骨圖、氣泡圖、組織圖等梳理《海底世界》這篇課文的內容。在教學中,筆者還組織、引導學生開展“海底資源大搜集”活動,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搜集海底的植物、海底的動物、海底的微生物。這樣的活動,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資源搜集大比拼”活動,如“植物小組”和“礦產小組”分別評選出了“最奇葩的海底植物”“海底最奇怪的礦產”。這些豐富的活動,讓學生深刻地了解了“海底世界”。
通過參與這些豐富的活動,學生對“海底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深地被海洋的博大、深邃、奇妙所吸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豐富的實踐活動。活動哲學觀是一種創造性的哲學觀,活動育人就是整體性的育人。教師以“南黃海”文化精神為指引,設計語文學習活動,就是要充分發揮活動的濡染、啟迪、熏陶功能,打開學生的文化思維,啟迪學生的文本想象。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南黃海文化”的育人功能,彰顯“南黃海文化”的育人價值;要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素材,讓學生在語文的海洋中泛舟,讓學生成為一個個敢于“探索”的水手,成為一個個健康的“海娃”,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要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進行評價,評價育人就是系統性地育人。
對于學生來說,評價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評價可以點燃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進階。教師要將評價融入學生的語文學習之中,通過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讓學生觸摸文本的內核。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引導學生在展示中反饋、在展示中評價。
比如,在《海底世界》的教學中,筆者讓學生當“聽音員”,戴上水中聽音器,潛入深海說一說自己的奇妙發現;讓學生當“推薦官”,向人們推薦“最可愛的海底動物”,并且給動物取一個響亮的名字;讓學生當“講解員”,講述奇妙的海底世界。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自評、互評,讓學生基于評價不斷完善自己的展示內容。這樣的語文教學,能讓學生將自己學到的語文學科知識應用到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中。展示、反饋和評價,促進了學生語用能力的發展,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展示中育人、在評價中育人,這樣的語文教學能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發掘“南黃海文化”的精神,推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要充分發掘教材中的“海文化”教育元素,對學生進行“海文化”“海精神”教育。如“環保”教育、“綠色”教育、海洋捕撈教育,都是滲透、融入“南黃海文化”的良好素材。
“南黃海文化”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哲學,是一種和諧的、系統的、整體的哲學觀。教師要秉持過程哲學觀,引導學生展開整體性、系統性、過程性的語文學習活動;要通過過程性的教學,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提升語文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從“南黃海文化”視域去看,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深化學生語文過程性學習內涵,提升學生語文過程性學習品質,綻放語文學科的育人之花!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過程哲學的小學‘南黃海文化課程開發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編號:B/2023/0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