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郎麗娜,農藝師,作物遺傳育種碩士,《山東省農作物種苗管理辦法》主要起草人,主要從事種子市場管理工作。
摘 要:優質種苗是生產高質量、多樣化蔬菜的基礎,也是農民增產增收和確保產出穩定的重要保障,對促進種業健康發展和推動鄉村振興意義重大。本文分析了山東省蔬菜種苗產業的發展現狀,對當前蔬菜種苗行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意見和建議,以期對蔬菜產業的健康發展有所啟示。
關鍵詞:蔬菜種苗產業;種子;種業發展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山東是蔬菜生產大省,2023年播種面積超過2000萬畝,產量約9000萬噸,是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近年來,山東省蔬菜種苗產業迅速發展,市場規模擴大,涌現出“偉麗”“安信”等全國知名種苗企業。但無證生產經營、標簽不規范、案件糾紛處理難等問題限制了產業的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組織調研組,赴壽光、青州、蘭陵、莘縣等地,調研種苗供需、育苗設施、標簽使用等方面。
1 蔬菜種苗產業發展現狀與特點
1.1 集約化育苗關鍵技術實現突破
針對傳統的土床分散育苗方式育苗效率低、易傳染病蟲害制約商品化、集約化育苗等問題,21世紀初,壽光市種苗企業率先引入了穴盤育苗技術,開啟了集約化育苗的實踐。隨后,漂浮育苗、潮汐式育苗以及無基質育苗等技術陸續實踐成功并應用,精準化自動播種、自動化施肥灌溉等設備也得到了大面積推廣。在傳統嫁接的基礎上,創新了套管嫁接法等嫁接育苗技術,提高了嫁接效率,在茄子、黃瓜、番茄等農作物育苗中廣泛應用。山東安信種苗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首創了“25節點育苗”法,采取精準控制,減少了人為或天氣因素對種苗培育質量的影響,激發種子潛能,實現健壯種苗生產,該技術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生產的種苗因質量高在國內外同行中獲得很高的贊譽。
1.2 種苗生產經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山東省形成了以作物種類和地域為特色的蔬菜種苗產業分布,培育了一批種苗優勢區域和大型種苗企業。其中,濰坊市育苗企業已達510多家,育苗面積220多萬平方米,育苗能力達18億株以上,種苗遠銷新疆、遼寧、安徽等10多個省市;濰坊壽光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蔬菜種苗生產基地,育苗設施總面積達160多萬平方米、育苗能力達15億株以上。臨沂蘭陵以繁育辣椒、黃瓜種苗最多,年繁育黃瓜種苗近1.6億株、辣椒種苗繁育1億株。聊城莘縣全縣規模以上蔬菜育苗企業達20余家,山東豪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育苗量達8000萬株;山東旭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年育苗量3000萬株以上,并率先開展了甜瓜、番茄育種研究與開發,目前有27個品種通過國家登記。濟南的山東偉麗種苗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嫁接育苗種類已涵蓋所有瓜類及茄果類,產品市場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
1.3 種苗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當前,山東省蔬菜種苗集約化生產涉及的作物主要包括:番茄、茄子、辣椒等茄果類蔬菜,西瓜、甜瓜、黃瓜、筍瓜、苦瓜、南瓜、冬瓜、絲瓜等瓜類蔬菜,結球甘藍、花椰菜、青花菜等甘藍類蔬菜,蘋果、大櫻桃等果樹苗木類,其他還有大蔥、大白菜等蔬菜。商品化種苗主要分為實生苗和嫁接苗兩類,甘藍、花椰菜等作物種苗以實生苗為主,而番茄、西甜瓜、茄子、辣椒、黃瓜等作物商品化種苗以嫁接苗為主。據統計,全省蔬菜集約化育苗總量達90多億株,銷售額50多億元,育苗需求量在400億左右。因此,種苗產業市場空間大,發展前景廣闊。
2 種苗發展存在主要問題及原因
2.1 種苗行業監管漏洞,糾紛處理不完善
根據修訂后的《種子法》規定,蔬菜品種不再實行強制審定,而采取自愿登記的辦法,由于從業者認識不一、素質參差不齊,種苗產業中一品多名、多品一名、檔案不健全等問題相對普遍,加之農業執法監管各地歸屬不一,存在管理盲點和監管空白,影響了整個行業健康發展。不規范的育苗戶購買的種子或育苗基質未進行嚴格消毒處理,留下病蟲害隱患。部分生產經營主體缺乏法律知識,生產經營檔案記錄不健全,有的嫁接育苗生產檔案記錄不詳細,甚至無生產銷售記錄。一旦發生種子質量或種苗事故糾紛,導致無法追根溯源,增加了糾紛處置難度。另外種植作物季節性強、實物證據保存難等因素,導致調查取證困難,糾紛原因等難以確定,容易出現農民群訴群訪。
2.2 種苗企業規模小,風險防范不足
蔬菜種苗企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還存在規模化龍頭大型種苗企業數量占比較低、企業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數量少、年齡結構偏大、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導致種苗質量不穩定,影響產業持續發展。另外大部分種苗企業設施設備較簡陋,機械化程度偏低,特別是育苗設施大部分以鋼架單體大棚為主,保溫性較差,當遭遇雪災、風災、旱災、倒春寒等極端氣候時,育苗企業常因設施條件簡陋或得不到及時防護而出現大批死苗,導致種苗生產者不能按時向種植戶供苗,延誤蔬菜種植,影響蔬菜上市時間和效益,從而引發供需雙方的糾紛,制約種苗產業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3 種苗發展對策與建議
3.1 強化政策引領,做好普法宣傳
種子種苗是農業生產的源頭,積極發揮政策對蔬菜種苗企業的扶持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引導企業加強自主科技創新,推進培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進一步加強種苗管理、執法人員和生產經營者的法律法規培訓工作,切實提高依法治種的服務能力和水平。結合新《種子法》的修訂實施和新制定的《山東省農作物種苗管理辦法》,面向基層監管執法部門、科研單位、企業、經銷門店、種植大戶等開展普法宣傳,把法律新規普及到基層農戶,不斷提高全社會知法守法意識。
3.2 建立種苗保險制度,防范化解風險
蔬菜種苗生產是一個“短平快”產業,生產周期短、投入成本高、技術要求嚴格、風險大,種苗生產風險管理關系到整條產業鏈,對確保菜籃子有效供應意義重大。因此,建議政府引入蔬菜種苗保險機制,通過種子工程、農機購置補貼、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加大支持力度,保障種植者的收益,解決自然災害風險和市場風險,助力種苗產業發展,穩保山東省種苗生產及市場供應。
3.3 強化合作發展,打造龍頭企業
山東省種苗產業起步早,發展快,目前集約化育苗興起階段向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轉變,產業發展規模化集聚化特征越來越明顯。在這個轉變過程中,需根據種苗產業特點及未來市場需求,著力于育苗技術體系的完善與提升,保持和擴大辣椒、黃瓜等蔬菜種苗產業在全國的領先優勢,建議各市利用本土優勢,打造地方品種品牌,構建以供種和供苗相結合、集約化商品化育苗生產與自育自用育苗相結合的現代蔬菜種苗產業體系,培育一批設施齊全、技術先進、管理規范、抗災性能好的引領性龍頭專業化規模化種苗骨干企業,確保種苗穩產保供,促進山東省農作物種苗產業健康規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