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武
摘?要:根據新課標要求,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充實教學內容,創新教學過程,形成新的教學課堂,從而符合課堂教學實際需求.鑒于此,本文結合SECI理論和情境教學方法,按照《運動的描述》單元內容,根據各個課時內容實現教學設計,從而形成總結反思,深入挖掘完善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SECI理論;高中物理;情境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4)15-0100-03
SECI理論主要指基于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通過整理、增減等方式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情境化教學主要指創新情境認知和學習材料,聯系實際生活,將教學知識和技能相聯系,從而引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1 基于SECI理論的“質點 參考系”情境化教學設計
1.1 設計思路
搭建運動情境,建立質點模型,設定一個以參考系和坐標系為標準的體系,對粒子的運動進行精確描述[1-2].采用介紹跳水決賽和賽艇項目錄像的方式,帶領學生分析質點和參照系.基于S、E、C、I的隱性知識,對實踐活動進行轉化,從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1.2 教學設計
1.3 總結反思
學生獲得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實現知識的顯性和隱性的轉化.以情境認識質點和參照系為基礎,通過創設情境將抽象知識具體化,從而形成物質觀的“運動”[3].教師利用科學思維活動,引導學生對質點、參考系的定義進行思考和歸納,使學生懂得理想化質點模型建立過程.同時,借助引入情境,講授新課程,對學生科學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起到進一步的促進作用.
化.學生可以通過創設場景、講解知識點、理解坐標系定義等活動深入了解物理概念,對時刻和時間間隔、距離、位移等進行區分.同時,通過交流,鞏固學習內容,交流意愿得到滿足,溝通能力得到提高.進行現場模擬,有意識地聯系學生的生活與物理,從而培養他們的科學態度和科學責任感.
3 基于SECI理論的“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情境化教學設計
3.1 設計思路
2 基于SECI理論的“時間 位移”情境化教學設計
2.1 設計思路
通過播放游泳比賽視頻,介紹時間間隔、坐標系等知識點,同時,模擬乒乓球比賽過程,介紹距離、位移等知識點,體現S、E、C、I領域的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轉化過程[4].
2.2 教學設計
見表2.
2.3 總結反思
實施情境教學活動,學生獲得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呈現螺旋式上升趨勢,實現知識的顯性、隱性轉
播放“男子100米”比賽視頻,介紹與速度有關的知識點,以
SECI理論指導情境,完成知識建構任務,并將S、E、C、I四個領域的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進行轉化.
3.2 教學設計
見表3.
3.3 總結反思
學生運用控制變量方法理解速度的定義,基于平均速度,不斷發展瞬時速度的科學思維,從而掌握極限思維方法.除此之外,幫助他們透徹地理解知識點,而且體會物理融入生活的樂趣,有利于培養他們的科學態度和科學責任.
4 基于SECI理論的“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情境化教學設計
4.1 設計思路
本節課融入“男子100米”和“場地自行車”兩個項目的運動錄像,幫助學生順利理解抽象的加速
識,形成完備的知識體系,借助情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時,將情境教學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帶領學生探索科學知識,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科學價值觀念.
度概念.借助運動視頻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情境化教學,體現S、E、C、I四個領域的知識顯性和隱性轉化過程.
4.2 教學設計
見表4.
4.3 總結反思
體驗比賽情境的加速度,不斷激發探究精神和學習興趣.加強情境學習,通過科學探究活動體會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生生不息的學習態度,發現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找到科學的價值和意義.
5 結束語
綜上,基于SECI理論,轉化隱性和顯性知
參考文獻:
[1]謝文海,肖立會.情境化教學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2023(02):49-51.
[2] 邸梓軒,方偉,冷偉等.基于SECI緘默知識轉化模型中學物理教學探討[J].物理通報,2023(02):36-40,44.
[3] 陳建,孟慶鵬.聚焦課標?激發興趣:高中物理情境化教學設計[J].山東教育,2023(Z2):88-90.
[4] 謝進.情境化教學,讓高中物理課堂“熠熠生輝”[J].數理天地(高中版),2023(02):62-64.
[責任編輯: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