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華新
習慣對于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首先落實在學生良好習慣和品質的培養上。為實現這一目標,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嘉興南湖高級中學著力開展“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的自我提升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果把范圍再縮小一點,可以縮小到以“我”為中心的“一平方米”,進步在方寸之間。“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主要涵蓋以下六個方面:一是內心明朗純凈,做溫暖善良的陽光學子;二是形象得體大方,打扮符合學生身份;三是對人彬彬有禮,涵養內在修養;四是周邊干凈整潔,營造清爽環境;五是學習靜心自主,入室即靜、落座即學;六是活動舒展自如,盡情揮灑青春。
“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的教育思考
學校提出“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的倡議,是基于如下幾點思考——
一是“只有想法才能改變人生”的喚醒觀。成長要有強烈的內驅力。“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的倡議意在喚醒每一個學生的自我發展意識,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尋找自身與環境的契合點,學會選擇與判斷。
二是“成長就是不斷翻越自己的那座山”的內求觀。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面前都有幾座山,但阻礙我們前進的,從來不是山,而是我們自己。“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的倡議,就是引領每一名師生從自身做起,由內而外、推己及人。
三是“如果從不啟程,你就永遠不會抵達”的行動觀。行動,是通往結果最近的路。“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的倡議,要在實踐中推進。只有立即行動起來,我們才可以從“要不要做”的糾結中走出來,把能量用在“怎么才能做好”上。
四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精細觀。“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的倡議,關注點是“師生中的每一位、過程中的每一環、校園中的每一角”,既體現了嚴謹的科學態度,又體現了有溫度的人文關懷。
五是“做時間的朋友,一切偉大都是積累出來的”的進步觀。“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的倡議,不是一陣風,而是持久戰,不求一蹴而就,但求日日有收獲、月月有提升、年年有超越。
“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的實施路徑
想法只是天上飄著的云,行動才是落到地上的雨。“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的關鍵在于實踐跟進,日拱一卒,久久為功。
宣傳引領。學校通過開學典禮、學生集會、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電子班牌宣傳等渠道,不斷開展滲透性教育,讓“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的理念在全校范圍內廣泛傳播,成為引領全體師生共同進步的價值觀之一。
浸潤引導。學校將“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的理念融于日常教學活動中,通過經典閱讀活動、文化科學課程育人、藝術課程審美教育、“紅船課程、紅色之旅、紅旗行動”思政課建設、“南湖紅、江南綠、北師藍”三色校園文化建設等一系列途徑,為學生營造一個豐富多彩的學術和文化氛圍,引導他們成為最美附中陽光學子。
管理跟進。學校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如班級學生自主管理、值周班學生的三項管理、行政值班的全覆蓋檢查等,幫助學生實現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同時,通過儀容儀表專項檢查、靜雅教室評比、“六個一”文明寢室創建以及學風建設等專項行動,幫助學生養成“形象得體大方、周邊干凈整潔、學習靜心自主”的良好習慣。
活動推進。學校組織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和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活動,如軍事夏令營、社團嘉年華、體育文化節、校園科技節、最美附中人評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個性舞臺,讓亮麗青春在陽光下盡情揮灑。
“追求一平方米的品質”不僅指向學生,而應該成為學生、教師、家長的共同追求。它是對內在品質的提升,核心在于塑造真實而完整的自我,讓每個人都能敢于面對挑戰,不斷追求更加理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