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燕賓

班級文化建設,是指在遵循校規校紀的前提下,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協商形成的一系列行為規范和思想觀念。良好的班級文化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還能引導他們腳踏實地地實現自我價值。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滲透思政元素,是培育學生深厚家國情懷的有效途徑。信息化時代,班主任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組織多樣化的班級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創新精神,為班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信息化時代班級文化建設的短板
生生間缺乏互動和交流,師生間缺乏共情。部分班主任采用強制式、說教式的管理手段進行班級文化建設,缺乏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的關注。信息化時代,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當積極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激發他們參與班級活動的熱情,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當前,部分高中在信息化平臺和渠道的構建上還存在不足,這導致學生難以有效地展示個人特質,滿足表達自我的需求。因此,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溝通模式,實現與學生的高效交流。
班級文化建設理念和模式有待更新。信息技術在班級活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能夠幫助班主任高效地開展班級工作,從而構建積極的班級文化,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養成。然而,目前部分班主任由于班級文化理念陳舊和對信息化技術不熟悉,在組織班級系列育人活動時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班級文化的高質量建設,影響了高中班級管理的整體效率。
信息化手段融入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
有利于培育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愉悅、自由和輕松的環境對于促進師生、生生間的交流至關重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更容易敞開心扉,訴說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挑戰和困難。班主任在組織班級活動時,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積極搭建在線交流的平臺和渠道,從而建立起一個和諧、包容的班級文化體系,實現師生和生生間的和諧相處,為高中生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
有利于提升生生、師生之間的凝聚力。班級凝聚力是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班主任高效組織班級系列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化背景下,學生通過網絡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加多元,這在豐富他們知識庫的同時,也會對他們的行為、習慣和性格方面產生較大影響。在“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的班級文化建設理念下,班主任將信息化手段融入班級文化建設,可以與學生產生更多的交集與共鳴,通過互相尊重、包容差異,共同創造和諧、積極、富有凝聚力的班級環境。
信息化視域下班級文化建設策略研究
搭建班級網絡平臺,營造良好班級文化氛圍。班級網絡平臺不僅是師生、生生溝通交流的重要渠道,更是展現學生風采和班級獨特文化的重要窗口,對提升班級管理效率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高質量的班級網絡平臺要求網站信息內容豐富、清晰、完整,同時要擁有健康、良好的交互性。作為班主任,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網站各欄目、模塊的規劃與設計,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確保網站內容充實、標題新穎、美觀大方、形式多樣,將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才能與班級的特色文化緊密結合,從而形成符合班級實際情況、體現學生個性發展的班級網絡平臺。例如,班主任在構建班級網站平臺前,可以與班級科任教師、家長和學生進行溝通,最終確定“教師寄語”“學生風采”“榮譽墻”“勵志壁紙”等板塊。其中,“教師寄語”主要是科任教師對學生的美好祝愿與期待;“學生風采”主要是學生展示個性風采的專欄;“榮譽墻”主要展示班級和學生近期的獲獎情況;“勵志壁紙”則集合了多種類型的壁紙,包括以鼓勵動員為目的的“勵志語錄”壁紙、表彰考試先進的“考后表彰”壁紙、樹立正面典型的“每周之星”壁紙、規范學生行為的“班級公約”壁紙、營造好學氛圍的“勤學好問”壁紙以及樹立目標的“高校風景”壁紙等。為了充分發揮班級網站平臺的作用,班主任還應鼓勵學生共同參與網絡平臺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承擔相應的任務。通過合理、科學的分工,讓學生及時發現網絡平臺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維護更新,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時加強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與協作,進一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借助網絡育人資源,增強情感與文化認同。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網絡和信息技術的育人價值,主動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模式,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例如,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資源構建信息化學習專欄,例如設置“班級黑板報”板塊作為學生思想熏陶和文化洗禮的陣地。在具體實施上,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繪制校園中的亮麗風景,并在班級網絡平臺上分享所拍攝的校園視頻。這樣的形式結合了圖像和聲音,能更生動、直觀地激發學生的觀察力和創造力,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校園文化,在欣賞和認同中培養對學校的熱愛之情。
布置在線閱讀任務,營造班級學習氛圍。信息化時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班級簿、百詞斬、天學網等信息化工具,以在線閱讀的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線閱讀平臺不僅可以通過圖像、聲音相結合的形式,為學生打造一個沉浸式的閱讀環境,還能夠模擬真實的學習場景,為學生學習語文、英語等語言類課程提供極大便利。通過實時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將更多精力投入學習,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利用線上交流平臺,助推學生健康發展。人生因為有了故事而豐富多彩,教育因為有了故事而充滿生機與靈性。網絡平臺的隱匿性可以為師生交流營造出寬松、親切、和諧的氛圍,當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惑和煩惱時,可以借助線上渠道向班主任傾訴心聲、尋求幫助。這種交流方式符合高中生的成長規律,能夠有效疏解學生的不良情緒和心理。信息化手段在學生的日常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如社交媒體、在線日志等,及時記錄學生的成長歷程,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多元化的成長空間。
運用網絡技術,搭建家校共育橋梁。教育需要家庭與學校的緊密合作,只有雙方相互支持、共同促進,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進一步指導家庭教育、增進學生與家長的親子溝通,班主任可借助多媒體平臺,將各種班級活動與親子活動、家務勞動、學科項目等相結合,使家長與孩子能夠共同參與、體驗,拓展班級德育的時空范圍,豐富班級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為進一步加強家校合作,班主任還可以班級為單位,定期舉辦家長開放日和家長開放周活動,邀請家長走進校園,參與教學活動,讓家長更直觀地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共同探索更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
綜上所述,將信息技術手段融入班級文化建設已成為高中教師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環。這不僅是現代化教育理念的體現,更是推動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以及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應以信息技術為手段,通過不斷探索和創新,營造良好、有序的班級氛圍,構建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系廣東省2022年度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重點課題“‘課程思政理念下的校本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課題編號:2022ZQJK086)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