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全國廣播電視新媒體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正式成立。這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半年來,聯盟組織了一系列全國重大宣傳聯動活動,宣傳效力得到整體提升,聚合效應得到初步顯現。
聯盟成立以來,宣傳聲勢不斷壯大,重大活動宣傳出新出彩。據CVB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聯盟首批成員共發布63.4萬條原創內容,抖音、快手、微博、微信視頻號、嗶哩嗶哩、自辦客戶端粉絲總量達24.53億。
一、突出核心宣傳,充分展現領袖風范和思想偉力
1.聚焦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領袖風采,形成核心宣傳輿論強勢。聯盟成立以來,一直聚焦展示好習近平總書記大黨大國領袖形象,及時組織聯盟成員制作推送大量主題緊密、富有網感、易于傳播的新聞產品,持續性、全方位、有特色地展現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偉大復興的奮斗歷程,讓新聞宣傳更有深度、力度、溫度。
聯盟集中推送系列微紀錄片《總書記的回信》,該系列微紀錄片推出以來持續引發網友關注和熱議,據統計,截至2023年12月14日,話題#一封回信#總閱讀量(播放量)超6.68億次。除了海量即時報道,聯盟還持續推送系列報道《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以來治國理政紀實》,精選《習近平用這個典故,告誡我們什么?》等形式新穎、語言生動、主題鮮明的優質短視頻,發揮其交互式、即時性傳播優勢,打造臺網聯動原創內容,形成核心宣傳網上網下輿論強勢。
2.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度闡釋“兩個結合”的理論魅力。大量理論節目和專題視頻在聯盟強力組織下,實現了全網矩陣化推送,生動展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魅力和實踐偉力。聯盟集中推送電視理論節目《思想耀征程》系列短視頻,推送系列微視頻《成語里的中國——二十大報告經典成語解讀》,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創新手法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傳遞歷史回響,開啟未來展望。
聯盟持續集中宣介《中國智慧中國行》,引導觀眾尤其是年輕受眾“思想打卡”,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智慧與魅力,讓黨的創新理論更具親和性。聯盟緊扣“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重要節點,組織成員持續集中宣介理論節目《新思想 一路講》相關短視頻。并持續推送理論節目《跟總書記學方法》系列短視頻,聚焦總書記思想方法論,以故事化敘述、通俗化語言、網感化表達,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二、精心策劃主題主線宣傳議題和活動,展現強大聚合宣傳優勢
2023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聯盟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建軍節、國慶節、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自貿實驗區建設十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和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重要活動,聚焦強信心、文化傳承發展等重大主題,精心策劃宣傳活動,將內容優勢與傳播優勢相結合,展現了強大的優質內容供給實力,形成聚合傳播態勢。
1.提高站位,強化重大活動報道聲勢。聯盟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下,面對黨和國家大事要事盛事,精心策劃了海量有節奏、有深度、有重點的宣傳報道活動,全面展現中國人民奮斗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凝聚民族自信、歷史自信。
針對重大國際會議和重要體育賽事,系列報道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氛圍濃厚。成都大運會期間,聯盟持續推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運會重點報道及地方臺制作的特色短視頻,迅速掀起宣傳熱潮。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期間,聯盟被中宣部列入亞運新媒體宣傳三大重點宣推平臺,全方位、多角度呈現中國特色體育文化盛會。集中推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等短視頻,深刻闡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提振信心、堅定底氣,進一步營造經濟回升向好氛圍。
此外,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戛納電視節“中國主賓國”活動、第五屆中國—東盟視聽周開幕式等一系列重大活動上,聯盟積極發揮選題策劃、制作傳播優勢,持續呈現大國風采,踐行廣電新媒體在網絡主陣地上的輿論引領作用。
2.議題前置,著力重大主題宣傳創新。聯盟以議題前置、全盤布局的新方法新思路,著力提高講好中國故事的水準,做到重大主題宣傳用心動人、高潮迭起。
一是以大格局呈現“中國夢”主題宣傳。聯盟成員共同開展了《“盛世中華 大美中國”——國慶大型融媒體直播》等活動,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同步播出、集結發光,以大格局、大視角展現盛世中華風貌。
二是話題“軟”“硬”結合助力國家戰略宣傳。“一帶一路”“自貿區十年”等宣傳以多層次的動態報道和深度報道,用多元視角、共同話語把相關新聞“軟”“硬”有機糅合,助力中國智慧在全世界形成高度認同。聯盟創新性開展好“中國農民豐收節”大型融媒體直播活動,全方位行進式記錄各地群眾共祝豐收的真實狀態,勾勒祖國大地豐收景象,形成正向輿論熱潮。
三是技術賦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生機。在生動展現祖國山河之美、發展之態的同時,聯盟努力書寫傳承文化之盛的廣電答卷,如,策劃開展了“長城之約”“行走黃河 遇見幸福”等大型媒體活動,集中推送《文物里的長江》圓滿收官。全媒行動相關話題#文物里的長江##長江流域文明探源#在微博閱讀量突破4400萬次。大型戲曲節目《戲宇宙(第二季)》巧借“戲曲+”創演模式,推動新技術在視聽領域落地轉化,讓戲曲藝術煥發新生活力。
四是聚焦“雙治理”工作,彰顯廣電擔當。聯盟在各項任務節點提前設置議題話題,高密度部署、矩陣式宣推、全媒體傳播,科普釋疑,持續掀起治理宣傳“小高潮”,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工作氛圍、治理氛圍。
3.緊跟時政熱點,日常話題設立有力拓展宣傳效能。除了重點宣傳任務,聯盟著力發揮好廣電媒體公共服務屬性功能,在日常報道中重點創新,類型日趨豐富,形式日益多樣,有力引導輿論。
民生短視頻宣傳抓好“短、實、新、潮”要素。注重細節,挖掘新聞價值,具有本地特色的民生新聞、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日常報道等已成為聯盟報道中最受歡迎的內容。比如,聯盟成員聯合開展的“開學啦”和“老師好”教師節融媒大型直播直擊千家萬戶最為關心的教育問題,以大流量成功引領正能量。由河南臺制作播出的《都市報道緬北調查》合集整體閱讀量超過12億次。2024年1月18日,“大美中國行——冰雪之約”系列融媒體活動在哈爾濱啟動,多角度呈現冰雪文化的絢麗多彩,冰雪運動的蓬勃活力,吸引廣大群眾實地感受冰雪風光,助推文化旅游熱潮。
應對迅速開展應急突發事件話題報道。聯盟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優勢,以第一手消息拓寬權威信息渠道。2023年7月底,臺風“杜蘇芮”“卡努”在我國多地引發了洪澇和地質災害等突發災情。聯盟第一時間啟動輿論引導協同合作機制,圍繞群眾關心熱點,設置“廣電媒體直擊防汛抗臺風一線”話題,組織成員統一在話題下開展直播報道;設置“暴風雨中他們堅守在一線”話題,組織成員圍繞話題,積極選報相關新聞報道、短視頻等。面對種種突發情況,聯盟的強力整合使媒體報道更加迅速,發聲更加權威,輿論引導更加有力。
三、全媒體同頻傳播,助推精品內容提升關注度和影響力
近一年來,聯盟整體協調調度能力持續增長,宣傳方式全面創新,內容編播力日益提升,扶持手段豐富多維。大型融媒體直播成為常態,形成了臺、網、微、端統一步調、常態化宣推的良好態勢。
1.強力引導,共建傳播強陣。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對于聯盟整體建設工作提出系統規范要求,聯盟成員建立完善賬號體系,集中力量打造品牌賬號和精品內容。各媒體平臺加大對聯盟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強自有平臺建設的力量配置,全力打造新媒體強勢品牌。聯盟號召各大媒體平臺立足自身特色,研究出臺針對自有平臺和廣電新媒體賬號的專項扶持計劃,共同打造聯盟傳播強陣。
2.“臺內+聯盟”雙矩陣聯動擴大宣傳聲勢。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強力指導下,成員單位以聯合新聞行動、打通版權限制等手段強化宣傳聲勢,實現區域間媒體推流引流;以串聯自有客戶端和微信公眾號、微博號、抖音號等宣傳平臺為基礎,擴大整體宣傳陣地,做到整體聯動融合。“五大平臺”相互賦能、持續深耕,以“同心圓”形態建設傳播矩陣立體化、內容呈現全面化的大宣傳格局。
聯盟已具備良好的全國“一盤棋”作戰基礎,將進一步加強統籌調度,提升統一行動、協作分發效能,著力提升內容精品率優品率,優化全網傳播方式,持續壯大主流輿論網上網下宣傳聲勢。W
(作者張苗苗系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