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將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中音樂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還能拓寬他們的音樂視野,培養其創造力與審美情趣。在當今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中音樂教學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這既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嘗試,又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探索。基于此,筆者探討了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具體方法,以供參考。
一、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意義
(一)促進文化傳承
首先,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承載著一個民族或地域特有的情感和價值觀念等,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了解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學生可以感受先輩的情感,加深對文化的認知。其次,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是文化傳承的橋梁,其借助音樂這種藝術形式,使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得以保存。最后,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背景知識和審美理念。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不僅可以增強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促進文化的持續發展和繁榮。
(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是一種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文化,學生通過欣賞優秀的傳統音樂作品,能夠感受到文化的厚重感,從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興趣,提高審美品位。此外,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獨具民族特色。通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學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現實,拓寬視野,加深對文化多樣性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審美情趣。
(三)加深學生對社會和歷史的認知
首先,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包含著歷史、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的信息。通過學習和欣賞優秀的傳統音樂作品,學生可以深入了解作品蘊含的歷史和文化信息,從而更好地理解社會發展和變革。其次,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強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文化自信的表現。最后,音樂是一種普遍的語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人都能夠通過音樂找到共鳴點。通過了解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學生能夠提高文化認知水平,學會以開放包容的態度面對多元文化。
二、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方法
(一)選擇經典的傳統音樂作品
經典的傳統音樂作品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具有獨特的審美魅力和藝術價值。在選擇傳統音樂作品時,教師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作品的代表性和影響力。教師要選取在音樂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經典作品,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音樂的發展軌跡和演變過程。二是作品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教師要選擇反映特定歷史時期、地域文化或民俗風情的作品,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和情感價值。三是學生的接受程度。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音樂水平,選擇合適的傳統音樂作品進行教學,確保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例如,在開展高中音樂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經典的傳統音樂作品《茉莉花》進行教學。《茉莉花》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我國民間歌曲,以其優美的旋律、深刻的情感表達和富有詩意的歌詞,廣受歡迎。教師在教學中引入音樂作品《茉莉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中華優秀傳統音樂的魅力,增強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講解音樂作品《茉莉花》的歷史背景、演唱技巧和文化內涵等內容,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這首歌曲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和情感價值。同時,教師可以開展課堂討論活動,引導學生分析歌曲的音樂形式、旋律特點及其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增強他們的審美能力和文化自信。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唱,讓學生在參與音樂表演的過程中更好地體會音樂作品《茉莉花》所蘊含的情感和文化內涵。
(二)開設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專題課程
為了增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了解,教師可以開設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專題課程,并介紹其發展進程和藝術特點,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培養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的欣賞能力。在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專題課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合作學習、實踐演奏和參觀體驗等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激發其音樂創作的興趣,提高其音樂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傳統音樂演出和音樂會,以拓寬他們的音樂視野,豐富其音樂欣賞體驗,培養傳承音樂文化的意識。
例如,筆者開設了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專題課程,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了我國優秀傳統音樂的發展歷程,并針對古代樂器的演奏技巧進行重點教學。在課上,筆者向班級學生展示了各種古代樂器的圖片,簡單介紹了它們的起源和演奏方式。接著,筆者邀請了專業演奏者到課堂上為學生講授古琴等樂器的演奏技巧。在隨后的幾堂課中,筆者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古代樂器進行學習。學生積極參與,通過觀看教學視頻、閱讀相關資料、親自嘗試演奏等方式逐漸了解了相關曲目,掌握了基本演奏技巧。為了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理解,筆者還帶領學生聽了一場古典音樂會,讓學生深刻感受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的融合之美。這不僅增進了學生對傳統音樂作品和古代樂器的了解,還激發了其對傳統音樂的熱愛之情。
(三)組織學生參加傳統音樂活動
組織學生參加傳統音樂活動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實際參與和親身體驗,使學生更深入地感受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與傳統音樂藝術家或專業演奏者進行互動交流的機會,以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興趣,加深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理解。在組織學生參加傳統音樂活動時,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選擇合適的傳統音樂活動,如傳統音樂演出等。這些活動應當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藝術性,能夠提供給學生豐富多樣的傳統音樂體驗。二是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在參與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傳統音樂發展歷史、經典曲目、古代樂器演奏技巧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做好欣賞準備。三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是觀看傳統音樂家演出,還是加入傳統音樂學習工作坊,抑或參加傳統音樂表演比賽等。教師要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技能,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四是及時反饋和進行總結。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了解他們的感受,引導他們對活動過程進行反思和總結,從而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認識。
例如,為了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筆者組織學生觀看傳統音樂演出,旨在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傳統音樂的藝術魅力,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在活動開始前,筆者向學生介紹了傳統音樂的歷史背景和特點,以及該演出要用到的傳統樂器。活動當天,筆者帶領學生來到劇院,欣賞古琴演奏家的表演。在活動結束后,筆者組織了一次小組討論,讓學生分享他們的感受。通過這次活動,學生不僅對傳統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拓寬了視野,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
三、評估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融入效果的具體標準
(一)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認識是否提高
教師要考查學生是否了解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歷史背景、藝術特點及其在當代社會的價值。學生可以在演奏、演唱或舞蹈等實踐活動中,展現自己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理解。教師還要評估學生的情感態度,了解學生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的態度特征,如是否表現出感興趣、尊重和欣賞等。
(二)學生的審美意識是否增強、音樂素養是否得到提升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包括學生對不同風格、不同歷史時期的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學生是否主動探索和欣賞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問答挑戰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表演等方式進行評估。
音樂素養不僅包括對音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還包括對音樂文化的理解、評價和創造能力。教師要考查學生是否對音樂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歷史有充分的了解,是否具備一定的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
(三)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認同感是否增強
在音樂教育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體現在學生能夠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價值、魅力和獨特性,理解其在歷史和文化中的地位。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評估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認同感,并分析學生在接受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教育后的態度變化。
結語
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是音樂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中音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拓寬他們的音樂視野,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教師要注重挖掘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育人價值,在高中音樂教育中加入更多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元素,讓音樂之美在時光的交錯中延續,讓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感受傳統與現代的交融,為學生的音樂之路增添更多色彩,促進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泗洪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