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澤群

本溪市:跨村組建產業聯合黨委,抱團發展特色產業——
本溪,山脈連綿,河流縱橫。在這片“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從不缺乏“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英雄豪氣。多年來,本溪市立足實際,從農業小市發展成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的強市。2023年以來,本溪市委組織部按照省委組織部部署,深入開展“黨群共同致富”活動,結合市委組織部開展的農村黨建“一抓兩整三全面”專項行動,組建多個產業聯合黨委,著力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握緊“拳頭”,凝聚各方力量
“大家好,我是小何書記,今天我向大家推薦我們村的草莓西紅柿和橋頭村的豆腐……”在平山區橋北街道房身村“支書直播間”,村黨支部書記何元發正在向網友推薦橋北街道農村產業聯合黨委5個聯建村的特色農產品。
2023年9月,平山區橋北街道組建農村產業聯合黨委,39歲的何元發因為在5個黨支部書記中“最帥、最年輕”,成為特色農產品的“形象代言人”。他注冊了抖音號,發視頻、開直播,大力宣傳房身村的草莓西紅柿、橋頭村的豆制品、河東村的櫻桃、嶺下村的軟棗獼猴桃、富家村的玫瑰葡萄……
2024年農歷正月,何元發錄制播發了橋頭村成立興橋豆制品加工廠的視頻。有網友表示:“橋頭村離市區有點遠,不值得為了吃塊豆腐跑到村里去。”橋頭村黨支部書記侯立智隨即在本溪市區的轉山早市上設立了一個零售攤位。如今,每天貨還沒到,顧客就已經排起了長隊。據統計,聯合黨委5個聯建村的特色農產品銷售收入,有20%—30%來自網上宣傳。
握指成拳,凝心聚力,體現在橋北街道發展農村產業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兼任產業聯合黨委書記的橋北街道黨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張琪介紹,平山區委組織部幫助聯合黨委組建了“橋北農場”購物群,目前已有500人入群;橋北街道牽頭組建視頻團隊,幫助解決了小云臺等設備,何元發貢獻出自己的航拍無人機;那些頗有幾分專業色彩的文案和視頻,則得益于本溪市委組織部自2019年起開展的“歸雁行動”,負責相關工作的周喆正是一名“歸雁”大學生……
來自省商務廳的河東村第一書記馮珣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她向單位尋求支援,積極助力橋北街道的特色農產品進入都市商超甚至走出國門。此外,她還推薦何元發參加省商務廳組織的電商培訓。相信橋北街道農村產業發展將更上一層樓。
找準“靶心”,著眼長遠發展
在大山深處的本溪滿族自治縣清河城鎮,千畝紅松幼苗隨風搖曳,這是清河城鎮紅松種植產業聯合黨委組織村民自主決策栽下的“搖錢樹”。
2023年,聯合黨委組織村民充分討論,5個村共拿出1327畝林地與鎮政府合作發展紅松種植項目,統一進行苗木購買、幼苗撫育、技術指導、日常管護等,收益由鎮政府、村集體和村民分紅,為村集體和村民共同富裕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個惠及子孫的綠色產業,背后是聯合黨委的辛勤付出。種植紅松要10年后才能結松塔、見效益,聯合黨委就建議先發展林下經濟;老年人擔心“活不到那時候”,聯合黨委就規定股權可以繼承;在外打工的年輕人擔心松樹長不好,聯合黨委就提出“村集體代管”。目前,紅松產業已提供許多就業機會,僅清河城村今年開春清理樹場即用工150多人。預計紅松結塔后,平均每村集體經濟將增收20萬元。
在明山區“龍之韻”產業示范區大棚里,藍莓、草莓和高糖西紅柿長勢正旺。臥龍街道成立歡喜嶺西紅柿專業合作社聯合黨委,整合8個村的相關專項資金,規劃土地170畝,著力發展“甜蜜產業”。2023年,“龍之韻”產業示范區銷售收入突破120萬元,各村拿到了1萬元到10萬元不等的分紅收益。
47歲的臥龍街道黨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辛明川兼任聯合黨委書記。從聘請沈陽農業大學技術團隊到組織村“兩委”成員、黨員致富骨干和“歸雁行動”選聘人員定崗定責,從組織生產到組織銷售,他親力親為、一絲不茍,皮膚已曬成了古銅色,頭發也已花白。除了搞大棚種植,他還有許多“妙招”:利用園區大棚中間的零散地塊,吸引大批市民耕種采摘,增加園區收入20余萬元;此外,還與明山區教育局開展合作,目前已接待1000多名中小學生體驗生產勞動,在他們幼小的心田播撒下勞動精神的種子。“我們將持續用力,以‘紅色黨建引領‘綠色革命,不斷加快集體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辛明川表示。
鋪好“道路”,護航產業振興
走進桓仁滿族自治縣華來鎮,空氣中彌漫著中藥材的香氣。作為全縣人參加工產業重要集聚地之一,華來鎮擁有400多業戶、2000名從業者。2023年,華來鎮與木盂子管委會聯合成立華木人參產業黨群共同致富聯合黨委,著力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華來鎮馮家堡村業戶對聯合黨委的努力如數家珍:往年電力不足,一斷電,一爐參片就報廢了,去年幫助村里新增一臺變壓器,再也不擔心斷電了;針對洗參廢水排放問題,幫助村里修建邊溝400多延長米;為解決雇工晚間行路安全問題,幫助村里新安裝太陽能路燈40多盞……
馮家堡村返鄉村民邢天榮創辦的新南杭參業加工有限公司,已形成年加工人參100多噸的產能,常年雇工20人,生產旺季雇工近百人。當時,得知她有意返鄉創業,聯合黨委協調專人幫她跑環保、土地、工商等各種手續。路通業順,馮家堡村的人參加工產業又上了一個新臺階。9月到12月生產旺季,業戶要從鄰村甚至相鄰鄉鎮雇工。
目前,聯合黨委正積極推進百畝人參加工產業園建設。產業園將實行原料、設備、包裝、銷售、品牌等方面的統一,組織廣大業戶抱團闖市場。
綠水含笑,青山有情。在黨建引領下,本溪的綠水青山間必將上演更多暖心的故事,傳出更多開心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