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連海



深度學習要求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時,帶領學生經歷從基本理解到實踐應用、總結歸納,再到最終鞏固深化的全過程。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基本情況,深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從而更好地設計結合學情、適應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目標的學習內容。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8單元的內容。“分數的初步認識”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習難度比較大,教師需要基于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教學設計。
一、創設生動情境,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熱情
(一)結合教材案例,創設分“月餅”情境
在教學開始時,教師需要引入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來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為高質量課堂教學奠定基礎,也能讓學生在問題情境的驅動下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結合教材中分月餅的相關情境,在PPT上為大家展示月餅的圖片,并帶領學生思考。
教師:同學們,大家知道“平均分”是什么意思嗎?
學生:就是將事物以公平的方式劃分。
教師繼續提問:如果老師這里有6根鉛筆,我想將這些鉛筆平均分給3個人,每個人可以得到幾根?
學生:兩根。
教師繼續提問:如果我想將4本作業本平均分給4個人,那每個人會分到幾本?
學生回答:每個人可以分到1本。
教師結合分月餅的具體情境,帶領學生學習和了解什么是“平均分”,將某一物品進行均分后,可以得到對應的幾分之一。
教師在講解了上述內容后可以引入生活案例,進一步考查學生對問題的掌握情況。教師結合PPT出示問題:有一天中午,小明和妹妹想要吃比薩,于是媽媽為他們點了一份比薩,在比薩送達后,小明面對比薩犯起了難,他不知道該如何分,大家可以幫幫他嗎?
(設計意圖:基于具體的情境問題帶領學生思考,既能考查學生對前期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啟發學生加深對內容的理解。教師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更好地引導學生實現深度學習,需要立足于教材要求,同時又要適當地創新。在開展新知識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導入情境,做好鋪墊,減弱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引導學生在層層遞進中學習新知識。)
(二)開展直觀操作,引導學生理解深度學習
三年級的學生在認知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在面對相對抽象的分數知識時往往有一定的難度。對此,教師在開展“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教學時,需要啟發學生通過直觀有效的操作活動掌握與應用知識,如教師可以以折紙為材料,帶領學生加強對分數知識的認識。教師帶領學生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圓形紙片,將圓形紙片當作月餅,然后帶領學生進行折紙操作。
教師:大家手里都有一張圓形紙片,這張紙片現在就代表屏幕中的月餅,大家用什么方法能夠將這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呢?
面對教師的提問,學生紛紛給出自己的答案,通過對折就可以將圓形平均分成兩份。
教師:大家知道,這里老師用彩筆涂出的部分是幾分之幾嗎?
二、豐富活動內容,在實踐中深刻理解分數
深度學習理論強調,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要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以生為本,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就需要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摒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如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探究活動。
在答題時,教師提示小組成員如果組內出現了不一樣的答案,小組內部先進行討論,給出屬于本小組的共同答案,然后進行搶答。在小組討論時,如果小組成員彼此之間無法說服對方,則可以由教師介入,分別聽取小組成員的觀點,然后結合學生的表述進行引導。
(設計意圖:這種分組討論活動能夠活躍課堂氛圍,也能夠啟發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共同解決問題,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深入理解,也能讓學生在探討交流中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
三、實踐教學,在應用中把握分數的內在邏輯
野餐小活動。在周末,萱萱和他的好朋友們一起相約去附近的公園野餐,大家帶來了一些食物,有橘子、水,還有蛋糕。大家在公園里玩得十分盡興。到午餐時間大家滿懷期待地開始吃東西了,這時問題來了:如何進行分配呢?萱萱和他的好朋友們一共帶了8個橘子、4瓶水、1個蛋糕,一共4個人。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可以結合課本上的練習題帶領學生進行討論分析,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搶答。
教師:同學們,如果將1分米長的彩條平均分成10份,那么其中每份是它的多少?
教師結合黑板報的相關習題帶領學生思考。
教師:大家看看三(1)班黑板報的布局(見圖2),其中“作品展示”部分占據了黑板報的幾分之一呢?大家再思考一下“科學世界”板塊占黑板報的幾分之一呢?在黑板報布局中,哪一部分占比最大?
學生結合黑板報布局的相關照片進行回答。
學生2:在黑板報布局中,“作品展示”占比最大。
教師總結:經過討論交流,大家已經認識了分數、了解了分數,也知道了如何比較分數的大小。接下來,大家獨立完成書上的習題。
四、優化評價,在反思中實現深度學習
在深度學習的理念要求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學會在學習中建立批判性思維,在課程最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思考回顧。
教師:大家結合今天我們所學的“分數的初步認識”想一想:通過這節課大家掌握了哪些新知識,這些新知識的內容具體是什么,以及在本節課的學習中,你學到了哪些新方法。
教師以點名的形式讓學生歸納、總結。
學生1:在本節課中我學習到了什么是分數,了解到了幾分之一的相關概念。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總結進行點評,并進行補充。
(設計意圖:教師在課程最后,以讓學生回顧總結本節課內容的形式完成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習慣,也能夠啟發學生反思所學知識,逐步建立起批判性思維。)
五、教學反思
在“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拓展延伸性問題,以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