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是陶器還是簡筆畫
iniceramique.com
INI陶瓷(INI CERAMIQUE)是一家位于法國勃艮第的手工陶瓷工作室,由韓國籍設計師馬仁熙(Inhee)創立。她通常以簡約、平面的形式塑造創意陶器,如花瓶、杯子、盤子、茶壺等,并以藍色或黑色的釉料進行上色。光滑的內部釉面與原始的外部形成對比,強調陶土的自然紋理。有趣的是,她的作品時常讓人一時分不清是一件陶器還是一幅簡筆畫,相較于立體的陶瓷作品,她的“平面陶器”為家居空間增添了一絲樂趣,呈現出極簡主義。
用“塑料”織出海洋珊瑚
ghizlanesahli.com
摩洛哥藝術家吉茲蘭·莎利(GhizlaneSahli)是一位紡織藝術家,近期,她以金屬絲線、羊毛紗線、塑料等綜合材料創作了一系列別具一格的“塑料”紡織作品,材料大多來自對生活廢舊物品的回收與利用。作品的靈感源于珊瑚、細胞以及人的身體輪廓。擁有建筑學背景的她,總是在關注作品的體積、比例以及與空間的呼應關系。豐富的材質和仿生的形態為作品增添了質感與設計感,并以具有沖擊力的視覺展現了材料的細節。吉茲蘭希望通過作品來呼吁人們關注當下的生態環境。
來自喜馬拉雅的靈感與香氣
108元
來自中國西藏的制香品牌“邊頂”結合地域特色,打造了一款喜馬拉雅線香禮盒。禮盒內含20支線香以及1個木質隔熱香盤。品牌將線香頭部設計成火柴頭,輕輕一劃便能點燃,令人安寧的香氣不僅為人們增添生活的儀式感,更能滿足人們工作或旅行時的需求。線香以喜馬拉雅當地的當歸、云樟木、丁香、冰片、肉豆蔻、甘松等多種天然材料,通過手工方式制作,為人們帶來放松身心的香氣。以香氣為媒介,讓人們仿佛置身高山,感受自然的力量。
編織“ 龍神”
約183cm×92cm(長×寬)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為上古神獸,象征權威、力量、尊榮。在藏族的祈福儀式中,更是將招福納吉的風馬旗稱為“龍達”, 龍為風,達為馬,寓意隨風飛升、奔赴美好。家居生活方式品牌“山赴”取高山藏北羊毛為材,延續藏地傳承千年的手工編織技藝,將人們對神龍的想象和對吉祥美好的向往,悉數呈現于藏毯上。這些古樸粗礪的神龍藏毯,曾是鋪陳于寺廟神殿、屋內神龕的珍貴擺置,祈求富貴平安,喜樂安康。
用葫蘆承載美好生活
90cm×90cm×170cm(長×寬×高)
《胡盧塔》是一件家居裝置,由中國產品設計工作室MMR Studio設計師張忠宇創作,作品以葫蘆為創作切入點,將藤編工藝融入其中。側腰的線條弧度流暢自如,形成穩定的三角支撐。胡盧塔的高臺可擺放燈具進行照明,以及陳列植物等。葫蘆原有的頂部與底部均被切割,與藤編相互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創作者希望通過作品讓富有生命力的葫蘆重回人們的視野,以此探討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栩栩如生的木雕“果子”
“果子”系列木雕是藝術家李樹淡近年來的創作方向,他以側重寫實的手法表現了對日常事物的關注,以期讓果子擁有更加豐富的浪漫想象與文化哲思。所有的果子皆采用香樟木作為基材,但每個果子不盡相同。創作之前,他會去野外觀察植物果實,搜集形象素材。果子的形狀、雕刻的紋理、礦物上色的深淺、干濕暈染的變化,皆是他對自然材料的深刻理解以及不同創作心境的直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