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一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劍指蒼穹,在中國空間站建設、火星探測、月球探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4月27日,中科館大講堂邀請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航天科普專家,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博士錢航老師,為大家講解有關火箭的知識。
我們現在所指的火箭,是一種帶有燃料和助燃氧化劑、用火箭發動機作為動力裝置的飛行器。它既可以在大氣層內飛行,也可以在空氣稀薄的的太空飛行。我國自行研發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飛行速度可達7900米/秒,如果是發射深空探測器,最終速度將超過1.12萬米/秒。
火箭用途廣泛,它可以把航天員、飛船、衛星、月球車或火星探測器等送到遙遠的太空,進而開展地球防御、衛星導航、深空探測、電視信號轉接、天氣預報、太空育種等任務。
形象來講,火箭的外觀結構和甘蔗極為相似,都是一節一節的。以長征二號F火箭為例,它由助推器、一子級、二子級、整流罩和逃逸塔組成。但如果把火箭比作人,那么火箭就是由“大腦”控制系統、“感官”測量系統、“骨骼”和結構系統以及“心臟”動力系統組成。
在正式發射之前,載人航天飛船和運載火箭會陸續完成技術準備工作,然后整體垂直運輸到臍帶塔,進行最后的功能檢查。
在一切準備就緒后,一級發動機及4個助推器同時點火,幫助火箭順利升空和程序轉彎,在完成轉彎后,火箭會繼續飛行,“脫掉”逃逸塔。接下來,伴隨著4個助推器分離、一級火箭燃料耗盡,一二級火箭分離、火箭二級發動機啟動,二級發動機關機后,船箭就會分離,飛船入軌。此時,火箭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責任編輯 / 王佳璇? ? 美術編輯 / 韋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