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5月24日,《財務管理研究》雜志在北京舉辦“第四屆《財務管理研究》優秀論文分事綠色治理 管理數智化與新質生產力論壇暨財務睿談百期回顧”活動,北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趙廷敏圍繞《數智化變革時代企業管理會計創新實踐》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趙延敏先生分享的主要內容摘編。
我從事財務工作30多年了,其中近20年在中國建材財務管理崗位任職,經歷了從打算盤手工記賬,到現在的數字化,體會到行業發展的日新月異。今天重點從中央企業財務變革、數智化變革與管理會計創新等方面談一談個人的體會。
中央企業財務管理變革
2022年3月,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中央企業整體財務管理水平明顯躍上新臺階,通過10-15年左右的努力,絕大多數中央企業建成與世界一流企業相適應的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一批中央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意見》提出著力推動財務管理理念、財務管理組織、財務管理機制和財務管理功能手段4個變革。其中,推動財務管理功能手段變革的主要內容有:第一,支撐戰略。科學配置財務資源,平衡好資本結構,建立由戰略規劃到年度預算、由預算到考核的閉環聯動機制,推動上下貫通、協調一致,促進企業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的有機統一。第二,支持決策。積極有效參與重大決策全過程,提供準確、高效、多維數據信息,主動、及時發表專業性、建設性意見,支持理性決策、科學決策。第三,服務業務。主動融入業務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有效識別業務改進的機會和目標,幫助解決業務痛點和難點,為生產運行優化賦能。第四,創造價值。運用全面預算、成本管控、稅務規劃等有效工具,通過資金運作、資產管理、資源配置、資本運營等有效手段,主動創造財務價值,促進提升企業價值。第五,防控風險。健全風險防控體系,加強源頭治理,強化穿透監測,實現經營、財務風險精準識別及時預警、有效處置,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世界一流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通常具備的五大特征是:第一,以價值創造為根本目標。管理的改進來源于創造價值,并最終服務于價值創造。第二,擁有領先的財務管理運營模式。世界500強企業中,有80%-90%的企業均已采用財務共享中心的運營模式,以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第三,探索、使用并不斷優化財務管理工具。財務共享中心使財務組織能夠投入更多資源和精力對管理工具進行改進和創新,提升管理會計能力,更好為企業提供決策支持。第四,擁有國際化的財務人員隊伍。企業所需要的財務人員在能力素質結構上不斷選代升級,從傳統的“會算賬,會管錢”,發展成為具有全球視野、精通業務、有領導力的“財務+IT”復合型人才。第五,掌握并應用領先的信息技術是企業達成躋身世界一流行列的加速器。信息技術使得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方式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也促使財務部門在企業管理中的角色和定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數智化變革是推動價值提升的有效途徑
1.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及領域
借用麥肯錫總結出模型,談一談數字化轉型的個目標、三大領域。
一個目標指捕獲增長,提升價值。第一,數字化轉型是為了改善運營業績。在傳統精益改善和管理優化的基礎上,業務和流程的數字化變革能夠為企業進一期創造降本增效的潛力。通過全價值鏈的數字化轉型,包括采購和銷售數字化、辦公流程自動化、生產和供應鏈互聯透明等舉措,大幅提高人員和資產效率,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保持領先。第二,數字化轉型為企業帶來顯著的財務價值。麥肯錫的Analytics Quotient數據庫在調研了全球多家企業后發現,數字化水平成熟度高的企業,其業務增長動力也越強。數字化綜合能力強的企業,其收人增長率和利潤增長率均為其余樣本平均值的24倍。數字化轉型可以為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價值,為企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大領域指業務轉型、技術轉型和組織轉型。第一,業務轉型。企業通過全價值鏈的數字化變革實現運營指標的提升,包括在銷售和研發環節利用數字化手段增加收人,在采購、制造和支持部門利用數字化技術降低成本,在供應鏈、資本管理環節利用數字化方式優化現金流。第二,技術轉型。搭建企業數字化轉型所需的工業物聯網架構和技術生態系統。工業物聯網架構是支撐數字化業務用例試點和推廣的“骨骼”數據架構是確保“數據一信息一洞見一行動”能夠付諸實現的“血液”,而整體架構的構建需要始終以數字化轉型的終極目標為導向。第三,組織轉型。在組織架構、運行機制、人才培養和組織文化上的深刻變革,成功的組織轉型是一場自上而下推動的變革,需要企業高層明確目標,構建績效基礎架構,成為指導轉型行動方向的“大腦”。
2.數智化變革背景下管理會計的變化
數字化變革使得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方式發生了顛覆性變化,也促使財務角色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智控+服務”轉向“賦能+創新”具體而言,從后臺服務集中度和參與業務的程度角度,財務在各個時代的角色定位發生了以下變化:第一,1.0電算化時代,財務是交易的處理者,突出特點是合規型,主要職責是會計核算、財務報表及報告、法律合規、治理合規、內控合規。第二,20信息化時代,財務是管控者,突出特點是“管控+服務”型,主要職責是年度預算和發展預測、銷售和運營規劃、資金運作管理、稅務規劃、關鍵績效指標、現金/運營資本管理、流程管理。第三,3.0數字化時代,財務是賦能者,突出特點是“賦能+創新”型,主要職責是業財技一體化、企業生態群管理、場景價值發掘動態決策預測、個性化財務定制、智能風控預警等。
3.數智化變革驅動財務管理新變化
財務管理的新變化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服務對象不斷擴大。數智化環境下,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既包括高層管理人員、從集團到部門的中層管理人員,也包括銷售、生產、采購、研發、質控等各個經營環節的業務執行人員,都需要用管理會計工具提供支持。二是場景化程度不斷提升。場景化在數智化環境下越來越熱門,實際上反映了管理會計從原來解決大全局、整個企業的問題,轉向解決業務問題,因為企業很多問題來自具體業務端的場景。三是數據治理要求不斷提高。數智化環境下,企業需要通過更加充分、更加有效的算力、算法和數據來支持新的管理需求。通過數據治理來夯實企業數據基礎是一個整體的系統工程,需要從上至下引導,從下而上執行。
中建信息的實踐
1.中建信息的數字化創新實踐
中國建材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世界領先新材料開發商和綜合服務商。截至2023年底資產總額超過7000億元,年營業收入超過3500億元員工總數20萬人,擁有14家上市公司,共中H股上市公司2家。
中建信息(證券代碼:834082)是中國建材集團所屬控股企業,主營數智化服務、生態服務等業務。經過多年經營積累,中建信息已擁有超過萬家渠道合作伙伴,在業務經營中,財務管理存在以下難點及痛點:第一,資金密集、資金流動頻繁,資金周轉效率要求高,第二,上下游收付款賬期可能存在錯配,應收賬款及潛在財務成本增加;第三,下游二級分銷商中小微企業占比較高價值流失和發生風險的可能性加大。
經過多次調研、多方論證,一方面,自主研發,搭建“中建信息-供應鏈金融平臺”,實現業務數字化;另一方面,引入國有商業銀行為下游二級分銷商,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實現數智化與金融資源跨界融合。最終,實現賦能業務創造價值。
截至2023年末,中建信息凈利潤同比增長224.28%,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增長336%,獲金融機構授信100余億元。超過150家下游二級分銷商獲得銀行資金支持,獲得銀行兩年期的長賬期資金支持,覆蓋渠道項目長周期回款,大大提升了回款效率,中建信息的數字化創新實踐同時也創造了社會價值:一是落實了中央企業數智化轉型,推進服務類企業數字化轉型示范,二是發揮了核心企業作用,助力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三是有效解決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四是發揮了央企責任擔當,推動構筑全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圈。
2.財務管理功能變革思考及探索
我在中國建材集團做了近20年財務管理工作,服務過集團總部、2家二級單位,這個過程中,不斷思考并探索財務管理職能轉型:2016年在二級企業年度財務工作會上提出“防控風險、信息真實、創造價值、創新增值”16字財務定位,伴隨財務基礎工作穩步提升和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迫切需要,2019年又適時調整為“決策支持、創造價值、控制風險、創新賦能”的財務定位。
第一,財務管理功能變革助力提升企業價值。堅持以“提升價值”為導向,推動價值共享,積極擁抱數智化轉型,提升財務管控能力。第二,持續推進財務變革化管理+人才隊伍建設。變革管理理念,目標導向,定位清晰,既要“立足實際”又要“守正創新”持續培育復合型財務人員隊伍,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不再是傳統的“會算賬,會管錢”,而是要具備精通業務國際化視野、有領導力、“財務 +IT”等復合型能力。
(整理:本刊編輯部 陳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