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付國樹
摘要: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振興。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分析農村農業人才資源的現狀和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建議,為進一步健全鄉村人才引進、培養、管理和使用,不斷推動人才振興發展。
關鍵詞:人才振興;現狀;對策;建議
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為加強農村的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機遇與挑戰。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要培養更多的本土鄉村人才,并把人力資本開發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和舉措。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總體方向和要求。2022年,黨的二十大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奔訌娹r村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已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和保證。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有技術、會管理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
1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
農村人才生于農村,扎根農村,服務農村,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對新時代背景下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人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是關鍵。鄉村振興主要靠人來實現,人才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解決好人的問題,只有大力推進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保障人才供給,農村產業才能正常運轉和發展,農村的文化、教育事業才能繁榮復興,人才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保障。農業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條件保障,農業技術人才在實現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
人才是貫徹人才強國戰略的必然要求。人才是強國之基和興國之本,人才培養事關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強國戰略的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如何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作了闡述,強調要“完善人才戰略布局,堅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
2鄉村人才振興的現狀
人才培育體系不斷加強,總量仍然不足。自從2019年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三年提質增效行動,推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轉型升級,全面提升質量人才效能。
截至2021年底,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總量已超過2000多萬,培養了一批具有帶頭作用、技術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但是,在培育過程中,有的地方培訓體系不夠完善、培訓不完整、師資不足、教學內容單一等因素,不能滿足當地生產經營。
產業人才不斷增加,政策需加強。農村雙創人員數量持續增加,返鄉人鄉創業人員越來越多,產業形式越來越豐富,并形成一定的規??偭?。農村電商人才不斷增加,鄉村工匠挖掘培養工作等人才類型不斷取得進步。但存在一些人才優惠政策以及招商引資相關政策,重視大企業、忽視小企業和返鄉創業農民工的現象,無法提供精細化的幫扶。
公共服務質量提升,隊伍待提升。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各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持續推動鄉村人才隊伍工作建設,全面落實九年義務教師職稱晉升制度,鄉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待遇不斷提高,鄉村文旅人才建設取得新發展。但是,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水平仍需提高,農村教師社會地位不高、工資待遇福利不理想、職稱晉升等問題未完全得到解決,加上農村環境不好,大量優秀人才難以長期堅守下去;鄉村醫療衛生人員職稱、學歷普遍不高,專業技術水平相對薄弱,人才隊伍結構待進一步提升和改善。
鄉村治理人才缺乏,服務意識需加強。近年來,“派駐第一書記”、“駐鎮幫鎮扶村”、“三支一扶”人員、“大學生村官”、“鄉村振興志愿者”等鄉村治理人才為農村現代化建設貢獻了青春力量。
在鄉村治理人才隊伍中,有些干部缺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和競爭意識,工作被動消極;法律援助量大、經費不足,村民法律意識不強等,導致農村農業法律人才在工作中力不從心。
科技人才實力不強,應用轉化不足。國家實施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經過10年培養計劃,建立起一支的高層次農業科研人才隊伍,打造了一批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自2021年起,多個省份選派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農村科技特派員駐鎮幫鎮扶村,大力開展“三支一扶”和“鄉村振興志愿者”下農村工作。但農業農村科技人才總量還不足、分布不均衡,高層次人才、創新團隊等比較匿乏,具有較強科技應用轉化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企業技術人才更加緊缺。
3鄉村人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鄉村里的人才年齡偏大,學歷偏低,能力弱。農業產業人才、農村工匠人才普遍存在年齡偏大,學歷偏低、能力弱等的情況,農村里的石匠、木匠、瓦匠等“能工巧匠”以及從事農業工作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導致了從事人員總量呈現大幅度下滑、技能人才老齡化問題突出的現狀。
人才數量少,流失嚴重。創新創業類、電子商務類、鄉村旅游類人才較少,隨著經濟發達地區對人才引進的力度不斷加大,人才外流現象明顯。
人才質量低,高端人才少。餐飲類人才學歷水平偏低,民宿類人才發展不平衡,客棧民宿經營人員雖多,但是做大做強做出特色的人才更少,同時經營者素質偏低,整體不具備競爭優勢。
人才管理不科學,缺乏激勵機制。由于我國農村地域廣闊,實用人才的分布比較分散,加之農村各地情況復雜,客觀條件與城市相比相對落后,給農村基層組織人才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目前,一部分農村地區在人才培養和管理方面還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和激勵措施。
人才培訓機制不健全,缺少系統的培訓。由于受思想觀念、工作理念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基層政府不重視對實用技術人員的培訓,沒有形成系統性、規范化的培訓學習制度,致使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得不到有效提升。
4人才振興促進鄉村振興的建議
打造環境,凝聚人才。建立完善配套政策,設立返鄉扶持專項項目,整臺各行業扶持創新創業力量,加大創新創業幫扶力度,引導外出務工人才積極返鄉創業。
強化產業,引領師范。推進產業園、產教融合共同體等示范引領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序引導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農業生產規模化經營,在現有的農業生產經營企業的基礎上,進行培育提升。開發生態農業種植,打造綠色、生態種植示范園區,進行培育引導,實現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政策先行,精細幫扶。以人才促進農業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集聚人才。出臺扶持高標準、綠色、生態農業發展的扶持政策,以政策引人才;培養、提升農業產業人才,以產教融合的形式建立培訓實習基地,從學校到基地建立產業學院,共同聯合培養人才,以效益獎勵政策促進農業產業人才自我提升;積極倡導政校協企協同發展,做好農業品牌推廣宣傳,聯合打造多種模式的銷售渠道,實現農業產業效益的倍增,以效益的增長來吸引人才。
打造特色,治理提升。農村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舒適的氣候環境、豐厚的歷史文化、豐富的生態環境。結合鄉村振興政策的實施,以鄉村文化、自然風光等為引領,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突出生態優勢,聚集當地農村工匠,設立鄉村工匠人才工作室,以鄉村工匠人才帶動培養農村工匠,整體提升農村工匠的數量和質量。育訓并舉,優化人才。積極引導農村青年參加電工、高素質農民、技能培訓等培育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育鄉村特色產業、手工藝等。圍繞旅游業發展,培育鄉村旅游人才,大力培養旅游經營管理及服務人才。引導實踐經驗的電子商務工作者從城鎮返鄉創業,鼓勵電子商務職業經理人到農村發展等。
“人才旺、產業興”,人才振興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做好人才振興工作,就是要用好人才、培養好人才、發揮好人才,整合資源,提升人才綜合素質,擴大人才總量,培育新型人才,營造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社會氛圍,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