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琛



關鍵詞:崗課賽證;網絡綜合布線;一體化課程
0引言
隨著智慧城市的崛起和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我國急需網絡布線系統安裝、施工和運維服務人才。然而,目前技工院校網絡綜合布線課程存在教與學、教與賽,教與崗知識點不統一的問題,缺乏動態化、立體化學材以及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等情況,導致培養的學生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從國家層面來看,把探索“崗課賽證”作為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抓手,為網絡綜合布線課程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1]。
1“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
1.1以崗定課
“崗”即就業崗位。根據技工院校“計算機網絡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該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從事“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網絡綜合布線、小型局域網建設”的技能人才,對應職業崗位分別是“計算機維修工”“網絡綜合布線裝維員”“計算機網絡管理員”。其中,網絡綜合布線裝維崗位主要面向從事綜合布線系統安裝、施工和運維服務人員。崗位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三個級別的專業能力要求和相關知識要求根據級別依次遞進,高級別的工作要求覆蓋低級別。以上崗位的具體要求為網絡綜合布線課程進行模塊化設計提供了質的要求。
1.2以賽促課
“賽”即技能比賽。“網絡布線”賽項重在考核技工院校學生網絡布線知識和網絡布線技能水平,以項目任務的形式考核學生專業技術能力、項目規劃能力、項目溝通協調能力、項目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質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意識。該賽項有效促進了技工院校與相關企業的合作,引領技工院校信息技術類專業緊密對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創新鏈,更好地實現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中,可以發揮競賽的引領作用,通過競賽訓練的過程不斷優化課程資源,從而提升課程教學水平、拓展課程內容覆蓋面和深度。
1.3以證融課
“證”即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信息通信網絡線務員”是網絡綜合布線課程對接的主要證書,而全國技能大賽信息網絡布線(國賽精選)項目則參考綜合布線裝維員、寬帶接入裝維員、信息通信網絡施工員等工種的高級工及技師以上標準制定。
課題組成員系統梳理“信息通信網絡線務員”“綜合布線”等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網絡布線”賽項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并將其融入課程內容中,從而實現崗課賽證融通。網絡綜合布線“崗課賽證”育人模式圖和“崗課賽證”知識點融通表詳見圖1和表1。
2一體化課程的開發
2.1典型工作任務“網絡綜合布線”轉化成學習領域
第一步:課題組成員通過二次文獻分析、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宏觀上把握企業對網絡綜合布線人才的需求和職業院校的培訓現狀。第二步:課題組成員在實踐專家的幫助下,通過召開實踐專家研討會,利用頭腦風暴法、張貼板等思維工具,確定“網絡綜合布線”典型任務的工作過程、對象、方法、工具、勞動組織方式、工作要求等。第三步:課題組成員和高層次的企業專家通過專家訪談、觀察等方法,詳細描述典型工作任務。第四步:課題組成員、有實踐經驗的老師、實踐專家、高層次的企業專家召開課程分析研討會,采用研討、歸納等方法,將典型工作任務轉換成學習領域[2]。
2.2課程目標確定
確定課程目標意義重大,它指導課題組如何選擇恰當的學習內容、方法和工具,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明確的前進方向。同時,它還可以作為評估標準,有效地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網絡綜合布線課程目標如下:一是知識掌握。學生應全面了解和掌握綜合布線系統的基本概念、標準和規范,理解布線材料、布線系統設計、施工、測試和驗收等方面的知識。二是技能培養。通過實踐操作和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其具備進行綜合布線系統設計和施工的能力,能夠獨立完成布線系統的測試、驗收和維護工作。三是綜合素質提升。通過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溝通能力、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四是行業了解。幫助學生了解綜合布線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行業標準和規范,提高學生的行業認知度和職業競爭力。五是職業規劃。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和定位,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培養其成為符合行業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2.3選擇學習內容和確定學習任務
從工作對象、工具、工作方法和勞動組織方式三個維度選擇工作和學習內容[3]。網絡綜合布線課程學習內容如表2所示。
學習任務是技工院校能夠實現的學習與工作任務,是學習領域課程的基本教學單元。按照從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網絡綜合布線課程被重構為四個學習任務,涵蓋了家庭、辦公室、樓宇內部、建筑群網絡綜合布線實施等方面。
2.4學材的編寫
學材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編寫學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明確學習目標。在編寫前,需要明確課程的學習目標,以確保學材內容與學習目標密切相關。二是突出實踐操作。學材應注重實踐教學,設計多種實驗、實訓、案例分析等環節,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三是引入企業元素。為了更好地反映職業工作情景,學材應引入企業案例、企業標準、企業工作流程等元素,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需求,提高職業競爭力。四是圖文并茂。采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和圖示,增加學材的可讀性和趣味性,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五是持續更新。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學材應持續更新和升級,及時剔除已過時的內容,同時引入新的技術和知識點,以確保學材的時效性和前瞻性。六是反饋與改進。學材編寫完成后,需要進行試講和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意見,對學材進行改進和完善。同時,也可以邀請企業專家進行評審和指導,提高學材的職業針對性和實用性。
3網絡綜合布線一體化課程的實施
3.1一體化教學場所的打造
一體化教學場所作為一體化課程教學實施的場所,一般分為授課區、討論區、操作區、展示區、資料查詢區、儲物區等區域。網絡綜合布線一體化實訓室需要實現如下功能:一是綜合布線工程工藝展示和技能實訓功能。提供綜合布線工程施工中的安裝技術實訓裝置,全面展示綜合布線工藝技術和技能實訓。二是網絡系統工程設計功能。采用綜合布線3D虛擬仿真實訓教學模型作為工程實例,進行綜合布線系統工作區子系統等7個子系統的設計。完成點數統計表、系統圖、施工圖、端口對應表、材料表、預算表、施工進度表等設計工作任務。三是綜合布線工程技術實訓功能。滿足多組學生進行教學實訓,包括雙絞線跳線(屏蔽和非屏蔽)的制作和測試、大對數電纜配線和端接工程技術等實訓內容。四是綜合布線系統永久鏈路故障檢測和維修實訓功能。模擬綜合布線系統常見的永久鏈路故障,進行故障檢測和維修實訓。五是擴展教學功能。實現物聯網技術、智能化安防技術、智能家居技術等擴展教學內容。
3.2混合式一體化課堂的實施
題組成員采用“三階六步法”教學策略,構建“學—思—論—練—評—梳—拓”一體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堂[6]。通過五要增強課堂實施效果:一要明確教學目標,確保線上線下的教學內容和方式能夠有效地支持教學目標的實現;二要合理安排時間,既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線上學習,也要保證線下課堂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互動和討論;三要注重學生反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問題,并根據反饋結果進行調整和改進;四要提供技術支持,包括線上平臺的搭建、教學視頻的錄制和編輯等,以確保線上線下教學的順利進行;五要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教學組織能力。
4教學改革成效
網絡綜合布線課程,從目標的制定,到課程內容的重構,再到一體化教學過程的實施,改革后的課堂,學生積極參與課前預習、課堂討論、實踐操作。平均成績從72.4分提升到84.8分,企業對崗位實習學生的滿意度從71%提高到86%,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升。在“綜合布線”技能競賽中獲得國家級優勝獎1個,自治區級團體一等獎1個;課題組成員獲得自治區級優秀教練2名,開發光纖收納箱、網線約束扣、計算機網絡線穿引器等實用型外觀專利3個;建成網絡綜合布線世界技能大賽廣西實訓基地1個。
5結束語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下的網絡綜合布線一體化課程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技能水平,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同時,該模式也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然而,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例如如何更好地對接企業和行業需求,如何提高一體化課程的質量和實用性,以及如何完善評價體系和考核方式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