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偲如
[收稿日期]2023-11-20
[基金項目]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校級課題“陜西代理記賬工作規范與創新發展研究”(23KY10)。
[摘 要]小微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通常選擇代理記賬的方式,但代理記賬行業的發展時間較短,代理記賬的效果難以達到預期。文章分析代理記賬的發展背景和監管現狀,研究小微企業在進行代理記賬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市場規范、人員規范、服務規范等方面提出改進建議,以期規范代理記賬行業,確保其良性發展、創新發展。
[關鍵詞]小微企業;代理記賬;工作規范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0.016
[中圖分類號]F231.4;F83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4)10-00-03
0? ? ?引 言
現代小微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力量,截至2023年9月,我國有5 633多萬戶小微企業登記在冊,其中民營企業有5 200多萬戶。隨著市場環境日益寬松開放,小微企業數量在新時期迅速增長,并成長為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主體,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但同時,小微企業由于自身規模比較有限,會計核算體系還不健全,在創業初期受成本因素的制約,將會計核算、稅務申報等相關業務委托給代理記賬公司處理,這就給代理記賬行業提供了廣泛的市場需求[1]。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日益成熟并在各行各業得到了推廣應用,在為代理記賬行業提供先進技術支撐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單一的見票記賬形式已無法適應市場多元化的發展,需要根據客戶的具體要求進行服務的多元化定制,以更好地與市場接軌[2]。而要想實現代理記賬行業的轉型發展,需要深入服務企業,提升服務質量,在從業人員專業素養上下功夫,強化對人員的培訓,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保障經營收益穩步增長。
1? ? ?代理記賬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政策規范
財政部會計司發布的信息顯示,我國代理記賬機構從2012年的3.99萬家上漲至2022年的7.53萬家,同時我國代理記賬服務企業數量也在逐年增加,從2012年的297.1萬家上漲至2021年的537.4萬家。可以看出,近年來,代理機構的數量每年都在增長,并且代理機構的服務質量也在快速提升,代理記賬行業逐漸被小微企業接納[3]。雖然代理記賬機構呈迅速發展態勢,但整體規模較大,全面開展涉稅鑒證咨詢服務、審計服務、財稅籌劃指導服務的代理記賬機構數量非常少,多數屬于規模小、從業人員少、單純開展財務建賬核算和納稅申報業務的作坊式代理記賬機構,服務水平呈兩極分化狀態。
2005年,我國首次發布《代理記賬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27號),并于2016年因《代理記賬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80號)實施而廢止。此后,國家于2019年修訂《代理記賬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80號)。2018年,財政部印發《代理記賬行業協會管理辦法》。2023年,財政部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精神,發布了《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代理記賬工作的意見》,加強對代理記賬機構的監管和對行業協會自律管理、自我服務的引導。2023年7月,財政部下發《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代理記賬行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財政部門對本地區的代理記賬管理工作、代理記賬機構、代理記賬行業協會進行備案,形成本地區代理記賬行業分析報告,加強對行業發展的前瞻性研究和數據分析;同時,在代理記賬資格行政審批持續放寬準入條件、簡化審批流程、實行告知承諾的前提下,各級財政部門要在進一步鞏固當前改革成效的基礎上,加強事前審批與事中、事后監管的銜接。一方面,要按照承諾內容核查、“雙隨機一公開”日常檢查和重點專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加強對代理記賬機構和從業人員的事中、事后監管,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行為嚴格依法處理;另一方面,要創新監管理念和監管方式,加強信用監管,依法查處虛假承諾、違規經營等行為并記入信用記錄,依托信息共享平臺,向社會公布代理記賬機構的信用情況和失信黑名單,對失信違法主體開展聯合懲戒,切實維護代理記賬服務市場秩序。
2? ? ?代理記賬行業現存問題
2.1? ?低價競爭,服務質量缺乏保障
目前,只要能取得財政部門審批發放的代理記賬許可證書便可從事代理記賬業務,而代理記賬的收費標準、服務標準、內部質量控制尚未形成一個完善的標準化體系。代理記賬機構沒有統一的行業收費標準,甚至同一代理記賬機構服務的同類型、同規模企業收費標準也不盡相同,服務價格完全取決于銷售代表的談判能力,具有很強的隨意性[4]。除了經過財政部門批準的代理記賬機構,還有部分沒有辦理審批手續的記賬機構和以個人身份兼職的會計從事代理記賬工作,其脫離財政部門和市場管理部門的監管,采用投機取巧的方式招攬業務,互相壓價,惡性競爭,嚴重擾亂了代理記賬市場,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2.2? ?代理記賬人員能力有待提高
《代理記賬管理辦法》于2019年3月進行修訂,對主管代理記賬業務負責人和從業人員的入職條件均降低了要求,從業人員素質主要依靠代理記賬機構自我把控。這導致原本代理服務價格較低的代理記賬機構通過持續壓低人工成本,達到保持機構盈利的目的。因此,部分代理記賬機構主管代理記賬業務的負責人只是兼職管理,不能全程參與工作開展,不能有效監管其他記賬人員規范記賬;有的負責人雖然有3年會計從業經歷,但并不具備勝任負責人的能力。多數代理記賬機構規模小、人員少,人均服務的企業過多,導致代理記賬人員重復開展大量記賬、報稅、調報表等事務性工作,很少有精力和時間對新出臺的會計法規、稅務政策進行系統研究和學習;代理記賬機構也不組織日常業務的規范培訓,記賬人員完全憑自己的主觀意識建賬,導致同一行業、同一經濟業務對同一代理記賬機構的處理方法不統一。
2.3? ?與服務對象溝通少,存在風險隱患
目前,很多代理記賬機構采用流水作業模式開展業務,銷售代表主要負責承攬業務和與服務對象的對接工作,建賬和納稅申報分屬兩個環節。銷售代表除了定期去企業收取原始票據資料,與企業很少交流,甚至一些代理記賬機構通過快遞方式取得客戶的原始票據資料。建賬人員和報稅人員與服務對象缺乏溝通,對客戶的經營業務和經營狀態未作深入調查研究,基本按照見票記賬的原則進行建賬和納稅申報。這種記賬模式無法確定企業經營業務的真實性和成本票據的可靠性,容易在不經意間助力一些客戶達成非法目的,給服務企業埋下被稅務稽查的隱患,同時也增加代理記賬機構及從業人員的執業風險。
3? ? ?規范代理記賬機構管理的建議
3.1? ?規范市場競爭機制,在服務質量提升上創新
代理記賬的收費標準本來就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但代理記賬行業發展迅猛,缺乏有效競爭機制的約束,市場競爭逐漸惡化。為保證代理記賬行業有序競爭、良性發展,建議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參考注冊會計師行業和稅務師行業,從代理機構的人力成本、風險因素等方面考慮制定代理記賬機構的收費管理辦法,規范行業的收費標準,從而避免低價無序競爭,確保代理記賬行業從業人員的待遇和代理記賬機構合理的利潤空間,以提高服務質量,促使代理記賬行業健康發展[5]。
要探索差異化服務管理模式,結合不同客戶的管理需求針對性進行服務產品設計,強化服務的差異化特色,以吸引更多的客戶。首先,要基于現有的客戶群體進行目標客戶的選擇。目標客戶需要具備以下條件:賬戶余額與對賬單余額有出入;所處行業屬于特殊行業且業務內容有針對性;內部制度建設缺失,費用管理不科學;往來明細中存在應收未收、應付未付款項,且數額較大,時間超過一年周期;企業規模較大,業務比較復雜,內部人員較多,社保繳納存在問題;實收資本到位率低;年度同期業務收入情況存在較大出入;管理層對財務工作比較關注,現有問題比較突出,且對服務水平有較高要求;業務量存在不穩定發展態勢;在電話、實地回訪中明確有合作意向;保持長期穩定合作關系,主觀上比較信任本機構;企業性質在高新技術領域認定范圍內;內部存在大規模進項發票,出售方存在信用缺失、出逃或已經注銷等問題。其次,準確定位并科學分析目標客戶。主要涉及以下流程: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企業基本情況,明確股東及關聯企業基本信息,評估企業組織管理和股東能力;登錄工商信息網對企業年報、稅務辦理主管機構、經營異常情況等進行查詢;系統梳理企業基本信息資料,及時完善售前咨詢表;進行個稅申報目錄的調取,查驗社保、工資等是否存在異常,并將存在的問題進行備注;分析賬實不符的基本動因;查驗財務報表信息,解決代理記賬引發的賬務處理不當的問題;按照相關目錄的余額數據分析客戶、股東、供應商等相關人員的基本情況,明確主要原因;分析近三年收入、成本、費用等基本結構,明確主要的發展動態。最后,與目標客戶預約見面,了解客戶需求,按照不同客戶的經濟實力與基本需求進行特色服務產品的定制與設計。通過定制化、差異性的戰略規劃,全面轉變代理記賬機構的業務類型,優化業務組合,拓展盈利空間,為整個代理記賬行業的深化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3.2? ?提高代理記賬人員的綜合素質,在選人用人上創新
首先,提高代理記賬人員的選聘條件。代理記賬機構為實現長遠發展,需要提升市場競爭力,盡量提高從業人員的入職門檻,以便選聘高素質的從業人員[6]。一方面,主管代理記賬業務的負責人對代理記賬機構的發展有重大作用,建議代理記賬機構盡量選聘具有一定職稱等級和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另一方面,在選聘代理記賬從業人員時,盡量從工作經驗和人員穩定性兩個方面進行考慮。如果人員流動性大,就會導致隱性成本增加,并且頻繁的工作交接會給服務對象傳遞不良信號,不利于在客戶心中樹立機構穩定發展的形象,不能維持與客戶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其次,加強內部培訓和自我學習提升,強化隊伍建設。第一,作為代理記賬機構主管部門的財政部,要有針對性地對代理記賬機構人員進行培訓指導。第二,近年來,國家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作出較大調整,針對小微企業和特殊行業出臺不少稅收優惠政策,代理記賬機構要及時組織內部培訓,掌握最新財稅變化,從而提高代理記賬的服務質量。代理記賬機構要對新進人員進行記賬業務和辦稅流程規范培訓,通過理論和實操相結合的方式檢驗學習效果。第三,代理記賬機構要鼓勵記賬人員積極進行自我學習提升,對考取各級會計職稱,取得財務類相關專業的稅務師資格、資產評估師資格的人員進行獎勵,適當提高薪酬福利水平,以提高全員學習的積極性[7]。
最后,提升代理記賬人員的職業道德。代理記賬人員一定要遵守財務人員職業道德,不得泄露或出賣在代理記賬過程中知悉的客戶的商業秘密,不得主動或接受客戶的授意,瞞報收入或虛增成本,建立虛假賬務,偷逃國家稅金,要時刻保持職業警惕性,提高職業道德素養。
3.3? ?深入服務企業,創新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方式和溝通內容
代理記賬機構應按國家會計規范建賬,按國家稅法要求如實申報納稅。作為精通財稅知識的建賬人員和報稅人員,要定期深入服務企業,對企業財務相關崗位的人員進行財稅政策宣傳,并指導其配合開展工作;及時與企業負責人進行有效溝通,對于一些不懂財稅政策的負責人提出的違法請求,要及時給他們普及財稅常識,使其明確違法風險和違法成本,遏制他們的不法思想,助力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對于極少數不法思想頑固的負責人,應嚴詞拒絕他們的要求,果斷放棄合作,加強行業自律,切實保障代理記賬機構的長遠利益。
4? ? ?結束語
雖然代理記賬行業已被小微企業接受,但大部分代理記賬機構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企業在采用代理記賬模式時,須謹慎選擇合法經營、業務水平較高、管理規范的代理記賬機構。代理機構要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提高服務質量水平。相關行業管理部門需要制定集收費標準、服務標準、內部質量標準于一體的代理記賬標準化體系,規范市場競爭。三方共同努力,使我國代理記賬行業健康、規范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黃凱.淺談代理記賬行業的發展現狀與問題建議:以Z市2020年、2021年代理記賬機構備案數據為例[J].齊魯珠壇,2022(2):131-132.
[2]楊帆.代理記賬行業發展的問題和對策探析:以東莞地區為例[J].營銷界,2021(15):108-109.
[3]劉吉蘭.新常態下代理記賬行業有序規范發展探討[J].商訊,2022(9):157-158.
[4]孫卓驊.大數據時代代理記賬行業的發展問題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21(24):197-198.
[5]李杰.淺談互聯網時代代理記賬行業發展趨勢[J].營銷界,2021(46):124-125.
[6]楊敏,歐陽宗書,胡興國,等.我國代理記賬行業發展情況報告:基于財政部首次開展的全國代理記賬機構普查分析[J].財務與會計,2013(12):10-13.
[7]劉小玲.中小企業委托代理記賬財務風險防范與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1(23):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