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倩婷
摘 要:跳繩是一項能夠鍛煉四肢的體育運動。花樣跳繩融入了音樂、舞蹈、體操等多種元素,跳繩方式相對較多,限制較少,因此,深受青少年喜愛。青少年經常參與花樣跳繩運動,不僅能增強肌肉力量,而且能增強韌帶和關節柔韌性,促進骨骼生長。花樣跳繩項目的開發對于調動青少年參與體育訓練活動的積極性具有重要影響。本文簡要論述了花樣跳繩項目開發的注意事項,并對具體訓練項目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期促進青少年花樣跳繩訓練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青少年;花樣跳繩;項目開發
青少年參與花樣跳繩訓練能夠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加速骨骼生長,訓練神經系統,提高身體協調性、靈敏性以及反應能力。青少年通過多元化的訓練方式參與跳繩運動,可以全方位提高身體素質。
1 青少年花樣跳繩項目開發的注意事項
青少年花樣跳繩項目開發的目的是凸顯訓練的獨特性,吸引青少年參與訓練活動。在項目開發工作的開展過程當中,需要注意如下幾點:第一,合理選擇訓練場地。第二,明確青少年著裝要求。第三,落實準備活動、整理活動設計。第四,選擇科學的花樣跳繩方法。青少年在跳繩時,應用前腳掌起跳、落地,不可以全腳落地或者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身體騰空的時候,切勿過度彎曲,應保持自然狀態。雙手握住跳繩兩端的把手,一腳踩跳繩中間,雙臂屈肘過程當中使小臂抬平,將繩子拉至合適長度。向前搖繩過程中,肘部外展,大臂靠近身體的兩側,小臂趨于水平,雙手在身體內側畫圓,搖動一次繩子要從身后自上而下回旋,繩子轉動速度與手搖動速度成正比。當搖動速度越快的時候,繩子回旋速度也就越快。停繩階段,要伸出一腳,讓前腳掌遠離地面,讓跳繩在腳底停留。第五,花樣跳繩訓練難度要循序漸進。第六,預防跳繩過程出現安全事故。禁止青少年拿著跳繩嬉戲打鬧,避免發生危險。
2 青少年花樣跳繩項目開發的策略
2.1開發花樣跳繩項目的原則
首先,要堅持科學性原則。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與對應階段的體育課程標準相輔相成。花樣跳繩訓練內容的開發應遵循科學性原則,滿足青少年的體育鍛煉需求,提高身體素質,使其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和健身意識。其次,要堅持特色性原則。新體育項目的開發應符合青少年的發展情況,具有特色性。如果是學校開發,應體現學校的特色。花樣跳繩課程的開發應符合新課程標準,制定的活動方案應符合學校的需求,展現學校課程開發的特色。再次,要遵循多樣性原則。青少年花樣跳繩項目的開發應多樣化,采用多種訓練模式,使項目內容更具靈活性。多樣化的訓練模式讓青少年有更廣泛的選擇,滿足更多青少年的體育鍛煉需求。最后,要遵循適應性原則。青少年花樣跳繩課程的開發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的體育教育資源。結合學校或體育鍛煉中心的獨特資源,根據實際情況科學開發花樣跳繩項目,使花樣跳繩訓練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2開發花樣跳繩課程新模式
第一,技術動作類課程,可選擇“開合跳短繩”技術。通過訓練,青少年可以了解與開合跳有關的動作知識,掌握花樣跳繩的健身價值,學習開合跳的動作方法,促進身體速度、協調性、彈跳能力和耐力的發展,培養堅毅的品質和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在這項技術動作中,青少年應保持正確的搖繩姿勢,當跳繩經過腳部處于空中時,雙腳跳躍成開立狀態,雙膝略微彎曲。如果跳繩呈快速打地狀態時,青少年雙腳合并,迅速跳過跳繩,通過連續開合交替跳的方式進行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員應觀察青少年的動作,及時糾正起跳或搖繩不協調等問題。青少年應先進行慢節奏跳繩練習,再逐漸加快速度。在徒手動作練習中,保持雙手叉腰,進行開合跳動作,逐漸加快速度。青少年可以單手持繩,將繩放在身體一側,模仿搖繩姿勢,進行開合跳動作。青少年雙手持繩,先進行慢速練習,逐漸加快速度,保證前腳掌有彈性地著地。在訓練期間,教練員指導,青少年相互討論,以掌握動作技巧。在訓練之前做好準備活動,合理安排間歇時間。在訓練結束后,放松肩關節、腿部關節。當青少年完全熟悉開合跳訓練動作后,可以嘗試跟隨音樂練習,注意跳繩節奏。
第二,游戲類課程,可以選擇“抓尾巴”游戲。花樣跳繩有著多樣的玩法,將游戲融入其中可以增加訓練的樂趣,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意識,提高身體靈敏度,同時促進靈活閃躲、奔跑和判斷能力的提升。通過這種花樣跳繩課程,青少年能在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學會尊重對手,樹立規則意識。游戲規則:將青少年分成人數相同的兩個小組,每組派出一名成員參與游戲,二人面對面站在直徑為3米的圓圈內。青少年將跳繩當作“尾巴”別在腰間。游戲開始后,青少年互相抓對方的“尾巴”,被抓到的一方即為失敗。失敗的隊伍派出下一名隊員繼續參與游戲。如果青少年跑出圓圈外,就被視為違規。游戲期間,青少年只能在圓圈內奔跑,且必須繞到對手身后才能抓“尾巴”。教練員在游戲過程中要確保公平公正,讓青少年在觀察和思考中獲得啟示,學會尊重對手,享受游戲的樂趣。
第三,競賽類課程,設置花樣跳繩競賽課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青少年參與訓練的積極性。例如,選擇“十人長繩跑‘8字”競賽,比賽時間為三分鐘。教練可以根據花樣跳繩訓練需求組織常規比賽,提高青少年的跳繩技術水平,營造輕松的訓練氛圍,增強青少年的集體凝聚力。這種比賽要求所有參與者熟練掌握“‘8字跳長繩”技術,以培養他們的身體節奏感、協調性,培養冷靜和沉著的品質,掌握進出繩的時機,增強集體榮譽感。在比賽過程中,教練員根據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選擇臂力較好的學生搖繩,搖繩者之間的距離在3.6米以內。比賽要求參與者一次性穿越長繩,完成“‘8字跳長繩”。比賽中出現失誤雖然不會扣分,但是會記錄失誤次數。在比賽時間內,兩名青少年進行單臂搖長繩,其他八人按照“8”字線路繞過搖繩者,盡可能多次完成跑進、跑出繩練習。在規定時間內,如果長繩脫手或被絆停,青少年需要回到原位置重新跳,比賽繼續,計時不停止。比賽成績根據有效次數確定,整個小組循環次數多者獲勝。
第四,開發輔助類課程,利用音樂或歌謠的方式輔助跳繩訓練。教練員可以利用音樂編排花樣跳繩套路,激發青少年的訓練主動性,培養協作和創新能力。在花樣跳繩項目開發階段,教練員針對年齡較小的青少年,可以配合歌曲進行跳繩動作,幫助他們記憶和理解動作,讓他們在練習中獲得愉悅情緒,掌握跳繩節奏,增強腿部靈活性和協調性。
2.3開發花樣跳繩訓練方法
第一,原地練習跳繩法。單人進行跳繩練習,讓青少年雙手執跳繩兩端,展開正跳、反跳、雙足交替跳、蹲跳等練習方式。還可選擇雙人同跳一根繩的練習方法,這種訓練方式是一個人搖繩,兩個人跳,未搖繩者站在搖繩者前后均可;還可以兩人站在一排,分別手拿繩的一端同時起跳。教練員還可選擇夾物跳練習方式,鍛煉青少年雙膝、雙踝、雙腋夾物跳能力。為增加訓練的趣味性,教練員還可采取分組練習方式,要求青少年自創花樣跳繩動作,之后交流技藝,組內進行評價。
第二,跑跳類型練習。此類方式能夠鍛煉青少年的耐力和速度,為提升其花樣跳繩能力提供支持。選擇“你追我逃”跑跳練習方式,把青少年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再分成兩個小組,一組進行跳繩逃跑練習,另一組進行跳繩追練習,被捉住者即被淘汰。小組成員可以互換角色進行練習,注意練習過程逃跑者不得出界,追隨者不得停繩追平。
3 青少年花樣跳繩項目開發的啟示
首先,要發揮青少年的主體性,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主探究機會。花樣跳繩的主體是青少年,體育訓練應強調他們的主體地位。青少年的身心快速發展階段,花樣跳繩體育鍛煉可以提高他們的身心正處于健康水平,為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例如,可以設計精彩的跳繩動作,讓青少年享受活動的樂趣。在活動中,通過發揮青少年的自主性,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實現身體素質的快速發展。
其次,要確定活動目標,并以活動目標為導向。教練員是花樣跳繩訓練活動的引導者,他們應該帶領青少年進行花樣跳繩鍛煉,引導他們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發展能力。花樣跳繩項目的開發是多樣化的,但最終的目標是不變的。在花樣跳繩項目開發中,要明確教練員的地位和職責,確保活動有序開展。
最后,要充分發揮工具的作用。除了跳繩,還可以利用其他工具作為中介,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的支持,幫助他們快速構建花樣跳繩知識體系。青少年在花樣跳繩鍛煉時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并發揮它們的作用,獲得跳繩技能的提升。
4 結語
青少年花樣跳繩訓練項目的開發旨在激發青少年的興趣和能力。項目開發的重點在于課程設計和訓練方法的選擇。教練員應根據青少年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的課程內容,并開發多樣化的課程,運用多樣化的訓練方式,以滿足青少年花樣跳繩訓練的需求,從而提高體育訓練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楊鳳霞.在推進特色體育項目花樣跳繩中創新運動技巧的探索[J].進展:教學與科研, 2020(5):23.
[2]陳會彬.初中體育花樣跳繩教學指導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21(35):99-100.
[3]王群,韓騰.關于小學體育花樣跳繩教學訓練的幾點思考[J].中華少年, 202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