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學敏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體育訓練中,田徑訓練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塑造學生優秀品格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而核心力量訓練作為一種增強學生核心區域肌肉力量的訓練形式,能有效提高學生在田徑訓練中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小學田徑訓練中,教師應積極開展核心力量訓練活動,通過核心力量訓練價值的發揮,進一步提高小學田徑訓練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階段;核心力量訓練;田徑訓練;具體運用
田徑作為體能主導類項目,對學生的體能、力量以及速度等素質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在田徑訓練中,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控制能力,以核心力量來保障技術動作的高質量完成。核心力量訓練作為增強學生核心區域力量的重要訓練形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小學田徑訓練的實效性。因此,在小學田徑訓練中,教師應充分重視核心力量訓練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核心力量的訓練中,增強身體各部位發力的協同性,以此來保障肢體動作的穩定性,從而提高田徑訓練的有效性。
1 核心力量訓練的概念
力量訓練是體能訓練的重要內容,關乎著大多數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核心力量是指人體核心區域的整體力量,能有效維持身體的穩定性。核心力量訓練主要是指通過周圍神經的支配調動身體核心肌肉群、韌帶等器官運動組織,產生肌肉收縮能力,以此實現力量的有效傳導與爆發。
2 田徑訓練中核心力量訓練的作用分析
首先,核心力量訓練能提升學生的運動機能。良好的運動機能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機能,而且需要學生具備較好的身體協調能力。而核心力量訓練活動的開展能有效增強核心區域的功能。其既能提升力量的傳導功能,又能使身體發揮出最大的爆發力,同時能進一步增強身體的穩定性和協調性,這樣就從多個角度促進了學生運動機能的提升。
其次,核心力量訓練能有效防止運動損傷的發生。在田徑運動中,大部分運動損傷源于動作不標準、身體素質發展不均衡,其會對學生造成長期不良影響。而核心力量訓練活動的開展,能有效增強核心部位對身體各部位肌肉群、骨骼以及關節的牽引,提升學生對身體的控制能力。這樣就會在保障動作規范性、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
最后,核心力量訓練能提高田徑訓練的有效性。在田徑訓練中,很多技術動作都是在動態環境下完成的,身體穩定性會直接影響田徑訓練的有效性。核心力量訓練會使學生通過核心部位的深層肌群膈肌、多裂肌以及腰方肌等多部位調動,加強身體的穩定性,使田徑訓練中的技術動作不變形,并且能穩定、規范地完成,這樣就會提高田徑訓練的效率,提高田徑訓練的有效性。
3 核心力量訓練在小學田徑訓練中的具體運用
3.1科學制訂核心訓練計劃
在對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的過程中,制訂科學、合理的核心訓練計劃至關重要。教師只有開展持續、有針對性的核心力量訓練,才能逐步優化學生的身體機能,為小學田徑訓練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因此,教師不僅要充分重視核心力量訓練活動的開展,而且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地進行核心訓練計劃的制訂與完善,以此來實現核心力量訓練在小學田徑訓練中的有效運用。
教師在組織核心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應緊密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科學、合理地制訂訓練計劃。首先,在制訂核心力量訓練計劃前,教師應通過相關的測試,對學生的身體機能、身心發展狀況以及田徑訓練中的薄弱環節進行綜合、全面的評估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制訂有針對性的核心力量訓練計劃,進一步增強核心力量訓練的針對性和安全性。其次,為了使學生的核心力量能循序漸進地提升,教師應在制訂核心力量整體訓練計劃的同時,進行目標細化,通過月計劃、周計劃的制訂來化整為零,進一步調動學生的訓練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周計劃的制訂,將周一到周五作為一個訓練周期,每天分別進行卷腹、站立提膝、俄羅斯轉體、側臥剪刀腿以及側臥提臂等不同的訓練,使學生核心部位的肌肉力量都能得到相應的提升。這樣就會在循序漸進中達到核心力量訓練的整體目標。
3.2針對性地開展核心訓練活動
田徑項目主要包括全能、跑、跳、投、走等五個部分,其中跑、跳、投等動作對速度、力量等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在非穩定狀態下保持技術動作的穩定性。因此,在核心力量訓練中,教師應結合不同的田徑訓練內容針對性地開展核心力量訓練,使學生能結合不同的田徑項目,進行不同部位核心力量的訓練,在提升身體控制能力的基礎上,增強各項技術動作的規范性和穩定性,進而促進各田徑項目訓練效果的優化。
3.2.1跑步類訓練中的核心力量訓練
跑步類訓練是小學田徑訓練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科學的跑步訓練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能及身體協調能力。但是在小學田徑的跑步訓練中,很多學生都會因為軀干核心動力不足,出現重心低、骨盆不穩、上下肢力量傳遞效果不佳等現象。面對這些問題,教師應積極指導學生開展有效的核心力量訓練活動,在實現上下肢高效聯動的基礎上,提高跑步訓練的有效性。例如,在50米跑訓練中,教師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控制能力,就可以要求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速度、穩定性等各項身體素質指標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3.2.2跳躍類訓練中的核心力量訓練
跳躍類訓練在小學田徑訓練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跳躍類訓練的效果會對田徑訓練的整體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以立定跳遠為例,立定跳遠主要包括預備、蹬地、起跳、騰空以及落地緩沖五個步驟,每個步驟都需要核心肌群的參與。這就對核心肌群的連接、穩定功能以及控制平衡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跳躍類訓練的實效性,教師應將核心力量訓練運用到具體的跳躍類訓練實踐中。例如,在立定跳遠的訓練中,肩袖肌群能提供充分的預擺、向上及向前的作用力,有助于身體的伸展和能量的輸出。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轉體推墻等動作,進一步強化學生肩袖肌群的力量,這樣就能使立定跳遠的動作更加穩定、高效。
3.2.3投擲類訓練中的核心力量訓練
投擲類訓練作為小學田徑訓練中的重要內容,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身體柔韌性、上下肢力量及爆發力,這就需要調動背闊肌、腹直肌、腹斜肌、伸髖肌等核心肌群。因此,在小學田徑的投擲類訓練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開展有效的核心力量訓練活動,在增強學生核心力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投擲力量。例如,在進行前擲實心球的項目訓練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反向弓步轉體、單腿硬拉、交替過頭推舉等核心力量訓練動作,以此實現三角肌、斜方肌等核心肌群的鍛煉,提升學生在投擲過程中力量傳遞及配合用力的能力,進而促進投擲訓練效果的提升。
3.3協調組織動態和靜態訓練活動
核心力量訓練主要包括靜態訓練、動態訓練兩類,分別鍛煉不同部位的肌肉與運動功能。因此,在小學田徑訓練中,為了實現學生運動機能的協調發展,教師應對靜態訓練與動態訓練進行合理規劃,使學生能在科學的訓練活動中,獲得身體素質的全面、綜合發展。一方面,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靜態訓練時,可以合理地運用體育器材,如可以利用啞鈴進行曲臂俯臥撐、單腿提拉等動作,以此加強學生單腳支撐力及單臂支撐力的訓練;也可以通過小跳、抱膝跳以及高抬腿等動作開展爆發力訓練活動,提升學生的肢體反應能力。另一方面,教師應組織學生在田徑訓練中開展動態化的核心力量訓練活動。例如,在田徑訓練的熱身環節,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仰臥單車、卷腹、站立提膝等動作的訓練,使學生能通過核心肌群力量的調動,更快、更好地適應田徑運動的節奏,以此提高田徑訓練的效率、防止訓練中運動損傷的發生。這樣,教師就能通過靜態訓練與動態訓練的結合,從不同的層面、環節,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身體控制能力以及協調能力等,促進田徑訓練活動的高效開展。
3.4創新核心力量訓練形式
小學生身心發育尚未成熟,有著好玩、好動的天性,而小學田徑的核心力量訓練比較枯燥、乏味、艱辛,導致很多學生缺乏參與積極性,影響了核心力量訓練的效率與效果。
游戲是深受小學生喜愛的一種教學形式,具有顯著的趣味性、參與性。因此,在小學田徑訓練中,教師可以將游戲活動與核心力量訓練進行有機結合,通過核心力量訓練游戲的設計,調動學生的訓練積極性。例如,在進行平板支撐的訓練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平板撐爬行比賽,看哪個小組的成員能在保持平板撐動作的基礎上,快速爬行。這樣就實現了核心力量訓練的目標,同時增強了訓練的趣味性,獲得了寓教于樂的訓練效果。
4 結語
在小學田徑訓練中,核心力量訓練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控制身體、保持技術動作的穩定性,而且能提升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有效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因此,為實現小學田徑訓練效果的優化,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訓練理念,將核心力量訓練融入田徑訓練中,通過訓練計劃的制訂,訓練內容、方式的科學設計,實現核心力量訓練的有效運用,在進一步增強學生核心力量的基礎上,優化田徑訓練的實效性,充分發揮核心力量訓練在小學田徑訓練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朱婷.核心力量訓練在田徑訓練中的作用研究[J].田徑,2023(11):11-13.
[2]鮮旭東.核心力量訓練在青少年田徑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田徑,2023(11):50-51.
[3]馬秀利.核心力量訓練在小學田徑訓練中的應用價值與方法探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3(8):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