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仙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蓬勃發展,林業建設已與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林業不僅肩負著生態產品的重任,還要維持林業產品的持續輸出,以此來看,林業發展有利于更好地滿足人民時美好生活的需要。基于此,本文以林業產業為主體,探究其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林業產業;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引言: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有了質的飛躍,但生態環境問題也隨之而來,隨著綠色生態意識不斷上升,保護綠色生態已成為全世界人民共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標志著我國進入全新時代。林業質量上升是必然趨勢,有利于維護生物多樣性,增強綠色森林覆蓋面積,促進林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林業發展使命。林業產業是生態文明建設主要目的,提升結構優化的重要方向,引領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林業工作的高質量課題。
1林業產業現存的問題
1.1人民缺少對林業發展的重視程度
現如今,部分人對林業產業發展的思維方式還較為傳統,僅僅停留在保護山林川源的思想當中,但沒有發散性思考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包括解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需要大力發展高質量林業來完成,及未意識到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生態層面是林業產業。所以,許多非中心城市都沒有將林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納人城市經濟整體發展計劃中來,出臺的相關政策并不能正確符合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局限林業發展的機會。
1.2服務體系完善度差
當前,林業產業的發展受到三方面的限制,一為財政支持、二為技術支持、三為信息服務體系中,尤其是信息服務體系中的人才服務與品牌服務僅僅停留在喊口號的階段。此外,各地林業服務站設施長久以來無人更新,設備老舊,功能不全,林業技術人員相對缺少,各地出臺政策對林業幫扶作用較小。此外,科技轉化服務模式較為單一,未形成完整的產、學、研三方面的體系建立。
1.3林業基層科研項目實施難度大
在我國基層林業科研項目中,數量較小且缺乏科研經費,嚴重阻礙我國林業的科研技術發展。與此同時,我國科研存在整體周期較長,高科技林業技術人員缺乏,整體收益較慢的缺點,這也是基層林業項目向上申報科研技術科的科研項目極為困難。此外,我國基層林業的科研身負重任,肩負各種資料上報問題及扶貧任務,以至于基層林業技術人員不足以完成林業科研項目。
2促進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2.1重視林業產業的內部創新
創新能力能夠帶給各行各業全新的生命力,同林業產業也是一樣,能夠保障林業高質量發展。創新投入主要圍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科技與設備的投入,另一方面則是技術創新人才的培養。在這二者中,人才的培養起到關鍵性作用,在林業產業發展中,人才培養關乎到林業產業發展內涵的高度,林業產業若想向高質量發展方向前進,需要引進高級技術人才,并在各大高校開展技術人才培養政策,確保適應新時代的社會發展趨勢。
充足的資金可以引進高級技術人才,以此推動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人才培養還需資金與技術的雙重支持,通過資金支持來吸引更多專業性人才投入到林業建設中。
2.2壯大林農經營主體,促進生態產業發展
創新技術經營服務功能,能夠強化林業部門中各部的協調,優化技術經濟幫扶機制,從而建立林業產業種植、自然生態旅游、生態產業搭建等圍繞林業綠色產業的一站式服務,其中還包括資金貸款、技術培訓等多方位對接服務。
例如,河南省南陽縣,由于政府力度不斷增加,及時為10500多名林業勞動者提供無息創業擔保資金約7200萬元,政府幫助各林業勞動者解決70多個難題。除此之外,政府還支持林業勞動者維持林農經營拓寬發展思路,推動110多個林農新品種、新發展、新技術等縱深發展,加快林業發展進程,優化林業發展結構,促進林業產業升級,提高林業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2.3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手段促進林業進步
采用現代化高科技技術,以集約化經營模式培養高質量森林,從而加速生產優質工業木材。其主要目標在于用最少面積種植樹木生產最多的用材,從而推動林業發展取得更高生態效益。同時,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體系,包括用適當的生物遺傳方法在分子水平改良選育優良新品種;采用相應的生產作業方式,如使用速生短輪伐模式培育造紙林等。
結語:發展高質量,高水平的林業產業是國家生態文明發展的重要一步,而且還能有效促進社會生態的穩定繁榮,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是一項調動林業發展活力水平、實現興林和富民目標的重大戰略工程。
我國應在當前新形勢、新目標、新任務下認真研究林業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從而加速構建林業高質量發展體系,努力打造成為林業產業強國,以此改善目前的生態環境,繁榮地方經濟,實現林業富民的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