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唯傑

走進醫院進行身體檢查時,抽血往往是必不可缺的一個環節。有時,我們會驚訝地發現,為什么需要抽取那么多管血?這些血液到底都用來做什么了?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詳細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同揭開抽血檢查背后的秘密。
血液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攜帶著豐富的信息,可以反映出身體的各種狀況。通過抽取血液樣本,醫生可以對受檢者健康狀況進行初步評估,進而決定是否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因此,抽血檢查在醫學診斷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血液樣本可提供以下信息:
血細胞計數通過檢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可以評估身體的免疫功能、貧血程度和出血風險等。
生化指標?血液中的各種物質含量可以反映肝臟、腎臟、心臟等器官的功能狀態,如血清肌酐、轉氨酶、血糖等。
脂質譜分析通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蛋白等指標,可以評估心血管系統的健康狀況。
炎癥標記物檢測?血液中的C-反應蛋白、血沉指標可以幫助發現體內是否存在炎癥反應。
免疫學檢測?檢測抗體、免疫球蛋白等指標可以評估免疫系統的功能狀態。
病原體檢測血液樣本也可以用于檢測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有助于診斷感染性疾病。
很多指標不能用同一管血,需要采用不同的采血管,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護士給你抽血的時候,采血管的“帽子”(蓋子)是不同顏色的。
紅色“帽子”這種采血管里面是不含任何添加劑的,主要用于生化和免疫學的檢查,如肝腎功能、風濕的檢查。
黃色“帽子”采血管里面含有促凝劑,可以加速凝血,適用于急診系列化驗及一些需要血清的標本,如腫瘤標志物的檢查。
綠色“帽子”采血管內添加有肝素,臨床常用于血流變、血氣分析。
紫色“帽子”采血管內有乙二胺四乙酸,臨床常用于血常規、血型鑒定、交叉配血、糖化血紅蛋白等血液學檢查。
黑色“帽子”采血管內有枸櫞酸鈉,用于血沉的檢查。
盡管抽一管血可以查很多項目,但是這些項目是同一類別的。例如查血型和血常規,可以了解我們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等基本情況,可以用一管血。而不同類型的抽血化驗,需要采用不同的采血管,送去不同的檢驗部門,用不同的機器來進行化驗。例如生化和電解質、凝血功能、乙肝五項、腫瘤指標、甲狀腺功能等,每一種檢查都需要一管血。不同的化驗項目,對血液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有的血液需要抗凝,有的不需要,所以要采用不同的抽血管。有些特殊檢查項目比如基因檢測、腫瘤標志物檢測等,檢查需要提取血液中的特定物質,進行更深入的分析。由于其操作的復雜性和精確性要求,醫生通常會抽取更多的血液,以確保檢查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血液備份的意義?我們需要考慮實驗室的操作規范和質量控制。在血液樣本的處理過程中,可能會存在誤差和損耗。為了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醫生通常會抽取稍多于實際需要的血液量,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有些檢查項目,可能需要多次重復檢測以確認結果,這也需要更多的血液樣本作為備份。
血液采集有限制,不必過于擔心?當然,抽取血液樣本并不是無限制的。醫生會根據檢查項目的需要,和患者的身體狀況,來合理確定抽血量。對于某些特殊患者,如老年人、兒童或體質較弱的人,醫生會特別注意抽血量的控制,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抽血注意事項?在抽血過程中,要保持放松和配合,避免因為緊張或恐懼而影響抽血的順利進行。抽血后要注意休息和觀察,如有任何不適或異常情況,應及時向醫生反映。為了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抽血前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飲酒等可能影響血液成分的行為。此外,我們應該理解并積極配合醫生的抽血要求,同時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抽血后的反應。
為了減少疾病發生,減少不必要的檢查,我們還應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方式來促進身體健康。比如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合理飲食,適量運動,避免不良嗜好等。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還能增強我們的抵抗力,降低患病的風險。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及時發現并治療潛在的健康問題。通過理解和配合醫生的抽血要求,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時采取措施維護健康。同時,我們也要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和心理健康,讓生活更加美好。
編輯|孫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