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琳
摘要:目前,國有企業溝通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缺乏為員工建立公平交流的機會,從而很難建立較為暢通的溝通渠道;溝通形式上還比較單一,溝通渠道缺失嚴重;缺乏重視組織管理溝通結果等。這些問題會影響國有企業的溝通效果,不利于其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為此,本文主要從有效溝通的角度,論述提高溝通管理的有效方法,旨在提升國有企業的溝通水平,從而助力其長久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溝通;管理
DOI:10.12433/zgkjtz.20241222
一、提高國有企業組織溝通的意義
首先,溝通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基礎,有效的溝通是國有企業高效運行的關鍵。溝通是指為員工建立平等的對話平臺,在溝通中與員工發生思想碰撞,有助于吸收一些好的想法與建議,從而為企業的組織管理提供好的思路。對于國有企業的管理來說,良好的溝通是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效果的關鍵,為國有企業管理提供較為可靠的經驗,有助于完善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夯實管理基礎,提升管理水平。
其次,良好的溝通可以提升市場競爭力。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企業也要基于時代的發展變革。這就要求國有企業必須基于時代的發展制定相應的溝通體系,重視運用溝通的方式進行管理。同時,溝通也需要從多角度著手,讓企業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提升市場適應性,從而助力企業長久發展。
最后,國有企業需要一定的溝通,有效的溝通可以為其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有助于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相關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這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國有企業組織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國有企業未認識到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導致未根據其管理需要制定較為完善的溝通體系。很多時候,都是管理人員直接對員工發號施令,并未考慮員工的真實想法與感受,很難建立較為暢通的溝通渠道,影響了管理效果。同時,部分企業雖然開始重視溝通的重要性,但在實際落實方面效果不佳,存在形式主義,不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比如:在國有企業內部,限制溝通方式,各個部門只進行零星的溝通,或只在相關會議上溝通,導致溝通渠道受限,難以形成較為有效的溝通方式,不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實際溝通過程中,管理人員還會出現不耐心、不用心等情況,相關技巧、方式無法滿足溝通要求,導致與員工之間的溝通效果不佳。
其次,國有企業在溝通形式上還比較單一,相關溝通渠道缺失。一般來說,國有企業在溝通過程中,通常只有口頭傳達和書面形式兩種方式。口頭多以會議、面談等形式開展,但實際的溝通效果不佳,無法滿足國有企業管理的要求。比如:常態化的開會,許多員工在會議上溝通的積極性并不強,也有一些會議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任何溝通的意義和價值,影響了員工的積極性,不利于為企業管理提供參考。同時,較為有效的溝通渠道缺失嚴重,多為一些橫向溝通渠道,而缺乏縱向溝通,實際溝通中存在一些不足。
再次,國有企業存在缺乏重視組織管理溝通結果的情況。在實際溝通中,一般主動權都在管理方,員工缺乏主動溝通的權利,存在被動的情況。同時,對于溝通的成果缺乏重視,未根據溝通中得到的意見與建議對管理方式進行優化、完善,無法服務于企業管理。另外,各個部門還可能存在互相猜忌的情況,互相敵視勝過合作,不僅會導致內部出現惡性競爭,也會影響管理的效率與質量。此外,國有企業在溝通過程中未引入先進的溝通手段,從而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信息。
最后,國有企業缺乏健全的管理溝通體制。有效的溝通需要較為完善的制度作為基礎,如果相關溝通制度不完善,容易出現個人專制的情況,導致很多人只考慮自我。同時,在實際溝通中,還存在交流范圍與目的不明確的情況,導致溝通效率低,無法滿足溝通要求。
三、提高國有企業組織溝通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強化溝通意識
國有企業應加強員工對溝通的認識。第一,在溝通中,應重視企業文化的融入。這就要求重視企業文化對溝通效果產生的影響,這不僅可以有效引導員工針對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反饋,同時也能約束員工,助其改進不足,并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及工作熱情,培養其職業精神,保障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第二,在溝通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真誠對待每一位員工。在溝通中,管理人員應堅持人性化管理,積極收集員工提出的意見與建議,并結合企業發展需求,對管理進行優化完善,并重視管理中的激勵部分,加強與員工之間的聯系。比如:在溝通中,企業根據溝通信息及時對優秀員工給予表揚和獎勵,并對違反勞動紀律、無法勝任工作的員工給予適當的懲處,以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機制體系,提升管理能力,以便提升員工的溝通意識,從而提升管理水平。
第三,國有企業要積極滿足員工的愿望,樂于傾聽員工的抱怨,同時也應尊重員工的想法,借助溝通讓他們參與企業發展及重大事項的決策,有助于加強員工對溝通的主動性。
(二)保障渠道順暢
首先,要提高國有企業溝通渠道的暢通,除了轉變理念提升技巧外,還需要建立有效的、多元化的溝通渠道,從而為雙方高效、順暢的溝通提供平臺。比如:借助信息技術的方式,如釘釘、騰訊會議等一些辦公的軟件,利用信息軟件溝通,及時搜集員工的意見與建議,能提高企業溝通的便利性,有助于為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議。
其次,國有企業應搭建宣傳欄、意見箱等正式的溝通渠道,如果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對工作有意見或建議,可以通過匿名的方式提出看法,為國有企業的管理提供參考,拓寬管理溝通的覆蓋面。
再次,國有企業可以運用非正式溝通的方式進行溝通與管理工作。比如:利用團建、年會等方式為員工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這不僅能夠緩解傳統溝通工作中較為嚴肅的情況,也能增強員工的溝通積極性,使其在較為輕松的氛圍中溝通工作,為企業管理提供優化建議。
最后,國有企業應暢通溝通渠道,比如:改變傳統的逐級上報、層層批準等單一的溝通模式,在內部建立多角度、雙向及多級的溝通機制,并形成管理層、部門領導及普通員工的多層次溝通機制。
(三)完善溝通管理體系
首先,國有企業應重視溝通制度的作用,由于其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建立完善的溝通制度不僅可以提升溝通效果,也能發現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及時制定解決措施,從而保障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因此,國有企業應重視建立完善的企業管理溝通制度。一是應基于時代的發展特點,積極改變管理觀念,根據管理的實際情況建立管理溝通制度,并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溝通效率。
二是應做好前期調研工作,基于傳統的企業管理經驗,結合自身的發展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再設計管理溝通體系,以保障制度的實用性。
其次,在溝通與管理過程中,國有企業需要做好培訓引導工作。管理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核心內容,管理人員的認識是決定管理效果的關鍵。國有企業必須為管理人員建立溝通培訓體系,不斷引導人員改變溝通觀念,提升其對溝通的重視。部門負責人擔任部門的管理責任,而人力資源部門則是環境的構建者、指導者、監督者,為企業管理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通過開展培訓,可以讓管理人員清楚地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增強管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同時提供一些參考意見,進而保障企業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轉變溝通觀念
國有企業應轉變溝通觀念。首先,應建設溝通文化,以此形成文化合力。為了建立完善的管理溝通機制,應在內部建立相應的文化氛圍,提升各個部門及層級的理解與溝通,同時形成凝聚力,使員工之間互相合作。
其次,多開展文化活動,如研討會、沙龍等,并引導各級人員參與,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幫助人員感受企業文化的魅力,這有助于為溝通工作提出一些有創意性的建議。
再次,將溝通與團隊建設、思想政治、黨建工作等相結合,以此發揮出企業文化的魅力,構建完善的溝通機制,還能鼓勵全體員工為企業管理工作出謀劃策。
從次,為了提升溝通技巧,國有企業應做好規劃,基于有效性、實用性、針對性、目的性等方面明確溝通定位,并保障員工與管理人員主動提出溝通意愿。同時,還應根據企業管理的周期制定相應的溝通方式、溝通內容、溝通時間等,以保障管理溝通工作的順利進行。
最后,重視溝通前的準備工作。比如:管理人員應明確目標任務、標準、工作流程、結果、員工能力等,并在溝通階段制定時間計劃、管理計劃等,以保障在溝通反饋過程中有據可循。同時,基于不同對象和不同情境選擇相應的溝通方式,并在溝通的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肯定及開放的態度,從而積極解決員工遇到的難題,保障企業管理工作有序進行。
四、結語
總之,良好的溝通是管理的重要基礎,可以提升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助于其更好的發展。為此,本文主要總結了以下溝通措施:“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收集員工提出的意見與建議,并結合企業的發展需求,對管理進行優化完善,并重視管理中的激勵部分,加強與員工之間的聯系;借助信息技術的方式,利用信息軟件溝通,及時搜集員工的意見與建議,提高溝通的便利性;做好前期調研工作,基于傳統的管理經驗,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再設計管理溝通體系,以保障制度的實用性;開展文化活動,如研討會、沙龍等,并引導人員參與,從而幫助人員感受企業文化的魅力,為管理溝通工作提出有創意性的建議。通過實施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國有企業的溝通水平,這有助于提升管理能力,從而促進其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宮蕊.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效溝通的實現[N].山西青年報,2021.
[2]戴秀麗,蔣成峰,王輝,郭智鵬.國有企業黨群溝通管理:理論創新及提升路徑[J].江蘇商論,2019(10):107-110.
[3]秦怡.關于國有企業績效溝通的有效性分析[J].現代商業,2017(33):104-105.
[4]侯志峰.關于國有企業管理溝通問題的探析與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