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宇
2023年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推出的《中國奇譚》,以其對中國傳統故事創新性的表達,成功地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間故事以現代視角重新演繹,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賦予了作品新的時代氣息,成為中國動畫行業一張嶄新的中國名片。該系列動畫的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通過重塑傳統角色、創新敘事方式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個維度展開。
一、重塑傳統角色
《小妖怪的夏天》改編自《西游記》,但不同于原著的“降妖”主線,本片以一個小豬妖的視角,講述了不同于以往的神話故事。其中,對傳統角色的重塑主要體現在對小豬妖和孫悟空形象的創新上。
“妖怪”在民間故事中通常作為邪惡的代名詞,而在本集動畫中,導演打破了人們對其的固有印象,將關注的重點移至小豬妖自我成長、自我意識覺醒的全過程。小豬妖主要的任務是幫助老大“抓唐僧”,最終喝一口“唐僧肉湯”。面對繁重的任務,小豬妖從接受老大所給的傳統方式去解決任務,到創新方式去完成任務。盡管最終被否定,但小豬妖并沒有自我放棄,而是最終遵循內心的想法,幫助師徒四人取經,完成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調控”的自我意識覺醒。
孫悟空,作為國人心中的一個文化符號,在《小妖怪的夏天》中成為一種文化象征和背景元素。其性格不再由第三視角來呈現,而是由主角小豬妖揭開,孫悟空的身份和智勇雙全、法力無邊等特質得到了隱喻性的體現,使小豬妖對個人身份和命運有了新的期待。同時,在孫悟空與小豬妖的互動中,孫悟空這一角色又回歸到傳統形象上,假死的小豬妖蘇醒后,孫悟空送給它三根保命毫毛,體現出孫悟空身上凝聚著的破除黑暗、向往光明的精神。
二、創新敘事方式
《中國奇譚》中的《小妖怪的夏天》在敘事方式上巧妙地運用了設置懸念與劇情反轉來吸引和保持觀眾的興趣。
懸念的設置是通過不完全透露信息或故意留下疑點來吸引觀眾繼續關注故事的發展。例如,在本集中,故事一開始提出小妖怪們“抓唐僧”的計劃,但畫面中從未出現過師徒四人,而是通過一系列引人入勝的情節,逐漸引發觀眾的好奇心。隨著故事的深入,動畫向觀眾展示了不同于《西游記》原著中的“抓唐僧”。
反轉的運用則體現在關鍵時刻改變故事情節的發展方向,打破觀眾的預期,從而產生強烈的戲劇效果。小豬妖在傳統思維模式中被認為是邪惡的化身,但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逐漸發現它其實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普通人”,使其形象更加立體豐滿。
《小妖怪的夏天》在關鍵節點設置懸念,并在適當的節點進行反轉。如小豬妖被打倒后的生死懸念,以及最后揭示真相時產生的反轉。這種敘事方式使故事更加引人入勝,也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充滿了期待和驚喜?!缎⊙值南奶臁吠ㄟ^設置懸念與劇情反轉的敘事方式,成功地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并使觀眾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既能體驗到緊張刺激的情節發展,又能感受到溫馨感人的故事內涵。
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奇譚》作為一部承載中國文化深厚底蘊,同時又展現現代審美追求的動畫作品,成為中國文化的新名片。它的成功,正是源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創新性的傳承。在創作上,以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為基礎,融合了中國元素和水墨韻味。這些精神力量與視覺元素的結合,提升了作品的審美價值,加深了觀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并激發他們對美的追求和對文化的思考。《中國奇譚》作為一部優秀的國產動畫作品,不僅繼承和發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新,激發了觀眾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情,對于中國動畫的發展和繁榮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孝道與勤奮作為中華傳統美德,對于塑造中國人的品性、促進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缎⊙值南奶臁分?,小豬妖被賦予人格化特征,無論身處何地,始終攜帶著象征家庭的葫蘆,暗含它對家人的深切思念和依戀。盡管小豬妖在其工作中面臨著諸多壓力和挑戰,但他仍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完成了任務并且最終“離開浪浪山”。本片巧妙地將孝老愛親與奮斗精神等傳統美德融入小豬妖的日常,既貼合現代審美,又弘揚了中華傳統美德。
近年來,《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魚海棠》等動畫作品的成功,正是對中國動畫“尋找自我—認識自我—表達自我”覺醒的良好體現?!吨袊孀T》作為中國動畫在表達自我階段的一次有益嘗試,它不僅讓中國故事煥然一新,還促使觀眾深思文化傳承與發展。我們應該珍惜并深入挖掘豐富多彩的歷史典故和民間傳說,為文藝創作提供靈感來源,不斷探索創新文化的表達方式,與當代審美相契合,使中國故事在新時代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
(作者系長春師范大學文學院2022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指導教師:于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