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來,社會文化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普及,全民閱讀已然成為建設學習型社會、提升大眾文化素養的有力手段。公共圖書館作為大眾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提升素養、休閑娛樂的重要陣地,在推進全民閱讀中所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全民閱讀背景下,讀者服務工作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其質量與效能直接關乎讀者的閱讀體驗以及全民閱讀事業的發展。尤其在當前形勢下,要想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中的促進作用,為讀者提供更加高質量、深層次、多元化的閱讀服務,以促進全民閱讀事業的蓬勃發展,助推閱讀文化的廣泛傳播與普及,更要把讀者服務工作的優化置于關鍵位置,致力于服務質量與效率的協同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全民閱讀背景下的讀者服務工作展開探討,以期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讀者服務,以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
二、全民閱讀背景下做好讀者服務工作的重要性
全民閱讀背景下,讀者服務工作有其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對于促進全民閱讀事業的發展與社會文化的繁榮而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具體而言,做好讀者服務工作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是有助于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為讀者創設更為舒適、便捷的閱讀環境,確保不同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可以得到滿足,讓他們獲得更愉悅的閱讀體驗;[1]二是有助于引導讀者養成健康、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提供豐富多元的圖書資源、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能更好地調動讀者的閱讀積極性,引導他們進行持續性閱讀;三是有助于提升全民文化素養,依托專題講座、文化展覽等活動的開展,可以讓更多人從中受益,提高大眾整體文化素養;四是有助于促進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使傳統文化進一步得到傳承與弘揚,通過推廣經典文化作品、舉辦傳統文化活動,可以提升讀者學習、弘揚傳統文化的興趣,主動加入優秀文化的傳承工作中。總之,全民閱讀背景下的讀者服務不但關乎讀者個人的學習與發展,同樣也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文化傳承與發展,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優質的讀者服務可以讓知識的力量惠及更多人,為全民閱讀事業增添新的活力與動力,助推其繼續邁向新的高度、步入新的階段。
三、全民閱讀背景下做好讀者服務工作的措施
(一)應用現代技術手段,提供個性化閱讀服務
信息化時代,讀者在閱讀方面的個性化需求愈發明顯。公共圖書館為了更好地滿足讀者需求、實現長效化發展,在提供服務時必須注重創新,從多方面著手,秉持個性化原則,為讀者提供定制化的服務與個性化的閱讀推薦,致力于更優質的閱讀服務。
一是要做好讀者調研與需求分析。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針對不同類型的讀者群體做好分類與研究,對讀者的檢索記錄、借閱歷史、意見反饋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不同讀者的閱讀習慣、興趣偏好及信息需求,從而建立讀者畫像。比如說,通過大數據分析讀者閱讀的書籍類型、閱讀時長、借閱頻次等了解讀者的實際需求,為后續的定制化服務與個性化推薦提供更有利的數據支持與參考依據。二是要基于讀者調研與需求分析的結果,借助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手段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推薦,有針對性地為讀者推薦更適合的閱讀素材。[2]三是要定期針對定制化服務與個性化推薦作出質量評估與適時優化。比如可以構建并完善讀者反饋系統,就讀者的建議與反饋展開深入分析,及時調整與優化推薦算法與定制化服務,在調整服務內容、健全服務模式之余,能夠進一步提高服務的針對性與便捷性,以提高讀者的滿意度。同時,還要多多留意讀者需求的變化情況,為讀者提供能適應其需求變化的優質服務。
(二)建立數字化平臺,構建智能化管理系統
全民閱讀背景下,公共圖書館依托大數據技術,能為讀者提供更精準、高效、便捷的服務,進一步突破服務的時空局限,讓讀者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
一是公共圖書館應加快數字化平臺的建設步伐,確保讀者可以基于自身需要在線獲取所需資源,時時處處皆能享受到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繼續優化遠程服務,諸如組織線上講座活動、開展網絡培訓課程等,借助網絡技術突破時間與地域的限制,讓更多讀者因此受益;同時,可以提供專門的線上私人讀書顧問服務,由專業人員為其提供閱讀建議與專項服務,比如推薦新書、專題、作者等,借助大數據技術實現實時性的服務響應,確保讀者在各個時間段皆能順利獲取到所需要的信息與服務支持,提供更加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3]
二是在智能化管理與運營方面,應構建智能化管理系統,依托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完善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與運營方式,提高信息管理與資源利用的實際效率。比如配備更完善的智能化服務設施,積極引入各種前沿智能設備與技術手段,諸如自助借還書機、智能查詢終端、智能導覽系統等,讓讀者享受到更便捷的自動化服務。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助力下,還可以為讀者提供智能咨詢服務,及時為讀者解疑釋惑,為他們提供閱讀指導,實現讀者服務的全時段性。總之,有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在為讀者帶來更優質的服務之余,也為全民閱讀推廣事業的蓬勃發展添磚加瓦。[4]
(三)助力全民閱讀推廣,組織多種形式的讀者活動
當前形勢下,組織讀者活動愈發重要,公共圖書館應依靠不同形式的讀者活動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助力全民閱讀推廣事業的深入推進與持續發展。在實際工作中,要著重把握好如下要點。
一是組織多元化的主題閱讀活動,諸如專題講座、名家見面會、圖書推介會、主題展覽等,盡可能地滿足不同讀者群體的閱讀偏好與需求。也可以結合季節、節日等一些特定的時間點,規劃好相應的專項讀者活動,如新年讀書會、寒假讀書節等,讓活動更具趣味性。[5]二是組織互動體驗類活動,利用有趣的閱讀小游戲、新書點映、閱讀馬拉松等活動,讓讀者在活動中既習得知識又感受到樂趣。同時,還要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充分運用虛擬現實技術、互動展示等手段,諸如數字展示、互動科技體驗等,營造沉浸式的閱讀氛圍,提高整個讀者活動的趣味性與現代感,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切實感受到閱讀的魅力。三是強化社群互動與交流,通過組織讀者俱樂部、讀書會等途徑創建閱讀社群,為趣味相投的讀者創造交流想法、分享圖書的機會與空間。比如可以立足于社交媒體與在線平臺創建虛擬社區,使讀者能夠在線分享書評、交流心得,在良性互動中共同成長與進步,與此同時,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將讀者活動的相關信息擴散至更多的受眾群體,以此增強活動的影響力,助推閱讀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四是面向特定的讀者群體或學科領域開展專業性的閱讀活動,諸如學術講座、專題研討會等,深化讀者間的學術交流與思維碰撞。比如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等專業人員加入活動中,提供更具專業性的建議與指導。五是在讀者活動中融入更多的傳統文化內容,比如組織傳統文化體驗活動,諸如古詩詞朗誦、書法展示等,在豐富活動形式之余也能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四)優化圖書采編工作,豐富圖書館館藏資源
采編工作是公共圖書館日常工作的基礎與重點,其在優化館藏資源建設、促進文獻資源流通、提高信息服務質量、支持學術研究活動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在全民閱讀背景下,更應高度重視采編工作,唯有確保館藏資源的優質性與多樣性,方能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信息服務。
一是要致力于圖書采編方案的創新與優化。圖書館采編人員應立足于本館資源配置現狀與工作實際,擬定針對性的采編方案,以提高館藏資源的豐富性與特色,比如,可以綜合運用主題采編、特別采編等手段,購置類型更多元、內容更獨特的圖書資源。二是為讀者提供針對性的采編服務,面向需求不一的讀者群體,開展針對性的采編工作,為他們提供專題書單推薦與個性化訂購服務。立足于讀者的反饋信息與借閱記錄,促進館藏資源結構的優化,購置類型豐富的圖書資源,以適應不同讀者群體的多元化閱讀需求。三是為讀者提供多元化的資源選擇,豐富館藏資源,讓讀者獲得更多的圖書選擇空間。公共圖書館應充分利用書目推薦、與出版社合作、參加書展等不同渠道,通過多渠道采編圖書資源。網絡時代,除紙質出版物之外,對數字資源等非傳統出版物的采編也要多加重視,要深化同數字資源供應商的交流與合作,豐富圖書館的館藏數字資源,采編類型更多元、內容更豐富的圖書資源,盡可能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6]
(五)加強多方合作,構建資源共享平臺
圖書館應深化同其他圖書館、文化機構、院校等的交流協作,統一采購,共享所擁有的各類圖書資源,致力于圖書資源的共享與服務的共通,拓展讀者服務和館藏資源的覆蓋面。同時,還要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推進不同機構在數字化服務領域的交流,協同開展全民閱讀推廣工作,形成一套統一的服務體系與資源共享標準。此舉可有效避免圖書購置的重復性問題,做到資源共建共享、互利互惠。比如可積極加入圖書館聯盟、共建數字圖書館等合作項目中,合作采編優質圖書資源,做到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提升整體服務水平。
(六)強化人才管理與建設,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服務團隊
讀者服務工作的高效推進需要以一支思想覺悟高、業務素養扎實、職責觀念強烈、工作作風優良的人才隊伍為支撐。公共圖書館應做好基本的培訓引導工作,加大人才管理力度,構建一支可以適應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的專業化讀者服務人才隊伍。具體而言,應做好如下工作。
一方面,要緊抓內部管理,制訂切實可行、針對性強的內部人才培養計劃,強化對現有工作人員的日常培訓,盡可能地創造更多的教育與培訓機會。確保每一名工作人員皆能牢記自身的工作使命,明確讀者服務的宗旨與標準,在工作中時刻以讀者為中心,以服務讀者為己任。增強工作人員的讀者服務意識,在日常工作中始終保持積極、溫和的態度為讀者服務。做好培訓與引導,為工作人員創造更多的培訓與學習機會,引導他們逐步提升自身業務素養與服務能力,以更好地適應全民閱讀背景下讀者多元化的閱讀需求。
另一方面,要做好外部招聘工作,摒棄以往“讀者服務等同于借閱服務”的固化觀念,致力于崗位體系的不斷健全和優化,基于讀者服務工作的具體需求、工作細節等對崗位體系進行優化調整,明確各個崗位的具體職責與詳細要求。在招聘工作中,應確保所聘人員具備多元化的專業背景與學科知識,從圖書館學、信息技術、文學等不同專業選聘人才,致力于服務團隊的跨學科性建設。此外,還要健全公正完善的激勵機制,全面推進相應績效考核與獎懲措施,激勵工作人員以更強烈的職責感與工作熱情參與到讀者服務工作中。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全民閱讀日益成為一種趨勢。全民閱讀背景下,讀者服務工作的質量與效能更顯重要。在實際工作中,通過提供個性化閱讀服務、建立數字化平臺、組織多種形式的讀者活動、優化采編工作、構建資源共享平臺、加強人才管理與建設等措施,可有效促進讀者服務工作的優化與創新,助推全民閱讀事業的持續發展,使閱讀在潛移默化中滲透至更多人的生活,協同創設積極向上的全民閱讀氛圍。
參考文獻:
[1]宮魯閩.論全民閱讀視角下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服務[J].中國民族博覽,2021(12):211-213.
[2]粟漫漫.全民閱讀視角下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服務[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06):173.
[3]肖茂彬.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再升級[J].文化產業,2024(02):76-78.
[4]劉巧.全民閱讀視域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創新探究[J].蘭臺內外,2023(34):64-66.
[5]林色芬.網絡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優化措施探析[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3,43(12):100-
101+104.
[6]閆淼.信息化背景下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3,43(12):102-104.
(作者簡介:黃日兩,女,本科,百色市圖書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讀者服務)
(責任編輯 張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