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江坤 黃呈兵 鄒藝坤 羅超



摘要:以糧倉密閉環境主要傷害危險源識別為研究對象,以入倉作業人員傷害事故防范為技術要點,采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出了對進出倉作業人員的傷害危險預警和事故風險控制技術,設計開發了一種能夠識別糧倉密閉環境的危險源并及時監控入倉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的倉儲人員安全入倉系統,并將其在漳州直屬庫進行應用驗證。結果表明,該系統通過建立作業環境檢測、危險監控預警等措施,可將安全生產隱患消滅于萌芽之中,最終實現安全生產、避免企業員工人身傷害事故發生。
關鍵詞:進出倉;安全;糧食;預警;系統
中圖分類號:TS210.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40124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afe warehousing system for warehouse personnel
Fang Jiangkun1, Huang Chengbing2, Zou Yikun3, Luo Chao4
(1. Zhangpu Directly Subordinate Bank of Fujian Grain Reserve Management Co., Ltd., Zhangzhou, Fujian 363213; 2. Xianyou Directly Subordinate Bank of Fujian Grain Reserve Management Co., Ltd., Putian, Fujian 351251; 3. Zhangzhou Directly Subordinate Bank of Fujian Grain Reserve Management Co., Ltd., Zhangzhou, Fujian 363005; 4. Beijing Changshun Anda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176)
Abstract: Tak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injury hazard sources in the confined environment of the grain silo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aking the prevention of injury accidents of the operators entering the warehouse as the technical point, using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the injury risk warning and accident risk control technology for operators entering and leaving the warehouse is proposed, and a safe warehousing personnel entry system that can identify the danger source of the closed environment of the grain silo and timely monitor the personal safety of the warehouse operators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and it is applied and verified in the Zhangzhou direct warehou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stem could eliminate hidden dangers in production safety in the bud by establishing measures such as operation environment detection, dang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and finally achieve safe production and avoid personal injury accidents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Key words: in and out of the warehouse; safe; grain; early warning; system
近年來,國內糧食行業先后發生多起糧食進出倉作業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大多數集中在糧食進出庫及倉內密閉環境作業過程中[1-3]。糧食進出倉作業因其環境的特殊性,具有較強的危險性,其危險源存在于糧食進出倉各個環節,涉及多種類型。比如糧食輸送設備設計安裝缺陷造成的人員機械損傷、設備運作時的粉塵危害、糧堆不穩定引起的人員掩埋、設備安裝不穩定引起的高空墜落、糧倉缺氧引起的人員窒息、熏蒸處理不妥當造成的人員中毒等[4-6]。糧庫工作人員進入一個密閉的糧倉(有限空間)作業屬高風險作業,其存在的風險具有隱蔽性、突發性和復雜性,因此,作業前對作業環境進行安全風險檢測,消除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作業過程實時監控、預警,采取措施控制危害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前糧倉安全作業以制度要求為主,尚無有效科技手段智能識別作業風險,因而急需根據糧食倉儲行業安全生產管理要求,對進出糧倉內作業人員的傷害事故風險和科技防范技術開展系統研究[7-8]。
本文以保障糧食入倉安全為研究目標,根據現代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理念與安全生產技術,設計一種倉儲人員安全入倉系統并將其應用于實際倉房中,以期有效規避入倉作業人員的傷害事故,實現安全生產。
1 倉儲人員安全入倉系統的構成和技術路線
安全入倉控制系統是為糧庫工作人員進出倉提供的安全控制系統。該系統針對糧倉內環境情況,通過在倉內檢測點布置氣管,抽氣到倉外控制箱檢測倉內氧氣、二氧化碳及磷化氫氣體濃度(也可定制其他氣體檢測);通過檢測倉內氣體濃度,判斷是否可以進倉。系統是通過檢測氣體濃度超過標準后,禁止進倉或進倉后進行報警提示。同時,倉內安裝監控系統,對倉內人員進行實時動態監控,當作業人員發生跌倒或陷入危險、出倉人員與進倉人員數量不符時自動觸發系統報警功能,它是保證人身安全的一套控制系統。
1.1 產品構架
系統主要由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組成,硬件部分結構簡單,主要由氣管、電磁鎖和控制箱組成,其中氣管連接倉內和倉外,用于倉內氣體的抽取,電磁鎖安裝于倉門上,控制箱安裝于倉外。硬件構架圖見圖1。
1.2 功能架構
系統主要功能包括進出倉控制、倉內濃度檢測、遠程審批、數據記錄查詢等,系統功能架構見圖2。
1.2.1 參數設置
在觸摸屏上設置檢測時間和參數設置權限密碼。
1.2.2 賬號密碼設置
在觸摸屏上設置進倉賬號和密碼,強制進倉賬號和密碼。
1.2.3 進出倉控制
進倉前,在觸摸屏上登錄賬號,設備開始檢測倉內氣體濃度,當氧氣濃度≥19.5%,磷化氫濃度<0.2 mL/m3,二氧化碳濃度<0.5%,倉內氣體濃度正常,倉房門鎖自動打開,否則判定倉內氣體濃度異常,門鎖不會打開,同時聲光報警。如必須進倉,則發起審批,審批通過后,倉房門鎖打開,做好防護后進倉。
1.2.4 數據記錄
記錄人員進出倉時間、人員數量及倉內檢測的氧氣濃度,并可以進行查詢。
1.3 技術路線
1.3.1 入倉作業審批
需入倉作業人員可通過“人員安全出入倉”系統客戶端,發起入倉作業審批,負責人可通過線上(手機或電腦)進行遠程審批。
1.3.2 進倉權限設置
通過預設權限、賬號密碼,防止作業人員未經審批,或外來人員未經同意私自入倉。
1.3.3 入倉前檢測
人員進倉前系統自動檢測倉內氣體(氧氣、二氧化碳、磷化氫)濃度,判斷是否符合人員安全進入標準,并自動控制門鎖打開放行或關閉阻止。
1.3.4 作業過程實時監控
(1) 當作業人員進倉后,系統自動對倉內氣體濃度進行實時檢測,如作業過程中倉內氣體濃度超標,系統自動報警提示人員出倉。
(2) 倉內安裝行為識別攝像頭,對倉內人員進行實時動態監控,當作業人員發生跌倒或陷入危險時自動觸發系統報警功能。
1.3.5 人員出倉檢測
進倉作業完成后,系統自動檢測出倉人員數量是否與進倉人員數量相等,如人員數量不相等,系統自動發出報警提示,并阻止倉外人員關閉鎖止倉門,防止有作業人員被遺留在倉內。
1.3.6 作業記錄查詢
系統本地存儲作業審批、進倉人員賬號、隨行人員記錄,作業監控錄像等最近10組業務數據記錄查詢。
1.4 系統特點
1.4.1 安裝簡便
該系統無需更換倉門,只需在倉門上安裝電磁鎖和倉外安裝控制箱即可。
1.4.2 防熏蒸
該系統采集、控制部分全部安裝在倉外(見圖1),磷化氫熏蒸時對系統無影響。
1.4.3 進倉實時檢測
當人員進倉后,倉內氣體濃度實時檢測,如果倉內氣體氧氣濃度<19.5%,或磷化氫濃度≥0.2 mL/m3,或二氧化碳濃度≥0.5%,報警提示出倉。
1.4.4 進倉權限設置
通過預設賬號密碼,防止外來人員未經同意入倉。
1.4.5 記錄查詢
進出倉人員記錄及進倉后倉內最高濃度查詢。
1.4.6 遠程審批
倉內濃度超標后如需進倉可以發起進倉審批流程,負責人可通過手機或電腦進行遠程審批。
2 倉儲人員安全入倉系統的應用
2.1 應用倉房
漳州直屬庫P6倉,倉房規格24 m×42 m,堆糧高度6 m,設計倉容4 600 t。
2.2 系統安裝
2.2.1 主控制箱
在試驗倉門口墻上懸掛式安裝,主要由觸摸屏、可編程控制器、聲光報警器、氣體檢測儀、真空抽氣泵、電磁閥等組成。
2.2.2 電磁鎖安裝
在試驗倉原倉門上加裝電磁鎖。
2.2.3 攝像頭安裝
倉內安裝行為識別攝像頭,連接至系統主控制箱。
2.2.4 倉內氣體檢測點布置
在實驗倉內布置3個氣體檢測點,空間正中間布置1個檢測點,東西兩側分別布置1個檢測點。檢測范圍:磷化氫:量程 0~1 mL/m3,示值引用誤差±3% FS;氧氣:量程0%~25%,示值引用誤差±3% FS;二氧化碳:量程0%~3%,示值引用誤差±3% FS。
2.3 系統運行
現場設備安裝完成后開始進行系統實際運行測試。
2.3.1 運行步驟
第一步:系統采集錄入作業人員信息,設置人員密碼、權限。
第二步:作業人員通過系統客戶端發起、完成入倉作業審批。
第三步;作業人員到達現場,準備入倉作業。
2.3.2 系統操作
(1) 在系統主控制箱觸控屏上點擊輸入賬號和密碼,登錄“人員安全出入倉系統”。系統操作顯示界面見圖3。
(2) 點擊“進倉”按鈕,并確認“入倉隨行人員”后,系統開始自動檢測判斷倉內氣體濃度是否滿足安全指標。
(3) 系統檢測完成后,倉內氣體濃度安全達標,倉房電磁門鎖自動打開,并發出語音提示,允許進倉;如檢測氣體濃度安全不達標,則鎖止電磁門鎖,同時發出聲光報警提示,阻止作業人員入倉。
(4) 作業開始系統對作業過程進行實時動態監控,當監測到環境氣體濃度超標,或作業人員發生跌倒陷入危險時,系統啟動自動報警功能,提示作業人員搶救和緊急避險。
(5) 人員出倉檢測,作業完成系統自動檢測對比出倉與入倉人員數量是否相等,如人員數量異常,系統則發出報警提示并阻止倉外人員關閉鎖止倉門,防止有人員滯留倉內。
(6) 作業結束,作業人員出倉關閉鎖止倉門,確認無誤后點擊作業結束按鈕,系統恢復初始狀態并自動保存記錄業務數據的顯示查詢。
2.4 應用結果
實際運行測試自2021年5月16日—2022年11月12日;連續運行測試538 d。
對系統硬件安裝是否方便、功能是否穩定、檢測結果是否準確等方面進行了驗證。
2.4.1 電磁鎖
結構簡單,無需手動開鎖機構,緊急情況下斷電即可開鎖。直線吸力2 746 N鎖止狀態下人力無法打開。不破壞現有倉門結構易于安裝集成。
2.4.2 聲光報警器
大于100 dB;距聲源水平方向10 cm處;光源:紅綠兩色燈。聲音傳播范圍遠,顏色易于辨別。
2.4.3 倉內危險源氣體檢測
根據GB 30871—2022《危險化學品企業特殊作業安全規范》規定,設置氧氣安全濃度為不低于19.5%、二氧化碳濃度不高于0.5%、磷化氫濃度不高于0.2 mL/m3。
通過與人工數據對比(表1),氣體濃度檢測數據可完全代表倉內各處的氣體濃度指標,檢測用時短,檢測數據安全可靠。
2.4.4 行為識別攝像頭
可支持行為分析,具備跌倒檢測、走動檢測、人員靠近檢測、人員滯留檢測等行為分析判斷。當倉內人員發生異常情況時能自動觸發系統報警功能,對人員作業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危險傷害事故,能起到很好的前期預警作用,系統靈敏度高。
2.4.5 可拓展性
系統預留RS485、RJ45接口,可以與庫區信息化平臺實現全面對接。
3 結 論
本研究設計開發了一種能夠識別糧倉密閉環境的危險源并及時監控入倉作業人員人身安全的倉儲人員安全入倉系統,并將其在漳州直屬庫進行應用驗證,得出如下結論:① 該系統可以自動檢測倉內的危險源氣體,檢測結果與人工檢測結果一致,能夠準確反映倉內各處的氣體濃度指標;② 該系統通過自動檢測倉內危險源氣體的濃度,及時報警提示作業人員,能夠有效保障人員的作業安全;③ 該系統具有實施監測和出倉檢測功能,能夠及時發現倉內人員是否出現危險,在出倉時避免人員遺留倉內,確保人員全部安全出倉;④ 該系統安裝方便,性能穩定,能為倉儲人員入倉作業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參 考 文 獻
[1] 張杰.“轟”的一聲,糧倉突然倒塌[J].安全與健康,2009(21):29.
[2] 劉吉順.小粉塵也會釀成大爆炸[J].初中生,2009(23):56-57.
[3] 吳少堂,胡小中,劉繼輝,等.糧食倉儲行業安全生產現狀及對策分析[J].糧食問題研究,2018(5):12-16.
[4] 張濤,郝立群,彭揚,等.糧食倉庫有限空間作業有害因素辨識及預警防范[J].糧油食品科技,2015,23(S1):82-84.
[5] 楊振和,蘇振華,王東.糧庫進出糧人員傷害事故風險分析及防范研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7,42(4):10-15.
[6] 楊振和,蘇振華,鄧樹華,等.糧庫糧堆的分類與穩定特性研究[J].糧食儲藏,2017,46(5):11-15.
[7] 王維忠,楊文生,劉國梁,等.內蒙東北地區糧食出入倉作業安全管理淺析[J].現代食品,2022,28(8):7-10.
[8] 李林軒.糧食倉儲企業儲糧安全管理分析與探討[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0,35(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