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年代,舞蹈大有作為。回望百年征程,每一段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都鐫刻著舞蹈人不朽的印跡。禮敬先賢,我們緬懷一大批為中國舞蹈的發展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先輩們,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而舞”的初心,孕育出一部部紅色經典。
和平外交,舞蹈大有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外交流中舞蹈藝術潤物細無聲地為我國的和平外交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64年,毛澤東主席高度評價《紅色娘子軍》:“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對頭的,藝術上也是好的”。《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作為世界共舞的芭蕾經典作品,對今天中國的外交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中國式現代化,舞蹈大有作為。舞蹈是人類利用肢體語言表達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舞蹈藝術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明媚春天。中國社會對舞蹈藝術的需求與熱愛空前高漲。“沒有人的進步和發展就沒有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因此人的現代化是中國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加快推進教育強國建設,舞蹈迎來了學科的獨立,舞蹈從此面向全體學生,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關注社會的發展,以舞蹈美育提升公民的藝術素質,讓高品質的舞蹈藝術教育走進千家萬戶,是新時代對中國舞蹈的新要求。舞動是生命力的象征,舞動是對生命最真誠的熱愛。當代中國舞蹈藝術在追求培養精英人才的同時,應更多地關注舞蹈的社會屬性,努力以高品質的舞蹈服務社會,引領大眾廣泛了解舞蹈文化。舞蹈對人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貢獻。讓舞蹈面向不同的生命群體,舞出精彩人生;讓中華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充滿藝術氣息,煥發生機,舞出健康中國。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舞蹈大有作為。中國舞蹈史伴隨著中華文明走過了上下五千年。以舞記載歷史,以舞還原歷史。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舞蹈文化、華夏“絲綢之路”的歷史故事,以多元舞蹈的形式走向中華大地的每個角落,讓百姓了解“一帶一路”倡議,了解海上、陸路“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讓世界通過舞蹈了解中國,共同繪就“美美與共”的和平畫卷。
陳雯,藝術碩士,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負責人,教授,一級導演,碩士生導師,福建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中青年創作委員會副主任,主持2010文化和旅游部藝術規劃項目《民族民間舞在臺灣的傳承研究》,2015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小型作品《南下 南下》,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項目《閩臺民間舞蹈創作人才培養》,代表作有《展宏魁》《船政學堂》《星火燎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