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圍繞影視作品中的藝術語言展開討論,分析了藝術語言的不同形式和具體呈現方式。具體介紹了伊塞爾空白理念、非線性敘事結構、蒙太奇理論、鏡頭運用、行動語言和節奏把握等多個方面,并分析了其在影視作品中的具體應用,旨在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影視作品中的藝術語言,從而更好地欣賞和理解影視作品。
[關 鍵 詞] 藝術語言;影視作品;伊塞爾空白理念;蒙太奇理論
“電影是一門語言,它可以表達思想、情感和人類經驗。”這是法國導演讓-盧克·戈達爾對電影的描述。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通過多種藝術語言來表達其獨特的魅力。我們將探討影視作品中的藝術語言,包括文本中的藝術語言、熒屏中的藝術語言、表演中的藝術語言等方面。我們將從伊塞爾空白理念、非線性敘事結構、蒙太奇、鏡頭和藝術語言的行動性、節奏把握等方面展開分析,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影視作品中的藝術語言,以及它們如何為電影這門語言帶來豐富的表達方式和多樣的呈現效果。藝術語言系統地確立了特定門類藝術誕生期的核心內容,具體包括材料、工具與技術三要素,它們與藝術要表達的觀念性要素——功能,合起來構成了特定門類藝術完善的語言系統。[1]
一、藝術語言的形式
(一)文本中的藝術語言
文本中的藝術語言是指在影視劇本中的文字運用。這些文字包括對白、敘述和描寫等形式,通過藝術化的表達方式來展現故事情節和角色性格等內容。
1.對白語言
影視劇本中的對白通常不是平淡無味的說話,而是具有鮮明個性的語言表達,通過詞匯和語調等方面來體現角色的個性和情感狀態。
2.敘述語言
影視劇本中的敘述不是簡單地敘述事情的經過,而是通過藝術性的表現方式來達到情感的共鳴。例如,在《太陽照常升起》中,小說開篇就通過獨特的敘述方式展現了一種孤獨、無奈的感覺:“太陽升起時,我總是覺得特別孤獨。有時候,我甚至覺得,整個城市,整個世界,就只剩下我一個人。”
3.描寫語言
影視劇本中的描寫也往往運用一些比喻、隱喻、象征等手法來展現人物形象和情感狀態等。如在《紅樓夢》中,就通過對寶玉心理的描寫,來展現他內心的糾結和復雜情感。
(二)熒e0DvxWJ3umpjXajkL45YvQ==屏中的藝術語言
熒屏中的藝術語言是指在影視作品中所運用的視覺表現形式,包括畫面構圖、色彩搭配、特效等方面的表現。
1.畫面構圖
影視作品中的鏡頭取景、相機移動和人物動作等元素組合,可以呈現出一幅具有美感、情感和藝術性的畫面。在影視作品中,畫面構圖的運用可以通過擺放人物、場景和物品的位置,以及相機角度和運動方式的選擇來體現。例如,在電影《霸王別姬》中,導演運用斜角度鏡頭和對稱構圖來營造出濃郁的古典美感,同時呈現出人物關系的緊張和復雜。
2.色彩搭配
在影視作品中通過顏色的選擇和組合可以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通過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達到不同的情感效果。例如,在電影《黑天鵝》中,導演通過灰暗冷峭的色彩搭配,呈現出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和痛苦。
3.特效
特效是指在影視作品中通過計算機技術、實景拍攝等手段營造出無法在現實中實現的效果。例如,在電影《阿凡達》中,導演運用3D技術和動態光影效果創造出一個虛構的世界,展現出了奇幻的視覺效果。
(三)表演中的藝術語言
表演中的藝術語言是指影視作品中演員的表演方式和語言,包括肢體語言、表情、聲音等方面的表現。演員通過這些表現形式來傳遞情感、展現角色特點和塑造角色形象。
1.肢體語言
演員在表演時一般通過身體的動作和姿勢來傳遞信息和情感。例如,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主人公安迪在被監獄長逼迫時,通過抬起雙手和伸展身體來表現自己的無奈和絕望,這種肢體語言的運用可以讓觀眾更加深入地理解安迪的內心。
2.表情
演員可以先在表演中通過面部表情來傳達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狀態。例如,在電影《海角七號》中,女主角在演唱歌曲《愛情轉移》時,通過微笑和眼神的變化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和感動,這種表情的運用能使觀眾更加感受到角色的情感。
3.聲音
聲音是演員在表演中通過聲音的語調、音量、速度等方面的表現來傳達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狀態。例如,在電影《湄公河行動》中,演員張涵予通過沉穩而堅定的聲音來塑造自己的角色形象,展現出一個硬漢的氣質和決心。
二、 文本中藝術語言的呈現方式
(一)伊塞爾空白理念的具體呈現與運用
伊塞爾空白理念是一種創作思想,指的是通過刻意留白的方式來達到某種藝術效果的手法。這種理念最初由日本的藝術家伊塞爾提出,主張通過留白來激發觀眾的想象力,讓觀眾在缺失的部分自行填充想象,從而達到更加深刻和持久的藝術印象。伊塞爾的接受美學研究,主要是關于文學閱讀的理論。他把閱讀過程作為文本與讀者之間一種活生生的關系來掌握和描述,認為文學作品作為審美對象,是在這個閱讀過程中被動態地構成的。文學作品有兩極,藝術的一極是作者的文本,審美的一極則是由讀者完成的現實,作品是本文與讀者的結合,所以伊塞爾的理論就是研究在閱讀過程中發生的本文與讀者的相互作用。[6]
在影視劇的創作中,伊塞爾空白理念的運用非常廣泛。對白留白是一種運用伊塞爾空白理念的常見手法。例如,在電影《無間道》中,主角之一的警察陳永仁在和黑幫分子劉建明對話時,留白的時間很長,這就增加了緊張和懸疑感,讓觀眾更加期待和關注下一步的發展。
(二)非線性敘事結構的具體呈現與運用
非線性敘事最早起源于文學領域,是影視作品中常用的一種敘事手法。以非傳統的時間順序來呈現故事的敘事方式。在這種敘事結構中,時間上的先后順序并不是按照線性時間進行展示,而是按照敘事的需要,通過閃回、倒敘、交叉等方式來展現故事的時間線。與傳統線性敘事相比,非線性敘事更加靈活多變,可以讓故事更加引人入勝、復雜多樣,從而增強觀眾的審美體驗和心理反應。
倒敘是一種常見的非線性敘事手法,其通過反轉故事的時間順序來展現故事情節。倒敘可以將觀眾帶入故事的高潮部分,然后再向前展現整個故事情節。如在電影《盜夢空間》中,導演諾蘭就采用倒敘的方式來展現整個故事情節,將觀眾帶入故事的高潮部分。
閃回是另一種常見的非線性敘事手法,其通過回顧過去的事件來揭示現在的情節。閃回可以為觀眾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除了倒敘和閃回,影視作品中還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非線性敘事結構,如平行敘事、鏡像敘事等。非線性敘事結構的應用可以為影視作品增添更多的藝術效果,為觀眾帶來更加獨特和豐富的觀影體驗。
三、視聽語言呈現方式
(一)蒙太奇的具體呈現與運用
蒙太奇理論是一種電影語言創作理論,最早由蘇聯電影導演兼理論家基里洛夫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它是指將不同的畫面或場景進行組合和剪輯,創造出新的意義,使電影創作者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視覺符號和符號關系來表現故事情節、角色性格和情感等。伴隨著電影的誕生,剪輯也在不斷地發展完善,從早期盧米埃爾兄弟的單鏡頭影片到喬治 · 梅里埃的停機再拍,再到大衛 ·格里菲斯的場面內部鏡頭切換的平行交叉蒙太奇;從蘇聯電影大師的理性蒙太奇理論到安德烈 · 巴贊的長鏡頭理論,剪輯對于一部影片意義重大。偉大的電影導演奧遜 ·威爾斯也如此評價電影剪輯:“重要的是每個鏡頭持續多長時間和這個鏡頭后面接的是什么,電影全部的表現力就在于此”。[3]蒙太奇理論在影視作品中應用廣泛,其具體呈現形式有多種。下面我將以一些具體案例來說明其運用。
快速剪輯是蒙太奇中常見的手法之一,它通過剪輯大量的短片段,快速地展現事件的發展。例如,電影《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中,大量的快速剪輯營造出了一種緊張激烈的氛圍,讓觀眾感受到了電影中的危機感。
畫面對比也是蒙太奇的一種運用方式。通過對比兩個或多個畫面,可以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例如在電影《教父》中,畫面中交替出現了邁克爾和他的對手卡洛,雙方的畫面風格、角度、光影等都有所不同,這種對比突出了兩者在故事中的對立關系,加強了劇情的沖突性。
(二)鏡頭的具體呈現與運用
在影視制作中,鏡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種通過不同的拍攝角度和鏡頭運動來呈現畫面的技術,可以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內心世界,更直觀地感受到情節的發展,常見的鏡頭有長鏡頭、中鏡頭、特寫鏡頭、逆光鏡頭等。電影鏡頭是電影的基本構成單位,由畫面、景別、拍攝角度、鏡頭的運動、鏡頭長度、鏡頭聲音等要素組合而成。在電影中,經典鏡頭可激發人的情感,一方面鏡頭可突出強調電影的主題,另一方面鏡頭留白留存的想象空間,能逼真地展現實際生活。[4]
除了拍攝角度,鏡頭運動也是影視制作中的重要部分。追蹤鏡頭是一種常見的鏡頭運用方式。通過這種鏡頭方式,觀眾可以跟隨影片中的人物或物品的運動,以達到更加真實的感受和參與感。在具體應用中,不同的鏡頭運用方式也有不同的效果和表現方式。比如,使用特寫鏡頭來表現人物情感狀態時,要選擇恰當的角度和光線,以突出人物的表情或者眼神等重要細節。使用追蹤鏡頭時,需要考慮場景的構圖和人物的動態,以達到流暢自然的效果。鏡頭作為影視作品中的一種藝術語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恰當的鏡頭運用,可以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和情感體驗,增強影片的藝術性和表現力。
四、 表演中藝術語言的呈現方式
(一)藝術語言行動性的具體呈現與運用
影視作品中,演員的行動語言是非常重要的藝術語言之一。表演藝術語言來自生活又有別于生活。在生活中,“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體現”。在表演藝術中,語言是演員刻畫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是演員感染觀眾強有力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演員只有重視語言技巧的學習和基本功的訓練,才能在表演藝術創作時準確地用聲音形象來刻畫人物。[5]
藝術語言行動性的具體應用可以通過動作設計和動作表現來呈現。在舞臺藝術的構建上,演員的肢體動作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關乎舞臺的演繹效果,而且是評判演員表演水平的關鍵要素。[6]藝術語言的行動性在影視作品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和故事情節,同時也為影片增添了動態美感和視覺效果,從而提高影片的藝術價值和觀賞性。
(二)藝術語言的節奏把握及其具體呈現與運用
影視作品中的節奏把握是藝術語言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過語速、停頓、音樂等手段來實現。良好的節奏把握可以提高影視作品的吸引力和表現力,進而調整觀眾的情緒和感官體驗,從而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在語速方面,快速的語速可以讓觀眾感受到緊張、急促的氣氛,慢速的語速則可以營造出寧靜的氛圍。在停頓方面,恰當的停頓可以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對話中的重點,也可以營造出緊張的氛圍。音樂則是節奏把握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可以增強畫面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從而使觀眾更好地投入情感和氛圍中。演員需要通過語言和動作來展現,而對于節奏的合理把控,則會直接關系到最終的表演效果和節目呈現。總體來看,演員對于表演節奏的把控極為重要,因此有必要做出進一步探究。[7]藝術語言的節奏把握是影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通過多種元素的協調運用來影響觀眾的感官體驗和情緒變化,從而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五、結論
通過對影視作品中藝術語言的不同方面進行分析,可以看到影視作品是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體現。文本中藝術語言的運用,可以為觀眾呈現出一個豐富的想象空間。熒屏中的藝術語言可以將故事情節更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而在表演中的藝術語言,則可以更好地詮釋角色的情感和心理。此外,非線性敘事結構和蒙太奇理論的運用,則可以使影視作品更具有創意和藝術感。最后,通過對節奏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影視作品中合理的節奏把握可以調節觀眾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增強觀眾對故事情節的感官體驗。綜上所述,藝術語言在影視作品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一個豐富多彩的視覺與聽覺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薛富興. 藝術語言的確立與持續 [J]. 美育學刊, 2023,14(1):23-31.
[2]劉斌. 論伊塞爾的文學閱讀理論 [J].語文學刊, 2010(16):76,107.
[3]蔣誼.蒙太奇剪輯手法在當代影視劇中的使用方法探析[J]. 喜劇世界(下半月),2022(12): 127-129.
[4]姚瀟航,叢紅艷. 淺析電影鏡頭運用的藝術性體現 [J].西部廣播電視,2020(14):127-128.
[5]夏訪淵. 表演藝術語言淺說[J]. 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4(1):34-37.
[6]程炳. 塑造角色中演員肢體動作的重要性分析[J].藝術科技,2017,30(1):420.
[7]周林.演員表演節奏把控的重要性研究[J].劇影月報,2020(6):66-67.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