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資本下鄉的經營策略與農業強國建設

2024-07-11 06:13:23趙曉峰包智俊趙祥云

趙曉峰 包智俊 趙祥云

摘?要:我國的農業強國建設并不意味著要消滅小農戶。在維護小農戶利益的基礎上,資本下鄉與農業強國建設具有一定的適配性。研究發現,基于資本屬性和投資目的的不同,下鄉資本可劃分為外來資本和本地資本,這兩類資本在進入農業時存在著投機和投資兩種動機,不同類型的資本和不同動機的資本相互匹配形成了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資本下鄉的四種理想類型,投資型資本衍生出生產規模化和服務規模化兩種經營策略,對應著農業現代化的兩種道路。要建設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業強國,需要綜合考慮農業、農村與農民問題,并將農業產業發展置于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視域中,建立起資本報酬有限與勞動報酬穩步增長的有機銜接機制、大中小不同類型規模經營主體協同發展機制、畝均土地產出率與人力資本效益相協調的發展機制和高收益農產品與大眾消費品搭配合理的生產配置機制。在此基礎上,分階段穩步推進農業強國建設。

關鍵詞:資本下鄉;農業強國;家庭經營;生產規模化;服務規模化

中圖分類號:F3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24)04-0045-09

一、農業強國建設中的資本參與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一切生產的首要條件。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建設農業強國,走中國特色的農業強國之路,既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經之路,也是傳承和發揚中華農耕文明的迫切需要,更是立足中國國情、彰顯制度優勢、踐行道路自信的重要體現,它體現了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統一。學界目前還未形成關于農業強國的統一定義,但多數學者認為若一個國家的農業現代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并能夠引領世界農業發展,則可以稱之為農業強國[1],目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日本、荷蘭和以色列等是世界公認的農業強國。農業強國的特征和標準涉及農業科技創新、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農業品牌化、生產規模化、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化率、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的經濟結構轉型、農產品綜合供給保障能力等方面[2]。從國際視野來看,農業強國建設強調的是要具有國際競爭力,自主掌握農業關鍵技術,既能守住國家農業安全底線、實現可持續發展,又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食物的高水平、高質量的消費需求[3]。因此,加強農業強國建設應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等方面全面推進[4]。

學界在討論我國農業強國建設的具體行動時,認為需要考慮我國農業的特殊性,包括內源特殊性,即大國小農下的分散農業經營格局;體制特殊性,即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受限;外生特殊性,即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變[5]。尤其要注意的是我國是一個小農大國,這導致我國農業產出效率不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不強,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組織能力不強[6]。據《中國農村政策與改革統計年報(2021年)》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有2.21億戶家庭承包農戶,全國家庭承包經營的耕地面積為15.75億畝,家庭承包地流轉面積為35.37%,其中,流轉給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其他規模經營主體的耕地占13.3%。即使考慮到未來城鎮化程度的提高和農業轉移人口數量的增加,在耕地有限的條件下,到2050年我國單個農業勞動力的耕種面積仍將處于六七十畝的水平。當城市化率達到70%時,我國依然會有1億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因此,我國農業強國的建設不能不考慮小農戶的發展。農業強國本身也不能與農業生產規模化直接劃等號,因為即使農業生產規模化了,若集約化程度不高,內部各要素相互沖突,仍然無法稱為農業強國。當前需要思考的不是消滅小農戶,而是如何在存在大量小農戶的基礎上維持農業生產結構的穩定性,提高農業生產力,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建設形式更加多樣、主體更加多元、內涵更加豐富的農業強國。

要在規模差異大、經營主體多元的基礎上建設農業強國,僅依靠小農戶是不行的。因為,當前小農戶生產經營存在農業生產規模小、競爭力較弱和效率較低、農業整體大而不強、軟肋明顯的問題[7]。所以,農業強國建設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是向農村社會和農業領域引入資金、技術和人才等稀缺要素。在城市工商業投資機會減少、利潤率降低的情況下,農業領域成為工商資本的一個重要嘗試目標。基于此,農業強國建設與資本下鄉之間形成了高度的適配性。但學界對資本下鄉形成了兩種觀點,從其有效性來看,資本下鄉有利于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建立小規模生產與大市場的連接機制[8],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并帶來農業技術,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提升農業生產效率[9],實現農業公司與小農戶之間的雙贏。就其負面作用來看,資本下鄉容易產生小農戶擠出效應,侵占農民利益[10],且部分工商資本下鄉目的是為了通過“增減掛鉤”政策獲取城市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1],獲取各種非農項目收益,結果導致“非農化”“非糧化”現象明顯[12]。有學者認為,從整體層面上綜合判斷,目前下鄉資本已成為農業強國建設中的重要主體之一[13],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引領和骨干力量,可以化解發展現代農業向何處去的難題。促進農業節本增效提質降險,是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14]。此外,農業資本具有自生能力,能自行解決農業強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成長[15]。已有研究強調了資本在農業強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但仍是籠統地概括,并未深入到農業強國建設中下鄉資本的主體中,缺乏資本下鄉促進農業強國建設的機制分析。基于此,本文將厘清資本下鄉的經營策略和運行邏輯,討論資本下鄉與農業強國建設的關聯機制,這對于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釋放鄉村高質量發展的動能,進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下鄉資本的四種理想類型

資本下鄉主要是指城市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從事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農村資源開發等農業創業活動。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全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超過5.55億畝,占耕地總量的35.37%[16],經營這些流轉土地的主體除了城市工商資本,即一般意義上的下鄉資本以外,也包括從鄉土社會中成長起來的資本,以及屬于鄉土社會的成員但早年在外地做生意的返鄉資本。由于本地成長起來的資本和早年在外地發展后來返回農村經營農業的資本主體都與村莊社會存在一定的關聯,在土地流轉、雇工生產環節以及與本地農民打交道過程中,他們都可以利用其本地人的身份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在討論下鄉資本時可以將本地資本與返鄉資本合并起來討論。那么,按與村莊間的關系即資本屬性進行劃分,當前在農村規模流轉土地的資本主體總體可以分為外來資本和本地(返鄉)資本兩種。而在具體的經營過程中,工商資本的動機也存在差異,大致來說可以分為投機和投資兩類。投機在經濟學上是指根據對市場的判斷把握機會,利用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買賣,從中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投資是指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轉換到農業領域,受投機心理影響,農業資本的目標不在于農業本身的利潤,其追求的是進入農業領域后從土地、政策等相關要素中獲得超額利潤。與此不同的是,具有投資心理的農業資本追求的利潤是在發展農業中實現的。據此,結合資本屬性和下鄉動機,可以將下鄉資本劃分為四種理想類型(見表1)。

表1中A類型的資本下鄉是指具有投機動機的外來資本,其首要特點是投機性。即其規模流轉農地,進入農業領域并不是對農業生產經營有信心有想法,而是為了借助規模農地、村莊外生資源、內生土地資源進行資本化運作,獲得超額利潤[17],例如通過土地的資本化占有其增值收益[18]。隨著農業產值在我國GDP中占比越來越低,工商業發展越來越快,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成為當前鄉村振興的重要背景,大量項目資金和政策資源進入農村,這些資源也吸引了大量工商資本,一些投機性的工商資本為了套取政策資金,會熱衷于發展看起來“高大上”的現代農業項目,即使項目虧損也繼續投資。還有些資本通過策略性手段變更土地性質,經營民宿、田園綜合體等,甚至通過增減掛鉤的方式換取城市建設用地指標。其次,A類型的資本下鄉還具有外來性的特征。這一特征導致其需要付出很高的交易成本去解決與農民打交道、嵌入村莊的問題[19]。然而,由于其發展重心不在農業,利潤增長點不在農村,經常會出現投資主體“不在場”[20],生產空間、倫理空間、社會空間懸浮等問題。這類工商資本并不是我們理想中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他們規模流轉農地并不會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強國建設,反而會導致國家助農扶農資源被投機的工商資本所俘獲浪費,而真正經營農業的種糧大戶以及中小農戶則無法得到國家政策扶持,此時,資本攫取經濟利益和地方政府完成政治任務發生耦合[21]。另外,由于投機驅動的工商資本往往需要在流轉土地達到一定規模后才能獲得政策扶持,會導致大量小農被擠出農業生產環節,迫使一批文化水平有限、技術能力不足并難以在城市立足的小農進城務工,在失去村莊可以依賴的農地時,成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不穩定因素。

表1中B類型的下鄉資本是具有投機動機的本地(返鄉)資本。首先,其具有投機性的特征。這類工商資本占有者往往在外地經商多年,從事房地產、零售業、餐飲業等行業,在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人脈、信息等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信息資本后,將目標轉向農業領域。但這類本地資本的發展重心并不在農業生產本身上,他們雖然可以借助本地人身份獲得規模土地,甚至可以較好地處理好與本地農業雇工之間及村莊社會的關系,減少交易成本,但是其根本目的是通過經營規模農地,延長產業鏈,為其在城市中的產業提供基礎或拓展相關業務,例如為其原有的餐飲業提供食材基地。其次,B類型資本的特征帶有本地性。無論是本地資本還是返鄉資本,憑借其本地人的身份,他們都可以通過關聯營造的方式,得到地方政府以及村“兩委”的信任從而獲得農業生產經營的土地、勞動力等要素[22]。縣域社會或鎮域社會范圍相對較小,人情社會的邏輯影響力強,這為本地(返鄉)資本通過熟人關系流轉土地,或借助地方政府力量進行規模化農地流轉提供了可能。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培育新型農業主體、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是基本任務,尤其是在鄉村振興戰略快速推進的背景下,基層地方政府有更強的動力去推動農業規模經營。而在縣域或鎮域小社會中,能夠承擔起農業規模化生產的主體并不多,地方政府就需要支持這些本地(返鄉)資本的發展。如此一來,地方政府與本地工商資本之間就形成了利益交換和合作共贏的關系。這些特性決定了B類型的資本難以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擔綱者,并且由于其本身目的并非發展農業,其經營行為具有明顯的短期性和投機性,難以持續推進當地的農業現代化建設。

表1中C類型的資本是具有投資動機的外來資本。首先,其生產經營特征是外來性。這一特征導致其對農村社會的內在文化規范、行為習慣等缺乏了解,很難進入農民的“自己人”范圍內,這使得其在流轉土地、管理農民雇工上存在困難。尤其是在農業生產環節,外來資本經常會受到村民們的本能反抗和干擾[23],例如打藥越過邊界的矛盾、農民雇工的偷懶行為、當地村民的偷盜破壞行為等。很多工商資本最后都因此出現賠錢和跑路的后果。其次,C類型資本特征具有投資性,即其利潤增長點在農業,流轉農地就是為了發展農業。受此動機的影響,在面對賠錢的現實問題時,部分外來資本會經過理性思考,調整自己的種植規模和種植結構,形成適度規模經營;部分外來資本則選擇進入農業的非種植環節,例如為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包括小農戶或者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全面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或是扎根農業產后環節,進行農產品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而獲得收益。這種類型資本下鄉的經營行為最終形成了工商資本與本地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之間的資源互補格局。工商資本整合各類資源為農業生產主體提供細化豐富的農業服務,而農業生產主體則為工商資本的社會化服務應用提供市場,兩者互補共贏,共同推動地方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此外,工商資本進入農業服務領域還呈現出服務產業、服務方式、服務主體和服務對象多元的特征,很好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經營的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和區域化大發展。因此,C類型的工商資本會在市場競爭中最終形成適度規模生產或是農業服務主體,推動農業生產或服務規模化。

D類型是具有投資動機的本地(返鄉)資本。首先,其特征是本地人身份。這些工商資本在外地經商,或在本地從事其他行業,在鄉土情懷等心理作用下回到農村發展農業規模化生產經營。這類資本主體具有本地人的身份,對村莊社會的非正式制度及村民的行動邏輯較為了解和熟悉,這使得他們更容易處理好與村民以及村莊其他社會主體之間的關系,流轉土地順暢,愿意扎根鄉村發展農業。其次,本地(返鄉)資本是基于投資心理投身農業的。這類資本很多都具有鄉土情懷,他們熟悉農村,了解農業,且相對于普通農民來說其學習和實踐能力更強,對新技術、新方法的使用和掌握能力也更強。他們會長期認真鉆研農作物生長習性、地方氣象農時、新技術新農資的使用效果等,進行精細化種植以提高農產品品質和產量,進而增加經濟收益。另外,在扎根農村的過程中,這類資本還會參與村莊建設、公共品供給、矛盾糾紛調解等,在此基礎上得到村民的信任,進而獲得社會收益。作為熟人社會的成員,當其能力發展到可以為村莊社會作出額外貢獻時,普通農民對其會產生更多的責任期待,這些本地資本主體也希望在村莊獲得社會聲望,獲得更多的社會價值。除此之外,由于在一定的基層社會范圍內規模經營主體相對較少,返鄉資本則很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關注,當其發展規模較大并可以配合完成地方政府的農業相關工作,且能積極參與到農村社會建設中時,很大可能會獲得政治身份,反過來為其生產經營活動帶來信息、聲望等各種資源[24]。由此來看,D類型工商資本在獲得經濟利益、社會價值、政治身份的同時,也通過不斷調適磨合成為了規模化的農業生產主體,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三、資本下鄉的兩種經營策略

通過資本下鄉四種理想類型的分析可以發現,真正能夠存活下來扭轉虧損局面并促進農業發展的多是C類型和D類型資本。結合最終經營模式和發展形態來看,目前我國資本下鄉存在兩種經營策略,即生產規模化和服務規模化,這兩種規模化背后是工商資本在農業領域的兩種發展路徑,也是當前我國農業規模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兩種模式。C類型和D類型資本一般都會選擇這兩種發展模式,只是由于其外來身份和本地身份上的區別,導致其在規模化發展中的策略選擇存在差異。

(一)生產規模化

資本下鄉的農業生產規模化路徑是指工商資本規模流轉農地后進入農業種植環節,實現規模化生產。其重要特征是將分散細碎的土地集中到一起,這改變了傳統小農家庭經營的“人均一畝三分、戶均不過十畝”的農業生產模式。農業生產規模化最基礎的環節是農地規模流轉。對于外來資本,直接與農民溝通進行土地流轉,交易成本非常高,因此,多數都選擇通過地方政府的協調宣傳整村推動農地流轉。對于本地(返鄉)資本來說,雖然本地人的身份可以在流轉土地時發揮作用,但要進行連片種植,方便機械化作業,單純依靠熟人關系并不完全有效,同樣需要借助地方政府和村干部的協調宣傳。

農業生產規模化通過連片種植、機械化作業改變了小農戶的家庭經營模式,解決了鄉土社會中平均凈收益低[25]和機械化水平有限的問題,但下鄉資本規模流轉土地最終實現生產規模化經營格局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下鄉資本在規模流轉土地初期,由于對農業生產并不了解,會以工商業的思維構建宏大的發展藍圖,盲目追求大規模投資,包括超大規模農地、各種先進的農用機械、豐富多樣的農作物品種等。在經營一段時間后,由于投資非常大,利益收回周期長,下鄉資本往往會面臨巨大虧損。此時,部分下鄉資本會選擇離開農業領域,其中出于投資心態的部分工商資本會通過各種策略降低成本,以減少損失。通常的做法是調整土地規模,將土地面積縮小到便于管理的規模,或者將流轉的土地分塊分包出去,自己僅耕種適度規模的土地[26],這一方面減少了規模生產的勞動力需求,另一方面保證了適度規模土地的農業現代化生產。這種調適方法具有保底性,可以保證工商資本的最終收益,提高其經濟效益。

在具體的生產種植環節,由于經濟作物需要精細化作業,對勞動力數量和技術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否則會影響農產品質量和產量,進而影響經濟收益。但這對于下鄉資本來說,經濟成本非常高。因此,多數下鄉資本會不斷進行種植結構調整,最終選擇用工數量少、機械使用率高、經營管理簡單的糧食作物,促進了我國小麥、玉米等大田作物的農業現代化發展。

下鄉資本在農村進行規模化種植時,也會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下鄉資本規模經營經常面臨雇工偷懶、本地村民偷盜等道德風險,究其本質是下鄉資本的村莊嵌入性問題[27]。工商資本的“陌生人”身份以及與普通農民關聯度低都導致農民并不覺得偷盜下鄉資本的農產品存在問題[28],但這會對其生產規模化產生重要影響。一些下鄉資本在無法有效處理這種關系時會選擇離開村莊;但另外一些會選擇通過嵌入本地社會結構來解決這些問題。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文化嵌入、關系嵌入和結構嵌入的方式與村民頻繁互動,建立起信任關系,并積極參與到村莊治理事務中,為其生產規模化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服務規模化

服務規模化的經營策略是指下鄉資本進入農業領域后,并不直接進入農業生產環節,而是將經營業務范圍集中在產前、產中和產后,為農業生產主體提供全過程綜合配套服務[29],包括農資供應、生產服務、技術服務、信息服務等。這種經營策略一方面減少了下鄉資本與農村社會深度互動的必要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下鄉資本進入農業生產領域,重新學習完全陌生的農業生產技術。當前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市場非常發達,農業相關服務較為健全,服務規模化的經營策略最重要的影響是與農業生產主體形成了有效的分工模式,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發展本身也是農業分工不斷深化以及服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的互促過程。而這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通過在服務領域與農戶締結不同的合約安排,客觀上深化了農業的企業內分工和社會化分工[30],使得小農戶可以積極參與到農業生產中,在購買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基礎上,發揮其精耕細作的長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推動農業轉型發展。

對于農村社會來說,這種分工模式保障了家庭內部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的分工合作模式。由于農業生產收入有限,當前農村家庭內部經濟收益最大化的勞動分工模式是年輕人外出務工,老年人在家務農,或者年輕女性在家陪伴上學的孩子、照顧老人,農業出現“老齡化”“兼業化”“分散化”特征[31]。資本下鄉的服務規模化經營降低了對農業勞動力體力的要求以及農業生產的繁瑣程度,為“老人農業”“兼業農業”提供了條件,也支持了農村家庭的勞動分工模式,為村莊社會的結構穩定和秩序的良好運行提供了支持。

除此之外,服務規模化也有助于發展高收益農產品,改善農業產業結構。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費習慣和消費水平也發生了變化,糧食、肉食和蔬菜消費比例由原來的8∶1∶1型向4∶3∶3型轉化[32],肉蛋奶以及水果等副食的市場需求量增加,對農業生產提出了新要求。高收益農產品通常對種植的精細度要求比較高,例如獼猴桃,其種植管理環節繁多,包括整理架面、綁蔓、預防凍害、剪枝、疏花、授粉等環節,且對種植技術要求高。因此,整體來說,農業高收益產品對勞動力規模和種植管理技術水平要求都較高。而下鄉資本種植高收益產品并不經濟,效益最高的模式是小農戶種植,工商資本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包括提供農資、技術、品種等全方位的服務。這種模式既保證了下鄉資本和小農戶的經濟收益,也優化升級了我國農產品結構,有助于形成有效的供需結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資本下鄉與農業強國建設的中國道路

資本下鄉為農業發展注入了多種稀缺資源,其不同經營策略也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以及農村社會穩定提供了現實基礎。然而,我國農業強國的建設不能局限在農業領域,在社會化大發展和要素流動性增強的背景下,需要綜合考慮工農關系和城鄉關系。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發展歷程強調科學認識、正確處理工農城鄉關系,這始終是一個具有全局意義的重大問題。城市、鄉村是密切聯系、協調聯動的,新階段推進農業強國建設,要著眼于全面現代化全局,立足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這一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把農業的發展放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統籌考慮。在我國宏觀經濟結構發生重要變化和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的情況下,資本下鄉需要處理好與社會整體之間的關系,穩步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強國建設。

(一)建立資本報酬有限與勞動報酬穩步增長的有機銜接機制

伴隨我國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務工,但也有一部分農民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選擇留在農村經營農業,其中一部分農民逐漸發展成為中農或者大戶。這些選擇留在村莊的農民也不是單純因為熱愛農業,他們作為村莊社會的成員,往往會以同村村民為對比對象理性分配家庭勞動力,形成合理的家庭就業結構。為保證留在村莊時家庭總收入可以與外出務工的家庭保持同樣的水平,這些家庭多采取擴大種植面積的方法提高家庭總收入。依靠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生產的很多環節都可以由機械來完成,這就降低了單位農地的勞動力需求,有助于普通農戶擴大生產經營面積。而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于家庭經營是一種自我雇傭勞動,其家庭勞動力的投入并不在成本核算范圍內,因此在村農戶最終獲得的收入大致能夠與務工家庭的收入相當,基本上相當于其投入的勞動工資[33]。

然而,隨著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農村外出務工家庭的經濟收入相對不斷增加,此時,務農家庭要想繼續維持其在村莊中的經濟地位,至少保證不在村莊經濟分層中排在下層,就需要繼續擴大生產經營面積。但是經營面積并不是可以隨意無限制地擴大,如果家庭經營規模擴大到家庭勞動力的管理范圍以外,就需要額外雇傭農業工人,并支付較高的工資,這會增加農業生產的成本,最終導致規模收益被雇傭勞動和機械投入所消耗,出現規模報酬遞減的現象。也就是說,因為資本報酬是有限的,務農家庭想通過規模經營實現家庭發展的努力就會陷入困境之中[34]。

以上表明,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和勞動務工收入的增加,農民越來越無法通過擴大農業生產經營面積去保持其在村莊社會中的優勢地位,在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他們會被擠出農業領域。但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要在更加高效、公平地增進民生福祉的同時,促使全民自發參與到邁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下鄉資本具有比農民更強的市場經營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他們進入農業領域進行規模化生產和經營,需要考慮到維護農村社會結構的完整性和穩定性。而從地方政府的層面來看,就需要建立資本報酬有限和勞動報酬穩步增長的有機銜接機制,以使我國農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形成共同富裕基礎上的農業強國建設。

(二)建立大中小不同類型規模經營主體間的協同發展機制

由于我國農村人口眾多,而農業耕地面積相對有限,導致農地細碎化現象明顯,加上農民收入來源結構單一,經濟水平較低,很難將家庭收入用來增加農地生產規模,進行擴大再生產,因此我國農業生產主體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小農戶。然而,農村社會中也存在一類群體,他們農業生產技術水平高、經濟收入水平也相對較高且具有一定的投資發展意識。這類群體通常因為教育或養老等原因無法外出打工,就會在家庭承包土地的基礎上根據家庭勞動力的管理能力,免費或低價流轉親朋好友的土地,形成適度規模經營,其經營土地的規模由家庭農業勞動力所能照顧的最大面積為標準。他們往往也會充分利用農業社會化服務,盡量減少農業生產的勞動投入,降低成本,形成類似于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35]。

除此之外,資本下鄉也豐富了農業經營主體。下鄉資本的經營策略包括生產規模化和服務規模化兩種。部分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后,不斷調整種植結構,積累種植經驗、擴大種植規模,同時積極參與鄉村建設活動,通過多重嵌入機制與村莊社會形成有效互動,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穩定的農業規模經營主體,其土地規模遠遠大于村莊中自發形成的家庭農場的經營面積。另外一部分下鄉資本則采取服務規模化的經營策略,為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全產業鏈的社會化服務,為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了生存空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資本下鄉建立起了我國農業生產中大中小不同規模經營主體間的協同發展機制,既有利于充分發揮不同規模經營主體的資源稟賦優勢,最大化其要素投資收益,也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農業生產經營秩序。我國農業的現代化不能簡化為規模化問題,而應該考慮到村莊內部階層分化和城鄉間要素差異基礎上的大中小規模協同發展,其中不僅涉及農業產業的結構調整,也涉及城鄉社會的協調發展。

(三)建立畝均土地產出率與人力資本效益相協調的發展機制

我國傳統農業社會中農民家庭經營的最重要特征是“過密化”生產,即經濟在以單位工作日邊際報酬遞減為代價的條件下擴展,也即“沒有發展的增長”[36]。雖然當前家庭經營“去過密化”現象明顯[37],但對于占農業經營主體絕大多數的農民家庭經營來說,其最有優勢的要素還是人力。由于農民家庭經營會將個人的勞動力最大化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對農地進行精細化管理,因此相對于其他農業生產主體來說,農民家庭經營的畝均產出率最高。規模化經營的下鄉資本在人力要素上則并不具有優勢,由于農地規模大,下鄉資本往往需要雇傭農民進行一些農業勞動。即使下鄉資本很大程度上采用了機械化生產,但由于農業本身是一種“生命生產”活動,受制于季節與天氣的影響,具有模糊性與不確定性。這種特殊性使得規模經營難以實現標準化的質量控制[38],更難以寄希望于農業工人提供精細化勞動。因此,相對來說,其畝均土地產出較低,并低于家庭經營產量。不同農業生產規模在畝均土地產出率上存在差異,這是由于農業生產精細化程度差異導致的,背后反映的是人力資本的投入差異。農民家庭經營雖然可以達到較高的畝均產出量,但其勞動力價格相對于工商資本行業中的勞動力價格來說增長空間有限,事實上農民家庭經營的農業收入正是其人力資本的效益。而在當前城鄉之間已經形成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的背景下,人力資本的價值可以在勞動力市場得到充分的體現,特別是工商資本領域的勞動力,勞動力的價格增長速度較快,這就對農業家庭經營中的農民形成了壓力,進而也會影響到農業家庭經營的穩定性。而在農業仍然具有多功能性、農村仍然具有穩定器和蓄水池功能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維護農業家庭經營的利益,通過建立畝均土地產出率與人力資本效益相協調的發展機制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強國建設。

(四)建立高收益農產品與大眾消費品搭配合理的生產配置機制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表現就是人們對食物多樣性以及食物品質需求的提高,這對農產品的種植結構以及農產品的附加價值提出了新要求。此外,在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號召下,一些人會認為現代農業就是要發展科技含量高、品牌建設好的農產品[39],一些下鄉資本也會選擇發展品牌農業或高附加值農業[40],想當然認為農業強國建設即是改善我國農產品生產結構,甚至是滿足高收入群體對農產品的高品質要求,例如發展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等。然而,現代農業并不是放棄大宗農產品的農業生產。從我國人口構成來看,高收入群體只是我國人口中的一小部分,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絕大多數居民的收入水平并不高,糧食消費還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小麥、水稻、玉米作為人們的口糧作物,其生產種植必須得到重視。此外,如果下鄉資本只為滿足部分高收入群體對農產品的特殊需求,那么我國的糧食作物則會更加依賴進口,這會對我國糧食種植結構造成重大沖擊,從整個國際環境來看,會大大增加社會風險,影響我國的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因此,我國的農業強國建設需要協調好高收入群體與普通老百姓之間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結構差異,平衡好高附加值農產品與大宗農產品的種植,使得我國農業現代化在整體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步推進。

總體來看,以上四對關系是我國邁向農業強國過程中需要處理好的重要關系。當前我國城鄉之間要素交換頻繁,全國勞動力市場統一程度高,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更加趨同,這些變化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對農業生產主體來說,農業已經成為工商資本尋找利潤的重要領域,但隨著個人勞動報酬水平的整體提升,不僅工商資本的用工成本增加,而且家庭經營規模的擴大也會受到影響,為保證家庭生活水平不降低,他們會離鄉打工,導致鄉村人才流失。所以,現階段需要構建好資本報酬有限與勞動報酬穩步增長的有機銜接機制,并形成大中小規模不同類型規模經營主體協同發展機制。此外,由于工商資本很難做到像農民家庭經營模式一樣的精細度,需要處理好畝均土地產出率與人力資本效益之間的關系。追求經濟利潤的工商資本下鄉容易選擇收益更高的高附加值農業和品牌農業,但這忽略了普通老百姓的口糧需求,如果趨勢明顯則會影響我國糧食安全。只有深切關注我國特定的國情和資源分配結構,才能有效處理好這四對關系,走出農業強國的中國道路。

五、結論與討論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面臨著建設農業強國的艱巨任務,資本下鄉是建設農業強國過程中的重要力量。按其屬性劃分可分為外來資本下鄉和本地(返鄉)資本下鄉,這兩類資本在進入農業時存在著投機和投資兩種動機。不同類型的資本和不同動機的資本相互匹配形成了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資本下鄉的四種理想類型,無論是外來資本還是本地(返鄉)資本,具有投機動機的下鄉行為都是不可取的,會對農村社會的發展產生負面效應,極大浪費我國各類惠農資金和資源。投資動機作用下的資本下鄉則會形成適度規模生產和農業服務規模化經營。這兩種經營模式一方面可以促進農業生產規模的壯大,另一方面可以為以家庭生計為出發點的小農生產提供全面的社會化服務,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然而,農業發展并不是處于社會真空中,不能將其與農民問題和農村問題割裂開來,也無法忽略我國城鄉融合發展的現實。農民家庭經營為維持其家庭總收入不低于外出務工收入,在農業發展中會選擇最大化勞動投入,并將土地規模擴大到勞動力可以管理的最大規模。但隨著工商業市場中勞動報酬的穩步增加,農業家庭經營的規模繼續擴大會受到限制。下鄉資本雖然經濟實力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強,但由于土地面積過大,難以做到精細化作業,導致畝均產出相對較低。另外,由于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食品消費結構發生變化,部分工商資本為追求高利潤而選擇種植高附加值、品牌化的農產品,這雖然可以滿足高收入群體的需求,但也需要注意糧食安全問題和普通農戶的口糧需求。因此,在當前發展階段,需要注意協調好四對關系,即建立資本報酬有限與勞動報酬穩步增長的機制、大中小不同類型規模經營主體協同發展機制、畝均土地產出率與人力資本效益相協調的發展機制和高收益農產品與大眾消費品搭配合理的生產配置機制。

農業現代化建設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點難點所在,農業強國的實現是分階段的,具有動態性和歷史性。按照我國農業發展的部署,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50年要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強國建設與此相對應,是一個長時段的大部署,不能操之過急,需要將農業、農村與農民問題綜合考慮。在農業強國建設過程中也不能單純考慮農業領域的問題,還需要將其放在整個國民社會乃至國際環境中進行考量。我國農業生產仍是以家庭經營為基礎,農村在城鄉融合發展中仍承擔著蓄水池和穩定器的功能,那么在通過資本下鄉豐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時也需要考慮到維護小農戶的利益,以保持農業家庭經營的穩定性,還要考慮到農村社會結構和社會秩序的良好運行及其對我國整體糧食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以保證農業健康發展和社會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魏后凱,崔凱.建設農業強國的中國道路:基本邏輯、進程研判與戰略支撐[J],中國農村經濟,2022(01):2-23.

[2]?韓保江,孫生陽.建設農業強國的基本邏輯、主要特征與實現路途徑[J].社會科學輯刊,2023(04):112-120.

[3]?黃祖輝,傅琳琳.建設農業強國:內涵、關鍵與路徑[J].求索,2023(01):132-141.

[4]?孔祥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四個著力點[J].經濟縱橫,2022(12):1-8.

[5]?涂圣偉,張義博.“大國小農”建設現代農業強國:基本特征與實現路徑[J].東岳論叢,2023,44(07):15-23.

[6]?金文成,靳少澤.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現實基礎、國際經驗與路徑選擇[J].中國農村經濟,2023(01):18-32.

[7]?周立.從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兼論大農業、大安全、大食政[J].求索,2023(01):105-112.

[8]?鄭風田,程郁.從農業產業化到農業產業區——競爭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可行性分析[J].管理世界,2005(07):64-73.

[9]?呂軍書,張鵬.關于工商企業進入農業領域需要探求的幾個問題[J].農業經濟,2014(03):65-67.

[10]?涂圣偉.工商資本下鄉的適宜領域及其困境擺脫[J].改革,2014(09):73-82.

[11]?郭亮.資本下鄉與山林流轉——來自湖北S鎮的經驗[J].社會,2011(03):114-137.

[12]?匡遠配,劉洋.農地流轉過程中的“非農化”“非糧化”辨析[J].農村經濟,2018(04):1-6.

[13]?趙曉峰,任雨薇,楊軒宇.資本下鄉與農地流轉秩序的再造[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1(05):30-38.

[14]?姜長云.農業強國建設的切入點:加強農業品牌建設和社會化服務[J].改革,2023(11):107-116.

[15]?李周.農業強國的含義、度量和進路[J].江西社會科學,2023(11):5-15.

[16]?農業農村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544號建議的答復[EB/OL].(2020-09-11)[2023-11-06].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cggs/202009/t20200911_6351892.htm.

[17]?盧青青.資本下鄉與鄉村治理重構[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5):120-129.

[18]?焦長權.資本進村與村莊公司主義[J].文化縱橫,2013(01):99-103.

[19]?趙曉峰.從合約治理到行政統合——資本下鄉過程中治理策略轉換的案例研究[J].社會學評論,2022,10(04):222-239.

[20]?邢成舉,高海珍.投資主體的“不在場”:資本下鄉的另一種形態[J].社會發展研究,2023(01):175-245.

[21]?望超凡.資本下鄉的行政邏輯:表現形式、形成機制與實踐影響[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21(10):103-110.

[22]?陳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如何“嵌入”鄉土社會——關聯營造的視角[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版),2018,18(05):18-24.

[23]?付偉.城鄉融合發展進程中的鄉村產業及其社會基礎——以浙江省L市偏遠鄉村來料加工為例[J].中國社會科學,2018(06):71-90.

[24]?趙祥云.嵌入與交換:企業參與農村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機制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02):90-98.

[25]?王建軍,陳培勇,陳風波.不同土地規模農戶經營行為及其經濟效益的比較研究——以長江流域稻農調查數據為例[J].調研世界,2012(05):34-37.

[26]?陳靖.進入與退出:“資本下鄉”為何逃離種植環節——基于皖北黃村的考察[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31-37.

[27]?孫新華,吳楠.關系化用工:農業規模經營的社會基礎[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03):90-97.

[28]?徐宗陽.農民行動的觀念基礎——以一個公司型農場的作物失竊事件為例[J].社會學研究,2022(03):182-205.

[29]?陳義媛.土地托管的實踐與組織困境:對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的思考[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06):120-130.

[30]?胡新艷,陳文暉,羅必良.資本下鄉如何能夠帶動農戶經營——基于江西省綠能模式的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21(01):69-81.

[31]?鄭陽陽,羅建利.農業規模化經營潛在風險的化解機制研究——基于“三位一體”農業共營制視角[J].經濟體制改革,2020(03):80-86.

[32]?黃宗智.中國新時代的小農場及其縱向一體化:龍頭企業還是合作組織?[J].中國鄉村研究,2010(02):11-30.

[33]?陳義媛.資本下鄉:農業中的隱蔽雇傭關系與資本積累[J].開放時代,2016(05):92-112.

[34]?張建雷.中國農業規模化轉型的動力機制及內在困境——基于農民家庭發展的視角[J].開放時代,2023(01):189-204.

[35]?楊華.“中農”階層:當前農村社會的中間階層——“中國隱性農業革命”的社會學命題[J].開放時代,2012(03):71-87.

[36]?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10-12.

[37]?高原.小農農業的內生發展途徑——以山東省聊城市耿店村為例[J].中國鄉村研究,2012(01):172-194.

[38]?賀雪峰.規模農業是否規模效益[J].決策,2014(05):21.

[39]?李靜,陳亞坤.農業公司化是農業現代化必由之路[J].中國農村經濟,2022(08):52-69.

[40]?趙祥云,趙曉峰.資本下鄉真的能促進“三農”發展嗎?[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6(04):17-22.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Capital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Agricultural Power

ZHAO Xiaofeng,BAO Zhijun,ZHAO Xiangyun*

(College of Humanities & Social Development,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an agricultural power in China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e elimination of small farmers.On the basis of safeguarding the interests of small farmers,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adaptability between capital going to rural are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agricultural power.Research has found that based on different capital attributes and investment purposes,rural capital can be divided into foreign capital and local capital.These two types of capital have two motives when entering agriculture:speculation and investment.Different types of capital and capital with different motives match each other to form four ideal types of capital going to rural areas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Investment oriented capital derives two business strategies:production scale and service scale, corresponding to two path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To build an agricultural power that is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the issues of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and pla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organic connection mechanism between limited capital returns and steady growth of labor returns,a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echanism for different types of large-scale business entities,a development mechanism that coordinates the yield per unit area of land and the benefits of human capital,and a reasonable production allocation mechanism for the combination of high-yield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consumer goods.On this basis,steadily adv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n agricultural power in stages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achieving a socialist modernized power.

Keywords:capital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agricultural power;family management;scale production;service scaling

(責任編輯:張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91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无码专区第一页|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国产黄色爱视频| 啦啦啦网站在线观看a毛片| 国产成人毛片| 五月婷婷精品| 激情综合网址| 91麻豆精品视频|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欧类av怡春院| 国产精品青青| www.日韩三级|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久久先锋资源| 亚洲视频三级|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亚洲一区免费看| 欧美成人一级|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欧美色图久久|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午夜啪啪福利|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av色爱 天堂网| 91色国产在线|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极品性荡少妇一区二区色欲|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91美女视频在线|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91精品专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91娇喘视频| 啊嗯不日本网站| 婷婷色狠狠干| 91亚洲视频下载|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