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取得新成就、創造新經驗,有效發揮了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強大作用。當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既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難點和痛點,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個重點和著力點。因此,如何推動我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已經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郭建教授等撰寫的《新時代河北省農村精神文明發展戰略研究》一書,以河北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為研究對象,探索我國區域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戰略,讀后令人印象十分深刻。該書從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構成及要素分析,到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的基本經驗,從對河北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典型案例的剖析到立足河北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實際,提出了新時代河北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的八大戰略,既有理論上扎實的宏觀分析,又有微觀層面實證案例的有力支撐。可以說,這部書對于進一步推進我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該書有以下突出特色:
首先,緊扣鄉村振興的時代主題。該書分析了新時代河北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現狀,緊緊圍繞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這一主線,在充分肯定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礎上,立足于新時代河北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實際,客觀分析了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據此提出了八大發展戰略,具有一定的原創性和開拓性。
其次,系統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經驗。一是要高度重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二是必須堅持以黨政為主導,三是以農民群眾為主體,四是以農村經濟發展為基礎,五是以創建文明農戶、文明村和文明小城鎮活動為抓手,六是以創建生態文明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重點,七是以文化建設為支撐。這些經驗對于我們進一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具有重要啟迪意義。
再次,研究內容聚焦、特色鮮明。該書內涵涵蓋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的各個方面,從歷程梳理到典型案例剖析,再到經驗總結,從農民素質提升到文化建設發展,從科教發展到思想道德建設,從新時代文明實踐到美麗鄉村建設,從黨的領導到保障機制構建,從理論到實踐,為讀者呈現了一幅清晰的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的戰略圖景。
最后,案例翔實,理論密切聯系實踐。該書不僅對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涌現出來的石家莊崗上村的“崗上經驗”、滄州的“青縣模式”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可復制推廣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進典型進行了剖析,詳細分析了當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并從理論上提出了極具前瞻性的戰略發展建議。研究成果不僅體現了嚴謹的學術態度,也對研究制定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總之,《新時代河北省農村精神文明發展戰略研究》一書對于我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政策研究者、政策的制定者與管理者以及實際工作者而言,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極具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的佳作。
責任編輯:韓曾麗
收稿日期:2024-05-14
作者簡介:宇文利(1972-),男,河北石家莊人,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