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冀豇1號(冀豇0903-1-1-2)是由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以中國農業科學院育成品種中豇1號和從日本引進的罔山紅豇豆為親本,通過雜交、自交及定向選擇選育而成。2020-2021年參加河北省豇豆新品種區域試驗,2年試驗試點間平均產量144.79kg/667m2,比對照中豇1號平均增產41.31%,居參試品系第1位。2023年通過河北省種子總站認定,定名為冀豇1號,認定編號:冀認豆(2023)001,是河北省認定的第一個豇豆品種。該品種直立、抗倒,抗根腐病、病毒病,結莢集中,成熟一致,不炸莢,適于一次性機械化收獲。籽粒蛋白質含量25.20g/100g、粗淀粉含量46.51%、粗脂肪含量0.87%。
關鍵詞:豇豆;粒用;冀豇1號;選育
Breeding of a New Cowpea Variety Jijiang No. 1
WANG Yan,ZHANG Zhixiao,WANG Shen,SHI Huiying,SHEN Yingchao,
LIU Changyou,SU Qiuzhu,TIAN Jing,FAN Baojie
(Institute of Cereal and Oil Crops,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Hebei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and Breeding,Shijiazhuang 050035)
豇豆固氮、抗旱、耐瘠、適應性廣,是世界范圍內主要糧食和營養安全作物,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農業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1]。據統計,全球豇豆種植面積約1400萬hm2,干籽粒產量達700萬t[2]。另外豇豆適口性、蒸煮性好,蛋白質含量高,富含多種功能因子[3],深受人們喜愛,是飯桌上不可或缺的雜糧作物之一。目前生產上流通的豇豆品種多為農家種,抗逆性和抗病性差,抗倒性弱,成熟不一致,不適宜一次性機械化收獲。針對以上問題,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科研團隊以培育優質、高產、抗病、抗倒、適宜機械化收獲等綜合性狀優良的豇豆新品種為目標開展豇豆新品種選育工作。
1 親本來源及選育過程
母本中豇1號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選育而成;父本罔山紅豇豆是從日本引進的豇豆品種。
2009年以中豇1號和罔山紅豇豆為親本進行有性雜交,組合代號為0903。2009-2011年在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海南試驗站和堤上試驗站連續種植F1~F3,生長期間采用混選法選擇后代材料。2012-2014年在堤上試驗站種植F4~F6,通過單株選擇篩選出單株冀豇0903-1-1-2。2015年在堤上試驗站參加選種圃篩選,通過調查標記、選擇、考種等程序,混收了包括冀豇0903-1-1-2在內的11個品系,這些品系田間長勢整齊,并具有高產、抗病、早熟、直立、株型緊湊、籽粒商品性好等特點。2016年冀豇0903-1-1-2等11個品系(包括對照種1個)參加了在堤上試驗站進行的豇豆新品系初級產比鑒定試驗,試驗采用間比法排列,設2次重復,3行區,行距50cm,行長4.1m。2017年冀豇0903-1-1-2等6個品系(包括對照種1個)參加了在堤上試驗站進行的豇豆新品系高級產比鑒定試驗,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法,設3次重復,4行區,行距50cm,行長4.0m。2020-2021年冀豇0903-1-1-2等7個品系(包括對照種1個)參加河北省豇豆新品種區域試驗,試驗設6個試點,分別為張家口、石家莊、保定、廊坊、唐山、邯鄲,隨機區組,設3次重復,4行區,行距50cm,行長5.0m。2021年冀豇0903-1-1-2參加河北省豇豆新品種生產試驗,參試試點包括張家口、石家莊、保定、唐山4個試點,以中豇1號為對照,大區試驗,無重復,每個品種種植面積333.5m2(0.5畝)。2021年9月邀請相關專家在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堤上試驗站對冀豇0903-1-1-2進行田間評價。2023年通過河北省種子總站認定,定名為冀豇1號,認定編號:冀認豆(2023)001,是河北省認定的第一個豇豆品種。
2 品種特征特性
2.1 植物學特性 冀豇1號春播生育期82d,夏播生育期67d,為早熟品種,豐產性好,適宜在河北、遼寧、吉林、山東、河南、內蒙古等地區春、夏播種植。株高56.9cm,主莖分枝數1.7個,主莖節數10.7節。單株莢數11.7個,莢長17.8cm,單莢粒數9.8粒,百粒重19.7g。籽粒紅色、大粒,飽滿整齊,商品性好。該品種直立、早熟、有限性結莢、結莢集中、成熟一致、不炸莢、抗倒性強,適于一次性機械化收獲。
2.2 抗性及品質 經2年區域試驗田間自然鑒定,該品種抗根腐病、病毒病,抗倒性強;經室內人工接菌鑒定,抗根腐病、耐病毒病。經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檢測,籽粒粗蛋白質含量25.20g/100g,粗淀粉含量46.51%,粗脂肪含量0.87%。
3 產量表現
3.1 產比鑒定試驗 2016年參加豇豆新品系初級產比鑒定試驗,冀豇0903-1-1-2折合每667m2產量147.38kg,較對照中豇1號平均增產12.28%,居參試品系第1位;2017年參加豇豆新品系高級產比鑒定試驗,冀豇0903-1-1-2折合產量171.05kg,較對照中豇1號平均增產70.65%,居參試品系第1位。
3.2 區域試驗 2020-2021年連續2年在張家口、石家莊、保定、廊坊、唐山、邯鄲6個試點進行河北省豇豆新品種區域試驗,冀豇0903-1-1-2各試點間每667m2產量在124.50~161.94kg之間,平均產量144.79kg,比對照中豇1號增產30.45%~82.20%,平均增產41.31%,居參試品系第1位。
3.3 生產試驗 2021年在石家莊、保定、唐山、張家口4個試點進行河北省豇豆新品種生產試驗,冀豇0903-1-1-2在4個試點均表現增產,每667m2產量在141.20~190.82kg之間,平均產量159.30kg,比對照中豇1號增產21.10%~63.86%,平均增產42.47%。
3.4 田間實測 2021年田間檢測邀請相關專家形成專家組對冀豇0903-1-1-2進行田間實收測產,冀豇0903-1-1-2折合每667m2產量197.0kg,比對照中豇1號增產42.9%。
4 栽培技術要點
4.1 選地 豇豆抗逆性強,一般地塊均可種植。室內芽期耐鹽性鑒定結果表明該品種在鹽度0.6%以下表現耐鹽,高鹽度地塊不建議種植。另外,忌重茬,同一地塊不能連續種植豆類3個生長周期,在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情況下,2~3年倒茬1次[4]。
4.2 適期播種 2023年在堤上試驗站進行了播期試驗,結果表明春播適宜播期為5月1-10日,每667m2產量為110.4~143.5kg,其中5月2日播種產量最高,5月15日以后播種產量明顯下降;夏播適宜播期為6月20日至7月15日,產量為116.4~151.0kg,其中6月27日播種產量最高,7月15日以后播種產量明顯下降。
4.3 適宜密度 2023年在堤上試驗站進行了播種密度試驗,試驗設置8個密度,3次重復。結果表明隨著播種密度加大,產量隨之增加,當密度達到20000株/667m2時產量最高,為134.9kg/667m2。通過綜合評價明確最適種植密度為14000~20000株/667m2。
4.4 田間管理 (1)豇豆抗旱、耐瘠性好,一般不需要澆水施肥,花莢期視苗情、墑情和氣候情況及時澆水。(2)豇豆整個生育期要做好蟲害防治,花莢期尤為關鍵,主要害蟲有薊馬、豆莢螟、豆野螟、點蜂緣蝽等,可噴施甲維氯蟲苯、虱螨脲、甲維蟲螨腈、甲
維·茚蟲威、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藥劑進行防治,一般2~3種藥劑復配并交替使用,以免害蟲產生抗藥性而達不到防治效果。(3)豇豆對除草劑較為敏感,在使用除草劑防除田間雜草時必須慎重選擇藥劑,一般在苗前噴施金都爾,苗后封壟前中耕除草。
4.5 倉儲管理 豇豆種皮薄,易吸收水分導致種子受損。因此,機械收獲后應及時晾曬,當籽粒含水量低于13%時可入庫貯藏,并用磷化鋁熏蒸防治倉儲害蟲[5]。
參考文獻
[1] Lonardi S,Mu?oz-Amatriaín M,Liang Q,Shu S,Wanamaker S I,Lo S,Tanskanen J,Schulman A H,Zhu T T,Luo M C,Alhakami H,Ounit R,Hasan A M,Verdier J,Roberts P A,Santos J R P,Ndeve A,Dole?el J,Vrána J,Hokin S A,Farmer A D,Cannon S B,Close T J.The genome of cowpea(Vigna unguiculata [L.] Walp.).The Plant Journal,2019,98:767-782
[2] Singh B B.Cowpea:the food legume of the 21st century.New Jersey:John Wiley amp; Sons,Inc.,2020
[3] Oyeyinka S A,Kayitesi E,Adebo O A,Oyedeji A B,Ogundele O M,Obilana A O,Njobeh P B.A review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food applications of cowpea(Vigna unguiculata)st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mp; Technology,2021,56(1):52-60
[4]范保杰,曹志敏,劉長友,王彥,張志肖,蘇秋竹,田靜.小豆品種冀紅16號的選育.中國種業,2021(1):93-95
[5]張鵬,王素華,潘曉威,公丹,陳紅霖,程須珍,王麗俠.廣適性豇豆新品種中豇10號的選育.中國種業,2022(5):89-90
(收稿日期: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