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龍稻212是以墾稻12為母本、龍稻21為父本,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的寒地水稻新品種,具有多抗、優質、高產等特點。2022年參加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的生產試驗,每hm2平均產量8780.4kg,較對照品種苗稻2號平均增產7.2%。2023年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黑審稻20230024。介紹了龍稻212的特征特性、產量表現及其配套栽培技術。
關鍵詞:優質;水稻;龍稻212;新品種
A New High-Quality and Multi-Resistant Rice Variety
Longdao 212 in Cold Region
ZENG Xiannan,SUN Yu,SONG Qiulai,LIANG Quanxi,WANG Qi
(Institute of Crop Tillage and Cultivation,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 150028)
水稻是黑龍江省的主要糧食作物,種植區域已覆蓋全省各個積溫地區。黑龍江擁有特殊的自然條件,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氣候適宜,是糧食的重要生產基地[1-2]。種子是農業“芯片”,是提升水稻產能的關鍵因素,是確保糧食安全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源頭[3],培育適合黑龍江省不同積溫區的優質粳稻新品種,對促進寒地優質粳稻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龍稻212是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以墾稻12和龍稻21為親本雜交育成的寒地水稻新品種,其母本墾稻12由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父本龍稻21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選育。2011-2016年進行田間種植觀察選擇;2017-2018年在牡丹江、綏化、尚志、樺南、慶安進行異地鑒定試驗,綜合性狀表現較好;2019年參加品比試驗;2020-2021年參加區域試驗;2022年參加生產試驗。2023年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黑審稻20230024),同時申請水稻植物新品種權,申請號20231003592,公告號CNA061264E。
1 品種特征特性
1.1 品種特性 龍稻212是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粳稻品種,在適應區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138d,株高92.6cm,穗長19.2cm,每穗總粒數103粒,千粒重25.7g。
1.2 稻米品質 2021-2022年統一送樣至農業農村部谷物及制品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檢驗依據為GB/T 5495—2008《糧油檢驗稻谷出糙率檢驗》、GB/T 21719—2008《稻谷整精米率檢驗法》、NY/T 83—2017《米質測定方法》、NY/T 3—1982《谷類、豆類作物種子粗蛋白質測定法(半微量凱氏法)》、NY/T 55—1987《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鏈淀粉測定法》、GB/T 15682—2008《糧油檢驗 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質感官評價方法》。2021年主要指標結果:出糙率81.2%,堊白粒率4%,長寬比2.6,直鏈淀粉含量(干基)17.50%,膠稠度78mm;2022年主要指標結果:出糙率81.4%,堊白粒率1%,長寬比2.6,直鏈淀粉含量(干基)15.99%,膠稠度80mm。2年食味評價值均為80分,達到國家《優質稻谷》標準2級。
1.3 抗性 2020-2022年經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綏化分院檢測,龍稻212耐冷性(空殼率)22.4%,葉瘟3級,穗頸瘟5級;2021年耐冷性(空殼率)25.9%,葉瘟1級,穗頸瘟5級;2022年耐冷性(空殼率)24.5%,葉瘟5級,穗頸瘟5級。
2 產量表現
2.1 區域試驗 2020年區域試驗在綏化市種子服務中心、雞西市民悅農業科學研究所等10個試驗地點進行,每hm2平均產量8326.6kg,較對照品種苗稻2號平均增產6.1%;2021年9個試驗點分別為方正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泰來縣維沃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牡丹江分院、黑龍江孫斌鴻源農業開發集團、慶安縣北方綠洲稻作研究所、尚志市雪都農作物研究所、雞西市民悅農業科學研究所、盛昌種業巴彥試驗站、綏化市種業技術服務中心,平均產量8539.9kg;2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8427.6kg,較對照品種苗稻2號平均增產6.8%。
2.2 生產試驗 2022年生產試驗在慶安縣北方綠洲稻作研究所、盛昌種業巴彥試驗站、黑龍江孫斌鴻源農業開發集團等9個試驗地點進行,平均產量8780.4kg/hm2,9個試驗地點較對照品種苗稻2號平均增產7.2%。
3 配套栽培技術
3.1 適宜種植區域 黑龍江擁有適宜的水稻種植環境,長時間日照有利于水稻干物質的積累,較大的晝夜溫差有利于優化水稻品質。不同水稻種植區域在進行品種選擇時,要依據各地的氣候條件選擇適合的水稻品種。切記不要跨區域種植,以免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和最終產量。龍稻212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上限區域種植。
3.2 合理選種,適期播種 水稻在播種前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種子處理,如發芽試驗、曬種、消毒等,以確保水稻苗齊苗壯。要選擇豐產、籽粒飽滿的水稻種子,同時注意剔除癟粒、空粒、瘦粒種子。掌握好播種時間,適時、適量、適秧齡播種可以保證水稻的優質高產。進行合理密植,促進水稻光合作用。建議龍稻212在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區域的播種時間為4月5 -15日。
3.3 適時插秧 手插秧時要注意插秧深度,插秧深度過深會影響后續水稻分蘗,插秧時保持稻田水位不露出地皮即可,淺插的同時還可以保證不出現飄苗的現象。機插秧時要注意稻田四周的寬度,保證可以通過插秧機,從外側向里側插秧,再向外面及四周插秧。插秧穴數不要過密,以免影響通風、透光,造成倒伏和減產;插秧穴數也不要過稀,雖然通風、透光好,抗倒伏能力強,但是田間穗數達不到,會影響最終產量。龍稻212秧齡一般控制在30~35d,插秧規格30.0cm×13.3cm,每穴插3~5株。
3.4 科學施肥,合理灌溉 在水稻生長過程中,需根據種植區域的土壤肥力狀況和水稻不同的生長階段,確定適合的施肥量。氮肥是水稻生長需求量最大的肥料,可以促進莖稈、葉片、穗粒等生長,水稻缺氮會造成分蘗減少、葉片發黃等,從而影響水稻產量。龍稻212一般在插秧前每hm2施純氮36kg、純磷45kg、純鉀25kg作基肥;插秧后施純氮27kg作蘗肥;穗期施純氮18kg、純鉀20kg作穗肥,施純氮9kg作粒肥。施肥時注意天氣情況,風雨天氣盡量不要施肥,以免造成肥料流失。
根據水稻的生長需要,需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頻率,可以選擇采取間歇灌溉方式,插秧為花達水;插秧后及時上護苗水,保證水稻的快速緩苗,不受冷害。如果插秧后遇到了低溫,則要采取深水護苗,能起到保溫、防冷、防凍的作用,同時以水增溫促進秧苗早返青、早分蘗。返青期至分蘗期要保持淺水層;水稻孕穗期和灌漿期等關鍵時期需要特別注意滿足水分供給。
3.5 適時收獲 水稻收獲前要及早并盡量排干稻田里的水。在水稻收獲前期可選擇通過挖溝排除特殊地塊的水,同時進行曬田。水稻成熟后確定適宜的收獲時期,水稻收獲時間與后期水稻的品質和產量息息相關,收獲時應盡量兼顧產量和品質,保證水稻的品質、出米率、口感等。龍稻212收獲最佳時期為9月15-30日,避免在陰雨天收獲,儲藏時要降低至安全含水量。
參考文獻
[1]朱遲.黑龍江省氣候資源特征及糧食生產影響因素的分析.現代農業研究,2023,29(5):142-145
[2]商全玉.黑龍江省優質粳稻發展戰略與對策.中國種業,2023(11):4-7,12
[3]谷英楠,劉鑫,王敬元,段新宇,黃瑩,林慶娟,劉艷霞,畢洪文.黑龍江省水稻產業發展現狀及展望.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23,25(12):17-25
(收稿日期: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