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冀綠25是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以9820-14-4(濰9002-341/冀綠98-1)為母本、冀綠2號為父本,通過雜交、定向選拔、初級產比鑒定、高級產比鑒定、聯合鑒定試驗及萌發期室內耐鹽性鑒定選育出的高耐鹽綠豆新品種,于2022年通過中國作物學會鑒定,鑒定編號:國品鑒(綠豆)2022003。該品種具有高耐鹽、早熟、高產、直立、抗倒性好、結莢集中、成熟一致、不炸莢、適宜一次性收獲等特性。鹽脅迫是影響綠豆生長和產量的重要環境因素之一,開展綠豆耐鹽脅迫研究,培育耐鹽品種,對鹽堿地利用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綠豆;萌發期;耐鹽性;冀綠25
A New Salt-Tolerant Mung Bean Variety Jilv 25
WANG Yan,FAN Baojie,SHI Huiying,ZHANG Zhixiao,SU Qiuzhu,
WANG Shen,LIU Changyou,TIAN Jing
(Institute of Cereal and Oil Crops,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Hebei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and Breeding,Shijiazhuang 050035)
近年來,過度使用化肥農藥和灌溉措施不當導致次鹽漬土壤面積不斷增加,對我國糧食安全構成潛在威脅[1],如何改良利用鹽堿地,使荒灘變良田是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2],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篩選和培育耐鹽、適鹽的作物及品種[3]。綠豆生育期短、抗逆性強,具有固氮、吸附輕度重金屬及修復土壤的作用[4],是鹽堿地改良和邊際土壤利用的優選作物之一,同時綠豆還具有降膽固醇、降血脂等保健功能,深受消費者喜愛[5]。目前國內推廣種植的耐鹽綠豆品種極少[6],因此,選育耐鹽且具有直立早熟、高產優質、宜機收、抗倒抗逆性強、成熟不一致等特性的綠豆新品種尤為重要。
冀綠25是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2008年以9820-14-4和冀綠2號為親本雜交選育而成。2008-2010年連續加代種植F1~F3,采用混選法選擇后代材料。2011-2015年利用單株選擇法連續種植F4~F8。2016年通過對所有株系的田間長勢、整齊度、產量、抗病性、熟性、生長習性、結莢性、抗倒性、抗逆性及籽粒商品性等進行綜合評判,表現優良的混收為品系,其中品系0802-4-2-1-2-1田間長勢整齊、目標性狀突出。2017-2018年品系0802-4-2-1-2-1參加新品系初級產量比較和高級產量比較鑒定試驗;2019-2020年參加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綠豆新品種聯合鑒定試驗;2021年參加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綠豆新品種生產試驗。2022年7月通過中國作物學會食用豆專業委員會鑒定,鑒定編號:國品鑒(綠豆)2022003,并定名為冀綠25。
1 特征特性
1.1 農藝性狀 冀綠25幼莖紅色,春播區平均生育期86.2d,夏播區63.75d,南方區64.29d。株高41.83~62.31cm,葉片闊卵圓形、濃綠色,單株分枝數2.83~3.55個,分枝角度25.36~45.35°;底部結莢高15.75~19.70cm,單株結莢數21.17~28.14個,單莢粒數10.03~10.97粒,莢長9.20~9.76cm;成熟莢黑色圓筒形,籽粒綠色、有光澤,飽滿整齊,百粒重5.77~6.08g。該品種為有限結莢習性,直立生長,不炸莢,結莢集中,成熟一致,莢果集中成熟率83.30%~88.08%,適于一次性機械化收獲。
1.2 品質檢測 經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檢測,冀綠25籽粒粗蛋白質含量24.6%,粗淀粉含量52.2%,粗脂肪含量0.38%。
1.3 耐鹽性鑒定 采用0(CK)、0.88%、1.17%和1.46% 4個NaCl溶液鑒定冀綠25萌發期的耐鹽性,設3次重復,調查發芽勢、發芽率及植株的生長情況。通過鑒定發現冀綠25在1.46% NaCl溶液下的發芽勢為92.22%,發芽率為96.67%,且植株生長正常,未出現鹽害癥狀,表明冀綠25為高耐鹽品種(表1)。
2 產量表現
2.1 新品系產量比較鑒定試驗 2017年參加新品系初級產量比較鑒定試驗,品系0802-4-2-1-2-1每667m2平均產量161.15kg,較對照冀綠7號平均增產19.64%,居參試品系第3位;2018年新品系高級產量比較鑒定試驗,品系0802-4-2-1-2-1平均產量105.19kg,較對照冀綠7號平均增產25.65%,居參試品系第2位。
2.2 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綠豆新品種聯合鑒定試驗 2019年品系0802-4-2-1-2-1在所有試點每667m2平均產量113.55kg,比對照冀綠13號增產10.72%,居28個參試品種的第1位,在22個試點中20個試點增產,增產試點率90.91%。其中,在北方春播區9個試點均增產,每667m2平均產量110.37kg,較對照冀綠13號增產20.18%,居第1位;在北方夏播區6個試點中5個試點增產,平均產量106.89kg,較對照冀綠13號增產7.25%,居第6位;在南方區7個試點中6個試點增產,平均產量123.35kg,較對照冀綠13號增產4.96%,居第5位。
2020年品系0802-4-2-1-2-1在所有試點每667m2平均產量108.65kg,比對照冀綠13號增產12.07%,居25個參試品種的第1位,在21個試點中16個試點增產,增產試點率76.19%。其中,在北方春播區10個試點中9個試點增產,每667m2平均產量108.81kg,較對照冀綠13號增產21.47%,居第2位;在北方夏播區5個試點中3個試點增產,平均產量115.24kg,較對照冀綠13號增產1.91%,居第4位;在南方區6個試點中4個試點增產,平均產量116.09kg,較對照冀綠13號增產2.42%,居第4位。
2年所有試點每667m2平均產量111.10kg,較對照冀綠13號增產11.59%,居所有參試品種的第1位,試點增產率83.72%。其中北方春播區每667m2平均產量109.59kg,較對照冀綠13號增產20.83%,試點增產率94.74%;北方夏播區平均產量111.07kg,較對照冀綠13號增產4.58%,試點增產率72.73%;南方區平均產量119.72kg,較對照冀綠13號增產3.69%,試點增產率76.92%。
3 栽培制種技術要點
3.1 栽培技術要點 適墑(土壤含水量gt;70%)適時播種,夏播區播種時間為6月10-30日,春播區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每667m2播種量1.0~1.5kg;播種密度中高水肥地1.0萬~1.2萬株,瘠薄旱地1.3萬~1.4萬株。苗期不旱不澆水,盛花期、結莢期視墑情可澆水1~2次。一般不施肥,瘠薄地每667m2可底施磷酸二胺10kg,初花期追施尿素5kg。播后苗前噴施金都爾防除田間雜草,封壟前中耕松土除草。生育期及時防治病蟲害,80%以上的莢成熟時可進行一次性機械收獲,籽粒含水量lt;13%時入庫貯藏,并用磷化鋁熏蒸防治倉儲害蟲。
3.2 制種技術要點 在河北省中南部及相似區域于4月20日左右覆蓋地膜播種,出苗后注意及時查苗、放苗,生育期及時防治病蟲草害及去雜,以保證種子的質量和純度。綠豆無休眠期,地膜覆蓋繁殖的綠豆收獲后即可播種,宜選擇前茬作物為禾本科的地塊,前茬作物收獲后立即鐵茬播種。夏季種子收獲后,可于10月20日南繁加代繁殖,南繁一般是起壟種植,在綠豆生育期間需注意排水。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實現冀綠25一年三代種植,為新品種示范推廣提供種子保障。
參考文獻
[1] Qadir M,Quillérou E,Nangia V,Murtaza G,Singh M,Thomas R J,Drechsel P,Nobl A D.Economics of salt-induced land degra dation and restoration.Natural Resources Forum,2014,38:282-295
[2]祭秀亭,裴玉賀,趙美愛,郭新梅,宋希云.青農8號等3個玉米品種苗期耐鹽抗旱性鑒定.江蘇農業科學,2016,44(2):108-110
[3]楊勁松.中國鹽漬土研究的發展歷程與展望.土壤學報,2008,45(5):837-845
[4]王躍飛,王永寧,張雷,劉宏金,喬志剛,武巖.綠豆、蓖麻對輕度重金屬污染農田修復效果的影響.天津農業科學,2023,29(2):70-73
[5] Wang F H,Huang L,Yuan X X,Chen X.Nutritional,phytochemical and antioxidantproperties of 24 mung bean(Vigna radiate L.)genotypes.Food Production,Processing and Nutrition,2021,3:28
[6]徐寧,陳冰嬬,王明海,包淑英,王桂芳,郭中校.綠豆品種資源萌發期耐堿性鑒定.作物學報,2017,43(1):112-121
(收稿日期: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