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金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農業實現了現代化發展,農業技術已經逐漸與世界接軌,水平顯著提高,蔬菜栽培技術不斷創新與發展,設施農業及蔬菜的生產理念也在進步,其產量和品質不斷提高,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在現代農業背景下,需要農業從業人員不斷優化蔬菜栽培技術,重視推廣先進技術,生產更規范、更標準,使我國的農產品不僅可以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更能走出國門,邁向世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本文結合現代農業背景下的蔬菜栽培技術,分析了其所具備的優勢,討論了蔬菜栽培技術發展前景,希望能夠給讀者帶來幫助。
關鍵詞:現代農業;蔬菜;栽培技術;農技推廣
在現代農業影響下,我國作為蔬菜種植和出口大國需要不斷加強對于蔬菜栽培新技術的重視與應用。在蔬菜栽培過程中,深入分析與研究蔬菜的生產性能與特點,選擇恰當的種植技術,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種植的質量,增加產值,最大限度促進農業生產,帶來穩定的經濟收入,滿足現代社會日益增長的對于蔬菜的需求,同時,也為農產品安全奠定基礎。
1 現代農業淺析
1.1 現代農業的概念
現代農業是指能夠通過使用現代科學技術以及現代工業所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管理辦法所開展的農業生產行為。縱觀歷史,現代農業在農業生產力性質上以及資源劃分上屬于最為新型的農業發展階段[1]。現代農業主要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經濟發達的國家因為擁有物質基礎以及堅實的工業生產力量,因而具備充沛的條件發展現代化農業。現代農業最顯著的特征是技術優良,能夠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廣泛使用現代農業生產機械設備,這些機械設備基本上可以替代人力處理生產作業,能夠高質量、完整地開展整個農業生產過程。現代農業擁有一系列配套農業技術設施,包括便于農作物運輸的道路和儲備農作物的倉庫設備等等[2]。現代農業技術發展憑借的是先進的工業技術,而理論學科則主要依賴的已經不僅是植物學、動物學,還包括化學、物理、生物、遺傳學等等,是一整套先進的科學理論技術。而且隨著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現代農業已經包含原子能、遙感技術、生物工程等最新的技術手段,這些技術手段可以幫助智能農業,實現高度社會化,專業化數字化的生產。尤其是信息技術,能夠極大地優化農業經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避免管理誤差現代農業的生產和發展,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產值,降低農業勞動壓力,更能夠有效提高土地生產率和農產品的價值率,通過實現現代化農業打造,還能夠幫助農村生態環境發生變化,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總體而言,現代農業相較于傳統農業,將廣泛應用于各類現代科學技術,依靠現代工業所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現代化的科學管理辦法[3]。
1.2 現代農業技術的價值
現代農業是一整套建立在現代自然科學基礎上的農業生產技術,將傳統以經驗生產的方式轉變為向科學發展的生產方式,通過落實現代農業,能夠極大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減少污染浪費,減輕農業生產壓力,能夠促進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態系統形成,也使得農業生產社會化程度提高。在現代農業背景下,農業生產規模擴大,農業生產專業性提高,農業生產按地區進行分工,按企業進行分工,小而全的自給自足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被高度商品化的生產所取締,農業生產與加工銷售形成緊密結合,打造出區域工農商一體化,進而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經濟效益能夠使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4]。
2 現代農業背景下蔬菜栽培特點
2.1 能夠擺脫氣候對種植的限制
我國大多數蔬菜栽培地區都是在南方,氣候較為溫暖,但是,可能會受到季風氣候的干擾,而出現霜凍,導致蔬菜栽培過程中和收獲的產品質量和產量均受到的影響,降低品質和產量,給農戶帶來一定經濟損失。現代農業生態,特別是設施農業通過實施溫室地膜栽培技術,讓蔬菜種植地覆蓋薄膜,阻止蔬菜內部呼吸作用帶來的二氧化碳流失問題,同時,配合使用信息技術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智能化管理,實時調控大棚內的濕度和溫度,進而可以有效降低霜凍等氣候對蔬菜種植造成的不良影響[5]。現代農業背景下的蔬菜溫室地膜栽培技術,還能夠有效地保持地表溫度,可以促進蔬菜生長,在溫室地膜栽培過程中,蔬菜會種植到溫室大棚內,根據實時天氣預報,利用技術手段控制濕度和溫度,做到提前干預,以此來促進植物的高效率生長,滿足蔬菜生長需要的溫度和濕度,降低了外界氣候對蔬菜生長帶來的抑制,有效提高蔬菜栽培效益。但是,利用溫室栽培技術也需要對技術標準給予充分的重視。一方面,使用的大棚必須符合生產規范要求,要盡可能地使大棚內的條件滿足蔬菜生長需要;另一方面,大棚內也要實現種植的現代化和程序化,做好監控,避免大棚內出現旱澇、肥害或藥害等[6]。
2.2 可以實現大規模的蔬菜生產
我國是蔬菜種植生產和出口的大國,蔬菜種植面積可達2×108 hm2以上,每年產量可達8×108 t以上,為人民群眾的食品保障和國家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7]。在現代化農業發展背景下,蔬菜栽培會逐漸實現工業化發展趨勢,生產過程更加規范,生產管理更加科學,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種植的經濟效益。
目前,現代農業背景下的蔬菜種植正在逐漸向規模化發展,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出有限的土地空間和資源優勢,也能夠憑借多元的生產與技術,全面提高蔬菜的種植效益,降低農業種植成本,貼合現代社會發展,推動蔬菜種植的可持續發展[8]。比如,在現代農業產業園里,可以實現農業綜合發展,既在種植蔬菜的同時,飼養昆蟲,促進授粉,大棚里養殖蜜蜂,生產蜂蜜,同時,又促進了蔬菜生產,是常見的生產模式之一。
2.3 有效拓展蔬菜栽培與銷售路徑
在現代農業發展背景下,蔬菜栽培技術已經實現了現代化的進步,銷售路徑也更加符合市場需要。蔬菜生產大戶能夠積極迎合市場需要,調整種植規劃,越來越依賴現代化的栽培技術,不斷對栽培技術進行應用與更新,保障蔬菜的質量與種植效率[9]。目前,大多數蔬菜種植企業已經形成自己的市場,在蔬菜尚未成熟之前就已經通過網絡平臺、手機APP等宣傳,已經確定了買家,簽好訂單,農產品一旦成熟,便可聯系事先好的物流公司,將新鮮蔬菜直接送至買家,收回尾款。這樣的經濟循環模式極大地穩定了蔬菜種植戶的經濟效益,能夠有效保障蔬菜種植戶的生活質量和水平,為我國農業發展及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
3 現代農業背景下的蔬菜栽培技術
3.1 溫室地膜栽培技術
在現代農業背景下,蔬菜溫室地膜栽培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建立大棚種植區域,保障蔬菜生產,已經得到了廣大農戶的認可。而該技術最為核心的技術要點是對棚膜的質量選擇,需要選擇無害的棚膜,要避免長時間高溫太陽直射對蔬菜生長造成的不良影響。棚膜的選擇:一是選擇高質量的棚膜,并且具備一定的防損耗能力,能夠有效避免氣候環境對蔬菜生長帶來的影響,具有較長的使用年限。目前,一般選擇無滴防老化膜,利用該薄膜所打造的蔬菜溫室地膜棚有較強的抗太陽光照能力,可以為蔬菜提供舒適的溫度,適度生長環境,進而保障蔬菜的種植產量。二是在溫室內種植蔬菜,為了避免溫度過高,也需要采取一些降溫技術。大棚內需要經常通風,必要時,還需要進行太陽遮擋[10]。許多自動化設備都可以幫助工人完成這一系列的操作。大棚可以進行紫外陽光遮擋,溫度至少可以降低5℃,而新風系統能夠實現降溫的同時,促進空氣循環,進而排出大棚內的有害氣體,降低蔬菜被病蟲害侵襲的概率。大棚內安裝的新風系統的通風口需要設置在避風位置,同時,要定期進行檢修和更換,通風量應該能夠實現自動和人工的靈活轉換,要避免通風口出現自然關閉或者溫度迅速降低的情況。
3.2 品種選擇
不同地區的蔬菜種植戶在對蔬菜品種進行選擇時,不僅要關注市場需要,更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比如,在春季和冬季,由于光照不足,應該選擇耐低溫的蔬菜品種,包括白菜和菠菜等等。而結合市場發展趨勢,對于蔬菜品種的選擇則應更多地關注現代消費者的喜好。如選擇有機蔬菜認證的品種,將得到官方認證的品種,沒有經過基因改造和技術處理的優秀品種,常常是豐收后能夠賣上更高的價格。另外,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上有許多雜交品種也應多多關注。如番茄選擇品種時應考慮抗寒性、抗病性、抗蟲性,同時,能夠早熟,產量大等,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收入。
3.3 科學管理與施肥
在現代農業背景下,蔬菜的科學管理與施肥,不僅會直接影響到蔬菜的質量,更會影響到蔬菜的產量,以及生態環境。要求蔬菜種植戶結合蔬菜的種類,以及種植環境選擇恰當的肥料,可以通過選擇有機肥與基肥混合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混合型肥料不能長期使用,否則,可能導致土地貧瘠、蔬菜出現病害等。如果在溫室大棚種植蔬菜,施肥時,要注意通風換氣,適當地調節肥料的微量元素。可以選擇施用有機肥,包括動物的糞便等,以實現環保,但是,有機肥需要經過消毒發酵后才能使用。同時,要控制化肥的使用量,過度施用化肥會導致蔬菜燒根,降低產量,所以,必須結合種植地的實際確定施用肥料種類及用量,避免盲目施肥。
3.4 光照
設施農業大棚種植能夠實現冬季和春季蔬菜種植,進而提高土地資源的農作物生產效益。但是,由于冬季和春季的光照較弱,蔬菜往往無法吸收到充足的陽光,所以,蔬菜種植技術人員一方面必須選擇透光性好的棚膜;另一方面還需要對棚膜進行定期的清潔,要清除雜物,保障棚膜的透光性。同時,也可以選擇使用反光幕等設備,將反光幕放置到大棚內,垂直于地面,可以有效增加地面的光照,提高大棚內的溫度,進而促進蔬菜的生長。
3.5 病蟲害防治
在設施農業大棚種植蔬菜時,常見病蟲害發生。霜霉病是蔬菜最常見的病害之一,會危及蔬菜的葉片、根莖、花朵與果實,病斑往往呈現淡綠色,隨著病害的逐漸加深,會變成黃色,黃褐色、黑色、紫褐色。嚴重時,病斑會連成一片,導致蔬菜葉片干枯死去。常用的防治方法:加強蔬菜種植的科學管理,合理施肥,避免過多施用氮肥。在多雨季節,要及時清除積水,而生長階段則要及時澆水,可以噴灑一些高脂膜防制劑,避免病菌侵入,以此來增強蔬菜的抗病能力。
4 結語
在現代農業背景下做好蔬菜栽培,要求種植人員掌握科學技術知識,學習蔬菜種植新技術,結合市場需要,科學規劃,提升蔬菜的品質和產量,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同時,關注健康與環保,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興會.現代農業背景下的蔬菜栽培特點及技術推廣探討[J].農村科學實驗,2023(15):112-114.
[2] 施憲敏,劉芳.現代農業背景下的蔬菜栽培特點及技術推廣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23(8):3.
[3] 楊曉東,張雅輝,張喜華,等.現代農業背景下的蔬菜栽培特點及技術推廣[J].吉林蔬菜,2023(4):59-60.
[4] 熊錫浪.現代農業背景下的蔬菜栽培特點及技術推廣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23(7):3.
[5] 蔣陽德.現代農業背景下的蔬菜栽培特點及技術要點[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農業科學,2023(3):108-110.
[6] 王俊霞.現代農業背景下的蔬菜栽培技術要點[J].當代農機,2023(7):71.
[7] 牛凱艷.現代農業發展環境下蔬菜栽培及其技術要點分析[J].吉林蔬菜,2023(3):5-6.
[8] 叢星梅,吳建廷.現代農業蔬菜栽培技術及栽培要點分析[J].種子科技,2023,41(9):82-84.
[9] 黃于波.現代農業蔬菜栽培技術及栽培要點分析思路構建[J].新農業,2023(14):46-47.
[10] 葛昌富.現代農業蔬菜栽培技術及栽培要點[J].農村實用技術,2023(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