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李定超
摘要: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縣級農藥市場是農藥產品從貨架到田里的關鍵環節,本文深入分析了縣級農藥市場及其管理工作現狀,總結出縣級農藥市場及監管工作中還存在農藥經營人員文化程度不高、科學用藥指導服務能力差,農藥經營可追溯系統使用率低、購銷臺賬的可追溯性不強,且部分門店大處方、套裝售賣農藥,邊遠農村集市無證經營農藥,經營門店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義務履行不到位,縣級執法監管隊伍建設欠賬大,對農藥經營違法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不夠等問題,提出了從加大監管隊伍建設、嚴把從業人員準入關、強化法律法規宣傳培訓、建立統一的農藥經營電子追溯系統、開展放心農藥經營門店創建活動、加大執法監管等6個方面的強化監管工作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縣級;農藥;市場;現狀;監管;對策建議
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是現代農業生產中不可替代的主要投入品[1],是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物資。縣級農藥市場上接生產企業(或上游批發企業),下接農戶,是農藥產品從貨架到田里的關鍵環節[2],縣級農藥經營人員不僅是農資流通從業者,一定程度上還是為莊稼“把脈問診”的植物醫生,其服務質量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當地的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強監管,建立良好的縣級農藥市場秩序,建設一支綜合素質高、服務能力強的農藥經營從業隊伍,一方面有利于確保當地農資供給,另一方面還有利于推進植物疫病防控社會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
安龍縣位于貴州省西南部,轄5個街道10個鎮(棲鳳、招堤、五福、錢相、春潭街道,普坪、篤山、海子、灑雨、龍山、萬峰湖鎮,義龍試驗區安龍片區4個鎮:新橋、德臥、龍廣、木咱鎮),地跨東經104°59′~105°41′~北緯24°55′~25°33′。
2020年全縣耕地面積4.64萬hm2,農作物播種面積
6.15萬hm2,農藥使用量106.7 t,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生產大縣和農藥使用大縣。自《農藥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安龍縣監管部門嚴格按照《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貴州省農藥經營許可審查細則》《貴州省限制使用農藥定點經營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要求,嚴格證前審查、強化證后監管,建立了較好的縣級農藥經營市場秩序,農藥經營門店建設進一步規范,農藥經營從業人員素質進一步提高,監管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與《農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和新時期農業發展需要對比來看,縣域農藥市場監管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亟須進一步改進和加強監管農藥市場監管。本文以安龍縣為例,梳理分析了2018年以來縣域農藥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總結并提出未來加強縣域農藥市場監管的對策和建議,以期為監管部門進一步強化市場管理,規范市場秩序提供參考。
1 安龍縣農藥市場及監管工作現狀
1.1? 農藥經營人員多
2018—2022年安龍縣全縣累計審查頒發農藥經營許可證111張(包括7戶限制使用農藥經營許可),以招堤街道辦最多,頒證27家(其中縣城區25家),最少的萬峰湖鎮頒證4家,如表1所示。
1.2 經營形式單一
縣內無農藥生產企業,111戶申請人全部為經營類型,縣城4家較大的經營戶批發兼零售、配送,其余的均為個體零售店,2家經營戶兼做統防統治服務。
1.3 農藥經營門店多規模小
調查發現,縣域市場的農藥經營門店普遍存在規模和營業場所小、規范程度低、經營服務品種復雜的情況。全縣申請農藥經營許可的111戶從業人員中,以公司名義注冊的2家,個體經營戶109家;經營門店在50 m2以上的5家,其余的在30~50 m2;沒有單一從事農藥經營和服務的門店,全部種子、化肥、農藥混合經營類型。
1.4 經營人員流動性大
截至2022年12月,全縣已停業、注銷17戶,占比達15.3%。經營人員流動性較大。
1.5 縣級農藥市場監管隊伍建設欠賬多,監管力量薄弱
安龍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現有在編執法人員8人,實際在崗執法人員3人,其中承擔農藥市場監管工作的農業執法中隊實際在崗執法人員2人。新一輪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后,原承擔農藥市場日常監管、農藥經營許可審查頒證職能的縣植保植檢站(加掛農業監督管理站牌子)撤銷,職能劃轉到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植檢服務股,現有在編在崗人員3人,兼職承擔全縣農藥市場的日常監管,重大農作物病蟲害、農業外來入侵有害生物的監測防控服務等工作,總體存在全縣的農藥市場監管力量嚴重不足的問題。
2 縣級農藥經營市場及監管工作存在問題
2.1 農藥經營人員文化程度不高,科學用藥指導服務能力差
2018—2022年,全縣累計頒發農藥經營許可證111張,
申請從業人員111人。從性別來看,男性46人,女性
64人;從學歷結構來看,小學學歷7人,初中學歷82人,
高中及以上學歷22人。專業結構上看,高中以上學歷人員中,農學專業1人,非農學專業21人。110人通過56個學時的農藥經營知識短期培訓后取得許可資格,從業人員整體文化程度不高,專業知識欠缺,業務能力提升空間有限,對科學使用農藥的指導和服務能力差。
2.2 農藥經營可追溯系統使用率低,購銷臺賬的可追溯性不強
《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規定,農藥經營者應當建立農藥采購、銷售臺賬,有可追溯電子信息碼掃描識別設備和用于記載農藥購進、儲存、銷售等電子臺賬的計算機管理系統;日常監管發現,由于系統不統一、網絡不暢、設備故障、操作不熟等原因,全縣農藥經營門店的電子追溯系統的正常使用率不足70%;系統使用不正常,農藥購銷臺賬不全的門店達30%以上。有的門店雖然按要求做了電子臺賬,但明顯存在少記、記錄信息不完整,可追溯性不強的問題。僅2022年,因農藥購銷臺賬不健全、不完善,受到執法監管部門責令整改的農藥經營戶達33戶。加之農戶自身的維權意識不強,在購買農藥后不主動提供個人信息,索要購買憑證,一定程度助長了不做經營臺賬的違規習慣。消費者在所購農藥使用后因農藥質量或使用方法不當造成損失,缺乏維權證據,導致損失不得不由自己承擔的情況時有發生。
2.3 部分門店大處方、套裝售賣農藥
個別農藥經銷人員貪圖眼前利益,科學用藥意識淡漠,存在給農民開“大處方”,一次性混配和售賣多種、多類農藥的問題。還有一些經銷商以農藥+助劑、農藥+微肥或2種及2種以上功能互補的農藥,甚至更多的農藥品種混在一起,裝入同一個包裝,形成套餐式組合,推薦給農戶、生產基地使用。而這類套裝農藥的外包裝上往往只有一個奪人眼球的商品名和夸大其詞的功能作用說明,沒有統一的查詢二維碼,無法錄入電子臺賬,購銷去向無從追溯。
2.4 邊遠農村集市還存在無證經營農藥現象
邊遠農村集市百貨攤點、百貨店在用藥旺季存在無證銷售農藥的情況,由于季節性強、位處偏遠、銷售經營量小、品種單一,隱蔽性強,在管理上常常漏查漏管。
2.5 經營門店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義務履行不到位
《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管理辦法》第十條規定:“農藥生產者、經營者應當按照‘誰生產、主經營,誰回收的原則,履行相應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義務……農藥經營者應當在其經營場所設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不得拒收其銷售農藥的包裝廢棄物。農藥生產者、經營者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引導農藥使用者及時交回農藥包裝廢棄物”。但在實際監管中發現,部分經營門店履職意識淡漠,存在宣傳引導農戶及時回收和交回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力度不夠[4]、回收處理臺賬記錄凌亂、信息不完整、可查詢和追溯性不強等問題。
2.6 對農藥經營違法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不夠
由于縣級執法監管力量薄弱,漏查漏管現象較為突出,對農藥經營違法行為的查處打擊和震懾力度不強。2018年以來,安龍縣累計查處農藥經營和使用違法行為案件24個,累計處罰金17.8272萬元,其中農藥經營環節違法案件20起,處罰金額9.8272萬元,農藥使用環節違法案件4個,處罰金額8萬元,如表2所示。監管部門對于農藥經營中電子臺賬不完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履職不到位等普遍存在的違法行為僅采取責令整改等警告性查處意見,執法監督效果較差。
3 強化縣級農藥市場監管的對策和建議
為進一步規范整頓農藥經營秩序,促進農藥市場的健康發展,保障農業生產安全,有必要針對縣級農藥市場及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從加強監管和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常態化監管機制、強化法律法規宣傳、加大執法監管力度等方面加強縣級農藥市場監管。
3.1 加強執法和監管隊伍建設
積極向上即部門爭取用人用編計劃,用足用人編制,強化縣農業綜合執法、監管隊伍建設。承擔農藥市場監管執法職能的農業執法中隊至少保證有2名的持證執法人員在編在崗,兼職承擔農藥市場日常監管和科學用藥指導職能的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服務股至少保證4名持證人員在編在崗,確保農藥市場監管和執法工作“事有人干、執法合規”,確保執法有權威,監管有成效。
3.2 嚴把經營人員準入關
針對部分農藥經營從業人員文化偏低,本身的科學用藥農藥知識積累不夠,難以勝任現代農業發展的科學用藥指導需要的實際情況,要求在農藥經營許可或續證時,加強農藥經營申請人的農藥知識考核,對科學用藥知識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予許可或續證。
3.3 加強法律法規宣傳
對農藥經營戶、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生產負責人加強抓好《生物安全法》《農藥管理條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條例》《禁限用農藥名錄》等法律法規和公告的宣傳培訓,提高經營戶和農藥使用人員合法經營、科學用藥的自覺性。
3.4 完善農藥經營電子追溯系統,加強農藥購銷臺賬監管
在省級統一的系統未投用前,縣級市場全部經營戶統一使用如“優家幫”或“店管家”等農業投入品購銷管理APP,建立全縣統一的農藥經營電子追溯系統,并依托系統開發企業,加強系統使用培訓,促使農藥經營人員能熟練使用系統,建立完善經營臺賬,以便監管部門強化線上監管。
3.5 開展“放心農藥經營示范門店創建”活動
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放心農藥經營示范門店創建”活動[2],每年評選20家“放心農藥經營示范門店”。對門店農藥產品展示規范,農藥購銷臺賬完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率高,服務信譽好的經營門店授予“放心農藥經營示范門店”稱號。已獲授牌的示范門店如在1年內因出現違法行為受到兩次責令整改以上處罰的,及時公告摘牌。
3.6 加強執法監管
農業執法部門與市場監管部門密切配合,形成監管合力,采取日常檢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普通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等多樣化的監管形式加強市場監管[3]。一是抓好日常監管,按照“雙隨機”原則開展農藥經營市場抽查監督;二是抓好專項執法行動,結合春季農資打假護農行動、秋季農資打假護農行動等專項執法檢查的開展,對全縣農藥市場不留死角,開展拉網、地毯式的排查;三是抓好農藥質量抽檢,按照省地主管部門統一安排,加大農藥質量抽查力度;四是加大違法查處力度,對監管過程中發現的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突出打擊無證經營,購銷假冒偽劣農藥產品、過期農藥產品,超范圍經營限制使用農藥產品,經營限制使用農藥不按規定單獨建立購銷臺賬,不按規定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等違法行為。
4結語
農藥作為重要而又極其特殊的農業生產資料,在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但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新形勢下,要進一步加強農藥市場監管力度,整頓農藥市場秩序,促進農藥市場的健康發展,保障農業生產安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民利益,必須加強監管和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常態化監管機制,強化法律法規宣傳,加大執法監管力度,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曉東.舒城縣農藥市場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3):263-265.
[2] 孫睿.遼寧省喀左縣農藥市場存在問題及監管策略[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9,40(3):5-8.
[3] 甘桂楨.農藥市場監管問題與對策探討[J].南方農業,2021,15(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