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摘要]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作為商業銀行內部具有審計監督權的“類監管”部門,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監管要“長牙帶刺”、有棱有角的重要講話精神,就應當掌握當前商業銀行存在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產生、問題的危害性以及如何解決。本文從揭示商業銀行問題風險隱患、分析問題產生原因、闡明問題危害、推動標本兼治四個維度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商業銀行? ?內部審計? ?風險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1月舉行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金融監管要“長牙帶刺”、有棱有角,關鍵在于金融監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明確責任,加強協作配合……風險處置過程中要堅決懲治腐敗,嚴防道德風險……嚴厲打擊金融犯罪。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監管要“長牙帶刺”、有棱有角的重要講話精神,應該結合自身職責,從揭示問題風險隱患“是什么”、分析問題產生原因“為什么”、闡明問題危害“怎么樣”、推動標本兼治“怎么辦”四個維度做好工作,發揮內部審計作用。
一、揭示問題風險隱患“是什么”
金融領域問題在不同金融機構表現不同,不同的商業銀行存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商業銀行內審部門,應全面梳理所在銀行各條線工作,針對不同條線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分類摸排,通過審計調查找到主要條線存在的主要問題、重大風險、潛在隱患,并及時向決策層報告反映,以便決策層及時決策處理問題,消除隱患,防范風險。
一是授信條線方面,重點關注突破定位經營地域范圍問題、越權或變相越權授信問題、向不符合準入條件的項目或借款人授信問題、對借款人還款能力調查不到位而過度授信問題、授信調查審查檢查嚴重失職造成重大損失問題、授信資金監控不到位被挪用問題、關聯交易與關系人授信問題、風險集中度問題、授信人員與客戶存在不符合監管要求的經濟往來問題等。
二是財務運營條線方面,重點關注印章管理控制不足問題、抵質押物登記查庫未盡職問題、案件風險排查未盡職問題、反洗錢信息登記報送問題、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足問題、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到位問題等。
三是信息科技條線方面,重點關注業務連續性安全維護方面的問題、重要信息系統外包中的問題、重要信息維保中的問題、數據統計報送中的問題、系統支持業務發展中的問題等。
四是同業理財投資條線方面,重點關注過度依賴同業融資問題、同業引發的風險防控問題、投資穿透與風險防控問題、執行資管新規中存在的問題等。
二、分析問題產生原因“為什么”
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應對審計調查發現的問題匯總分析,分析問題產生的主客觀原因。雖然各銀行問題產生原因不盡相同,但是往往與執行偏差存在較大關聯,背后的主觀因素歸結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敬畏感缺失。有的機構和個人對法紀、制度缺乏敬畏之心,認為什么事情都可以通過人情搞定,毫無紅線底線意識,肆意破壞紀律和規矩,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選擇性執行制度,執行中搞變通,貫徹中打折扣,形成了講靈活應付多講原則底線少、講客觀因素多講主觀問題少、談歷史貢獻多談責任落實少、談他人問題多反省自己問題少的不良風氣。
二是僥幸心嚴重。違規問題普遍存在,導致部分人員錯誤地形成了所謂的“法不責眾”思想。違規行為長期得不到應有查處,問責輕描淡寫、隔靴搔癢,導致一部分人員形成僥幸心理,不把違規當回事,反而認為長期如此是傳統、不問責照樣也可持續,形成慣性思維、慣性行為,形成破窗效應,導致更多的人不想改、不愿改。
三是責任感缺乏。部分人員面對大額資金、重要事項缺乏應有的責任感,對重要領域問題、重大事項置之不理,不審核、不把關,層層把關層層失守、層層履職層層失職,沒有盡到應盡之責。缺乏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責任感、使命感,缺乏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
四是發展觀錯位。部分人員存在認識錯位和執行盲區,割裂發展與制度執行、風險管控的關系。有些人員以發展為名,把規章制度當作負擔和羈絆,把中后臺管理視作多余,從而弱化、抵觸制度執行,弱化風險管控,重規模輕質量、重形式輕實質、重投放輕管理、重大戶輕小額、重輪廓輕細節、重短期輕長遠。
五是公權私產化。部分人員忘記了初心使命,沒有把黨委、股東、儲戶等利益相關者的重托與信任放在心上,而是更多考慮個人利益、個人感情、個人私交、個人恩怨,把法律賦予的信貸權力用來做人情。
六是規章制度形式化。部分人員對規章制度的認識不到位,制定內部規章制度目的不純,不是為了運用、規范,而是為了應付監管檢查。執行制度不力,“形式化”操作,“選擇性”執行,致使同質化、同類化問題普遍存在。很多問題的產生,不是因為沒有制度,而是因為沒有執行制度。實際上,有制度不執行,比沒有制度影響更壞。
七是傳導中梗阻。對風險、內控、責任文化沒有壓緊壓實,導致傳導不力。比如,在追責問責上,處罰力度明顯不足,震懾力不足,查處不及時、不到位,以致在壓力傳導上,部分領導干部對分管領域日常教育和監督管理不足,發展講得多、紀律抓得少,規矩講得多、責任講得少,從嚴管理的壓力和責任未能層層傳導壓實,制度執行層層衰減;績效考評上,正向激勵明確,重規模業績,反向約束模糊,風險合規約束有限。
三、闡明問題風險隱患危害“怎么樣”
在揭示問題、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應對問題的危害程度作出判斷,并及時向決策層報告,由決策層進行衡量判斷是否采取行動,什么時機采取行動。
一是對受影響的不同利益相關方進行分析。主要是問題對銀行、股東、高管、客戶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影響。對銀行而言,重在分析對利潤、資產、資本、資金的影響;對股東而言,重在分析對股東權益的主張、分配、保護的影響;對高管而言,重在分析對其履職程度與履職責任的影響;對客戶而言,重在分析對權益保護的影響,以及是否會產生信任危機。
二是對受影響的區域范圍進行分析。主要判斷影響范圍,是小范圍的影響還是地區、區域、全國乃至全球的影響,便于決策者決定采取降低或消除影響的不同策略。
三是對可能引發的問責類別進行分析。對涉及問題可能構成刑事責任還是民商事責任,是納入監管問責還是內部問責做出初步判斷,以便決策層做好預案。
四、拿出標本兼治之法回答“怎么辦”
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應從審計視角拿出解決方案提交決策層,供其決策參考。
一是以推動完善治理為治本之策,完善體制機制制度。要持續關注公司治理結構、制度體系、運行機制中存在的重大缺陷,找準并推動解決關鍵性問題,搭建好現代化治理體系的“四梁八柱”,防止治理結構上出現根本性缺陷,防止制度體系中出現結構性疏漏。
二是以推動落實整改為治標目標,減少不良溢出效應。無論是外部檢查發現還是內部自檢發現的問題,無論問題嚴重與否,都要高度重視,因為除了問題本身還有問題產生的不良溢出效應。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切實重視問題的整改,整改“下半篇文章”與揭示問題“上半篇文章”同樣重要,必須一體推進。要把提升整改率作為“下半篇文章”的重要目標,壓緊壓實推動落實整改責任。對于問題的督促整改,要明確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時限,以壓實整改責任。對于屬于制度缺失、機制不健全的,督促相關部門制定相關制度、明確相關職責、建立相關機制;對于明知故犯、失職瀆職、問題嚴重、危害隱患巨大的要進行問責;要緊盯虛假整改、敷衍整改、拒絕整改等問題,對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的也要問責。
三是以推動完善問責為目標和抓手,暢通壓力傳導。在重大事件、重大風險、重大損失等的問責追責上,內審部門要深入研究,及時總結,要發揮獨立性強的獨特優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決策層的支持下,發揚斗爭精神,敢于碰硬,做到“長牙帶刺”、有棱有角。通過實施對中高層領導人員這個關鍵少數的問責追責,打通梗阻點,暢通壓力傳導,層層壓實責任,促進人員履職盡職,塑造合規風險責任文化。
(作者單位:樂山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郵政編碼:614000,電子郵箱:zhangping022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