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要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深化城鄉精神文明建設,抓好農村移風易俗,讓現代文明理念在鄉村深深扎根。
風俗者,天下之大事也。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應持續深入移風易俗,積極倡導喜事新辦、白事簡辦,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破陳規、除陋習、傳文明、樹新風必須思想先行。只有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高額彩禮、大操大辦、攀比炫富等陳規陋習的危害,才能徹底轉變扭曲的人情觀、婚戀觀。高額彩禮或許能讓人“風光一時”,但卻很難“幸福一生”??赏ㄟ^群眾自編自演的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歌舞、小品、快板、“三句半”、情景劇、湖北大鼓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切實轉變群眾的思想觀念,把文明的種子種進群眾心中,讓群眾自覺成為移風易俗的倡導者、踐行者。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村規民約是由村民代表大會根據村民的意愿和鄉風民俗制定出來的,俗稱“小憲法”。我們要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組織的作用,有效制止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不良習俗。建立健全《紅白喜事審批流程》《紅白喜事管理辦法》等務實管用的制度,對酒席場次、人數、桌數、價位、彩禮金額等明確標準,引導村民算好時間賬、親情賬、明白賬、經濟賬、文明賬,規范紅白喜事申辦,切實減輕農村人情負擔。
“不能讓沉重的‘人情債’壓彎了鄉親們的腰。”嚴格管理是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的有效辦法。要因地制宜出臺管理辦法,區分傳統民俗與借機斂財,推薦人情新禮俗。由退休干部、鄉村干部、黨群代表、駐村工作隊、新鄉賢等組建清風協會,對紅白喜事事前摸底、宣傳勸阻,事中監管、指導服務,事后通報、獎懲激勵。要依法治理“管”新風,對民間主持、廚師、樂師、婚慶、賓館、租賃公司等人情推手加強監管,讓“違規宴”無處辦、不好辦、辦不成。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干部。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新風正氣,破除高價彩禮、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等不良習俗。應堅持“支部領航、黨員領頭”,要緊盯基層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嚴格落實黨員干部婚喪嫁娶等事宜報備制度,依法依紀狠剎“大操大辦”、互相攀比、借機斂財等不正之風。提升黨員干部抵制超標準、超規模的婚喪宴席和人情往來的自覺性,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走在前列,爭做移風易俗的倡導者、文明新風的推動者、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為農民群眾作表率,帶動更多群眾主動自我管理、自覺踐行移風易俗。
崇大廈者,非一木之材;匡弊俗者,非一日之術。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不在一朝一夕,還需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綿綿用力,切實破除陳規陋習,剎住人情歪風,搬開鄉村振興路上的“絆腳石”,讓人民群眾既享物質富足,也能精神富有,讓文明新風真正吹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