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市蘄春縣橫車鎮九棵松村黨委書記" 董振興:推動產業轉型" 激發內生動力
接續努力,走上工業強村路。盤活閑置資產,引進15家企業入園。推動產業轉型,引導和促成湖北神風汽車彈簧有限公司與中信泰富特鋼集團合作,由村辦企業轉型為股份制企業,成為央企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黨建引領,蹚過發展陣痛期。堅持把黨支部建到垸組小區、黨小組延伸到車間地頭,讓支部黨員成為示范帶頭的“排頭兵”。配強班子,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完善村級治理,和諧干群關系。
深化改革,激發轉型內生力。由于村石英砂企業轉型迫在眉睫,村黨支部與石英砂企業溝通,支持實行技術改造,提高產品品質;控制開采量、提高原石價格,倒逼工廠投入資金,自愿改造升級。
聯農帶農,奔赴共建幸福村。出臺優惠政策,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延伸產業鏈,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將集體產權分配到農戶,讓產權變股權、村民變股民。創新出臺“人才政策十條”,改善就業環境,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堅持群眾利益共享機制,每年向村民發放生活補貼、老年人補貼、教育補貼、創業補償金等“十補貼一補償一承擔一獎勵”超過1000萬元。
荊門市京山市羅店鎮馬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張立:創新發展模式" 壯大集體經濟
土地股份合作,把群眾組織起來。馬嶺村積極推行集體產權股份制,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實現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坡地無償租賃,把企業引進來。引進湖北景美天成發展有限公司進行投資,在滿足當年見綠、優先聘用本村村民務工等前置條件下,村里將1000畝荒山荒坡無償租賃20年給該公司栽種苗木。如今,村里荒山荒坡變成花海,并帶動村民在家門就業。
產業循環利用,把就業增收提起來。發展綠色經濟、特色經濟、生態經濟、循環經濟、創意經濟。發展山羊養殖、大棚蔬菜、有機大米、花卉苗木產業,形成羊—氣—菜產業鏈。改建民宿,打造游客接待中心、培訓中心,連續多年舉辦年貨節,實現文旅融合發展。
鄉村綜合治理,把村莊問題解決好。設立“孝心股份”,創辦“好人好事銀行”,黨員帶頭積極倡導“馬嶺精神”;村級重大事項采用“四議兩公開”,激發村民共同參與村級事務;制定村規民約,積極推行“積分管理”,以基層法治實踐推進村民自治、德治有機融合。
恩施州咸豐縣唐崖鎮彭家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焦憲:因地制宜做大主導產業
聚焦支部引領,找準路徑。村“兩委”結合本村飼養歷史、失敗種植經驗,外出考察后決定把“恩施黑豬”做成精品。村干部、黨員帶頭規模化養殖黑豬,引導農戶改變散養放養思路。積極爭取項目支持,探索出小規模、大群體、高效益的“16113”模式。
集體抱團發展,做大規模。構建“村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集體經濟”的利益聯結機制,合作社免費為村民提供技術支持、防疫指導和銷售服務,并出資為全村生豬購買保險,提供保底收購價。全村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與本村另一個支柱產業“唐崖白柚”相結合,形成“豬—沼—果”生態循環產業模式。
延伸產業鏈條,做優品牌。打造農民培訓中心,常態化開展農民專業化培訓。建成標準化生產體系的臘肉加工廠,推動恩施黑豬產業由傳統養殖向精深加工轉變。村黨支部注冊“彭家溝”商標,重點打造“一黑一白”(恩施黑豬、唐崖白柚)特色品牌,村級建成農產品展銷中心和注冊公司,建強銷售平臺,組建直播團隊,推進“山貨出山”。目前,全村年收入超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