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谷城縣五山鎮堰河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閔洪艷:鍛造黨和群眾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鐵班子”
加強班子制度建設。堅持“四議兩公開”制度,即村黨支部提議、村“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并對決議和實施結果雙公開。堅持“三三制”模式,村黨委、村委會、村經濟組織“三駕馬車”一套班子,實行重大村務黨委會議議事、村民代表大會定事、村民委員會理事的“三會治事”運行機制,在具體措施上采用支部聯產業、干部聯項目、黨員聯農戶“三聯共建”。堅持“早碰頭晚見面”的工作方法,約定村“兩委”成員考勤管理,嚴明工作紀律。
加強副職干部隊伍建設。完善干部進出選拔制度,提出“三個堅決不要”(不能以身作則的堅決不要、不能秉公辦事的堅決不要、不能深入群眾的堅決不要)。明確班子成員相對職責分工,定崗定責,打造工作有人干、事情有人抓的工作格局。同時注重加強“兩委”班子擔當意識和能力水平,6名“兩委”成員分別牽頭聯系21個村級重點項目,以學促干、以干代學。
加強后備力量培育建設。拓寬引才渠道,建立以能人為主體的“群鄉薈”基層統戰實踐創新基地,推行農村黨員“雙培養”,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能手投入鄉村工作。組織村各小組開展后備人才摸底調查,建立完善村級后備人才數據庫,把退伍軍人、返鄉大學生、致富能手等納入村級后備人才管理培養。加大育才力度,完善村級后備人才培養幫帶機制,利用干部培訓班和教學點對后備人才開展思想教育、技能培訓。
加強理念樹立、作風建設。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理念,教育黨員干部發自內心感恩組織、真心實意認識鄉村、只爭朝夕珍惜時間。嚴守清正廉潔的底線,鍛造干事創業的作風,做到“實打實”管住吃喝、“面對面”聽取訴求、“心貼心”解決問題,以優良作風贏得群眾信任和擁護。
十堰市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小新川村黨支部書記" 翁新強:建強黨支部" 建功先行區
提升組織固基礎。以理論武裝提升基層黨組織內生動力,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十星級”黨員爭創等活動,把黨員凝聚在黨支部周圍,夯實基層黨組織基礎。
抱團發展強產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堅持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綠色產業。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公司”的合作模式抱團發展,黨支部引導群眾發展煙葉種植,合作社帶動發展五味子、蒼術、連翹等中藥材產業,鼓勵本村青年創辦養殖場,基本實現戶戶有產業、人人有事干、致富有門路。
扮靚環境興文化。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向村民宣傳講文明、愛清潔的理念。村“兩委”組織群眾共同參與新川小學提檔升級和“五堆十亂”綜合治理,全民參與垃圾分類和污水處理。以全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項目為契機,對村里的紅二十五軍軍部與鄂豫陜省委舊址進行保護性開發,加強對革命英雄、模范人物事跡精神的宣揚,開展鄉風文明創建活動,引導向善向好,激發群眾的愛黨愛國熱情。
共建共享惠民生。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工作路線,堅持戶戶走到的工作機制,廣泛收集群眾需求。積極爭取政策項目資金,動員全村群眾出錢出工,參與修路、安裝路燈、改造并運營日間互助照料中心、新建蓄水窖和攔河壩等惠民工程,將群眾提出的出行難、看病難、求學難、養老難、季節性缺水等問題,以共同締造的理念,克難攻堅逐個破解。發揮能人帶頭促進作用,引導他們以資源返鄉、技術返鄉、資金返鄉等方式反哺家鄉、改善民生,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