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伍家崗區寶塔河街道張家坡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洪嬌:
群策群力,創新“五步”工作法
問題群眾“提”。社區通過“線上+線下”方式收集居民急、難、熱問題,線上發揮信息化優勢,通過宜格微治理、社區微信公眾號、小區樓棟微信群等平臺,廣泛收集社情民意。線下通過入戶走訪、黨群連心站、人大代表聯絡站和“小板凳大民生”意見箱定點收集,定期梳理形成問題清單。社區黨委根據問題輕重緩急與解決條件,認真研判后提交協商議事會商議。
辦法協商“議”。社區定期召開“小板凳大民生”協商議事會,召集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在職黨員、小區居民及人大代表等“多方代表”進行商議,達成共識。遵循“一事一議、平等協商、集體決策、包容共治”的原則,提高議事效率,推動居民訴求事項協商自辦。
決策民主“定”。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實行民主討論、公開表決,對于難以形成共識的問題,少數服從多數,當場公布結果。由協商議事會提交初步解決方案,社區黨委匯總整理后,考察方案可行性與安全性,召開班子會議,確定最終方案。
事情共同“做”。對協商一致的事項,社區工作人員提前將社區黨委決議告知居民,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動”,對接小區黨員、下沉干部、居民骨干、志愿者成立行動小組,推動項目落實落地。超出社區職責范圍的,推動多方力量共同參與解決。
效果大家“評”。將群眾滿意度作為社區工作評判的最重要標準,按照“項目服務誰、誰評價項目”原則,變“自我評價”為“群眾評議”,邀請社會公益性組織等第三方開展群眾滿意度調查,評議結果公開公示,通過“一事一評一反饋”檢驗服務成效。
隨州市曾都區何店鎮王家河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顧娟:
抓實“微格精治” 凝聚群眾力量
建強網格、激活末梢,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社區黨支部將網格作為治理基本單元,轄區整體劃分4個網格,完善“社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將“實建、實管、實用”原則貫穿網格實體化運行全過程。由社區“兩委”干部擔任網格黨小組長、網格長,評選出5名黨員中心戶擔任網格信息員,把組織觸角、服務觸角延伸至群眾家門口。
轉換思路、借力打力,引導群眾當家作主。引導“刺頭兒”轉變為社區治理“好幫手”,成立監督小分隊,每周三、周六定期巡邏,發現居民門前亂堆亂放等行為及時勸導,將“指責者”變成“建設者”,把不滿情緒轉化為工作目標,借力打力、事半功倍。引導群眾在“不知不覺”中參與社區事務,自發“操心”身邊事,對部分涉及重要事項的議題,堅持“四步議事決策法”,即百姓提事、網格商事、黨群議事、公開辦事,建立健全議事協商主體,提升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社區搭臺、居民唱戲,涵養時代文明新風。針對“三留守”人員多,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單調匱乏的現狀,社區以社團活動為紐帶組織群眾,成立社區首個志愿者服務團體——巾幗幫幫團。團隊細化責任分工,劃分矛盾調解、幫學幫困、文體文化幫扶、鄰里互助、志愿服務、愛心幫扶等6個微團隊,把服務觸角延伸至每名群眾身邊,成為社區基層治理的中堅力量,入圍省婦女之家建設項目創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