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陽市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聚焦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選育管用,著力培養鍛造堪當高質量發展重任的干部隊伍,為“建強副中心、做強東翼支撐、實現百強進位”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干部支撐。
實施“賽馬比選”工程,樹牢發展導向。堅持賽馬場上選千里馬的理念,實行重點項目重點工作一線考核選拔干部機制。堅持一線推選,創新開展專項調研。每年開展領導班子運行和干部隊伍專題調研,深入了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現實表現,掌握一批表現優秀的干部。堅持科學比選,選優配強關鍵崗位。堅持關鍵領域和重點崗位實行比選擇優,通過近距離考察、全方位觀察、多角度分析,對干部準確畫像、匹配崗位。堅持精準考選,考準一素質兩能力。創新實施“一素質兩能力三水平四原則”(政治素質和制度執行力、治理能力,干部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的水平和突出重品德、重實績、重公認、重一線的選任原則)知事識人體系,精準識別干部。
實施“精準滴灌”工程,提升能力本領。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弱什么強什么”的原則,確保培到關鍵處、訓到點子上。突出按需培訓,配好“課程菜譜”。圍繞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精心制定培訓菜單,填補干部知識空白、經驗盲區、能力弱項。創新培訓方式,做優“培訓供給”。堅持走出去學先進,每年舉辦3—5期專題培訓班,到全國知名高校、沿海發達地區學習高質量發展理論和經驗做法。堅持請進來傳真經,邀請知名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人才來棗授課。堅持上講臺教方法,舉辦高質量發展大講堂,市“四大家”領導帶頭登臺講課。強化培訓管理,明確“受訓對象”。堅持統籌兼顧,優化“調訓率、參訓率”等可量化指標,精準選調參訓對象,讓最需要培訓的干部參加培訓。
實施年輕干部“青苗工程”,蓄足發展力量。堅持長遠規劃和動態管理相結合,多維度拓寬年輕干部成長渠道,為高質量發展蓄足后勁。注重“蹲苗子”。每年選派50名以上年輕干部參與“五線三煉”(信訪維穩、鄉村振興、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黨建工作等五個一線進行跟班學習或掛職鍛煉、多崗位歷練以及艱苦崗位磨煉),促使年輕干部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摔打磨煉、成長成才。注重“壓擔子”。實行導師幫帶制,鼓勵各地各單位將培養成熟的年輕干部及時放在關鍵崗位上培養鍛煉。注重“搭梯子”。對綜合素質高、能挑重擔的優秀年輕干部,堅持破除論資排輩,打破隱性臺階,大膽使用。棗陽市現有12個鄉鎮中,85后書記鎮長12名,90后鄉鎮黨委書記1名。
實施“激勵關愛”工程,鼓足發展后勁。堅持把嚴管厚愛、激勵約束貫穿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讓干部充滿正能量、心無旁騖想事、干事、成事。唱響正向激勵主旋律。統籌用好職務與職級兩條晉升通道,制定出臺《棗陽市及時獎勵辦法(暫行)》,堅持有功即獎、大功大獎原則,及時獎勵項目建設一線實績突出集體4個、干部2人。系好從嚴監管安全扣。建立領導干部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監督暫行辦法,實施提醒、函詢、誡勉、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處理四級預警管理,讓干部明晰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把準容錯糾錯刻度尺。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對于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受誣告的干部,堅持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核查、第一時間澄清。近年來,開展澄清正名97人次,極大提振了棗陽干部投身高質量發展火熱實踐的斗志和信心。
(作者系棗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